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突破口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格局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通用汽车计划于2018年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商用,特斯拉通过量产车型积累数十亿公里测试数据,上汽集团的互联网汽车批量进入市场,一汽集团、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量产高度自动驾驶车辆,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汽车产品加快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业内专家认为,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第九届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展示交流活动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行业领域发展方面动作频频: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车联网和5G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初步确定5G频率规划及测试频段,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测试,研究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起草上路验证管理规范,搭建上海、重庆、北京等示范测试区。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预言,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智能化、网联化的汽车,将会成为“一个会行走的机器人”。

  政策密集出台  助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我国汽车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加之差异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将力争经过10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路线上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6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进一步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明确确立了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以汽车为重点和以智能化为主、兼顾网联化”的总体思路。

  在《指南》发布前一天举行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未来战略的制高点,是国家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加紧研究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在制造强国领导小组下建立部际协调机制,下一步将重点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标准法规、突破关键技术、升级基础设施、加强国际交流、提升信息安全等几方面开展工作。

  毫无疑问,随着政策的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将可以提供更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的出行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后,不仅可以实现实时在线听音乐和进行互联网地图导航等。同时,车辆可以向下接入行车电脑,获取更多的车辆信息以便于后续服务,譬如检测汽车的油量信息,告诉你还有多少公里需要加油,甚至可以直接完成O2O的消费。”陈艳艳说。

  陈艳艳介绍说,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的重要载体,车联网就是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互联,实现车与车,车与云端以及车与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依托车联网,汽车的智能化将飞速发展,不仅能够通过云服务平台连接互联网,还能使车与车之间实现多种方式的信息交互与共享,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车辆交通拥堵的问题,避免产生人为驾驶中存在的随意的超车现象,增加汽车的通行量,降低车辆油耗,减少尾气排放。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升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安全性。

  此外,陈艳艳表示,车联网系统中的车载电子前端、无线系统、导航系统、车载互联网系统以及从车辆本身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智能网联基本技术在接下来的几年间还将有所突破。2018年第五代车载电子前端将会出现,那时的智能天线设备将会把更多通信包括V2V、V2X的能力集成进去,把跟车有关的信息,以以太网联到智能网里。随着5G技术的发展,基于车联网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还能够实现更加快速的、实时的感知,支撑车辆主动的避撞,而这些都是以毫米级来进行计算和要求的。

  加紧营造测试试验环境

  汽车工业本身是一个以大量的试验为基础的工业,传统的汽车试验场占地面积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主要是做汽车性能的评估,包括碰撞测试、噪声测试等……那么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仅在实验室完成显然是不行的。

  对此,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助理吴琼表示,为保证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行驶,其发展在测试环节必然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比如,营造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与部署的环境;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标准体系与规范;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政策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如果说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一个行走的机器人’,要让这个‘行走的机器人’安全上路,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比如,自动泊车,以及变道等各种操作等。”吴琼说。

  为推进“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的进行,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在北京亦庄进行了封闭试验场一期及开放试验场公路V2X智慧道路的相关建设。目前,该封闭试验场和开放试验道路即将开放。据悉,该封闭试验场分为高速公路试验区、城市交通试验区及乡村交通试验区;而开放道路测试区将是我国第一条V2X开放道路,其通过对道路、路口的设备安装和改造,实现划定线路范围内DSRC/LTE-V的网络信号全覆盖,路侧感知、控制、通信设施完善,具备V2X的功能;实现路段、路口等典型场景在实际道路上的应用。

  不仅除此,中国移动也在今年2月份发布了一则招标公告,主要采购内容是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方案研究项目:同为2月,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落户武汉开发区智慧城,计划2年内建成2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封闭试验场,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方案的布局。

  传统企业VS互联网企业

  谁更具优势?


  当下,互联网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智能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的井喷式发展,不仅引来了长安、上汽、广汽、北汽、东风、比亚迪、奇瑞、吉利等传统车企的争相布局,更有乐视、博泰、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信息企业的涉足,这些企业都试图通过跨界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积极开展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两者都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具体而言,针对车联网系统,传统车企普遍是把普通地图和汽车车本身的传感器,加入到智能网联的系统里;而互联网企业则发挥自身的优势,把高精地图加三维激光做产业推广的切入口。“前者在我国起着主导作用,这也要求其需要一个强大的车联网平台做支撑,而这个平台应用商的周边涉及到了一些感知芯片和硬件制造商、车载终端的制造商、网络运营商、车辆定位服务商,需要多家共同为平台运营提供支撑。”陈艳艳说。

  此外,陈艳艳还呼吁,中国的车联网亟需跳出传统汽车的禁锢,建立协同车联网的新市场和新产业生态。新生态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车联网对汽车、维保、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安保各个传统领域和消费者的商业模式进行优化获得新的价值。各种车联网协会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出努力,在众多产业中寻找快速普及和获得价值的切入点。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受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露天采矿比例提升以及矿山设备更新换代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贡献全球矿用卡车行业主要增量。

2025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