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充电桩加收服务费 市场放开后盈利有多远?

      报告网摘要:传闻多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收服务费一事终于将变成现实。昨日,国家电网(以下简称“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电力计价系统已经基本调试完成,自8月1日起各充电桩将在现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加收0.8元/度的服务费,暂时不会根据油价的变动实时浮动。“此次收费旨在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通过市场放开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实现盈利。”

      传闻多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收服务费一事终于将变成现实。昨日,国家电网(以下简称“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电力计价系统已经基本调试完成,自8月1日起各充电桩将在现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加收0.8元/度的服务费,暂时不会根据油价的变动实时浮动。“此次收费旨在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通过市场放开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实现盈利。”

      服务费定于8月1日开始收取

      据介绍,自8月1日起各充电桩将在现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加收0.8元/度的服务费,收取的充电服务费价格低于北京市发改委设定的上限(按照油价的15%计算大概在1元/度左右),且暂时不会根据油价的变动实时浮动。

      目前,国网北京电力拥有北京绝大部分充电桩,基本形成市区内的充电网络。截至目前,国网北京电力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点约400个、充电桩约4500个,覆盖北京市16个区县,日均服务能力3.7万车次/日,服务车型包括公交、环卫车、出租车辆等专用车辆,以及私人乘用车、租赁车、公务车等其他类车辆,累计实现充换电服务约150万次,运行里程约1.2亿公里。

      国网北京电力公司营销高级工程师黄宇称,除了存在部分车辆因为版本过旧、需要进行升级的问题外,充电桩与私人轿车的主流车型基本都能实现对接,能满足北京地区电动汽车用电需求。

      由于目前充电桩的安装主要分公用和私用两种,且此次收费只针对公用桩,与其他城市相比价格也仅处于中等水平,故黄宇认为,此次充电桩收取服务费对居民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接下来,居民自用桩还是按照家庭用电0.3-0.4元/度收,虽然自用桩充电速度比较慢但也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通过市场放开吸引社会资本

      “自2010年开建充电桩至今,国网重心主要放在培育市场上,并未将这一业务视为盈利重点,至今公司的充电桩主要产生的还是社会效益。即使加收0.8元/度的服务费,也只是对国网投入进行少量的弥补,无法实现盈利,”黄宇说,“此次收取充电服务费,主要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充电桩建设企业进来,促进充电设施的更快普及和完善。”

      对于社会资本的进入如何扭转亏损实现盈利,黄宇认为还是交由市场去运做。他表示,国网主要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而开拓充电桩市场,并没有实现充电桩的市场化运作,所以未获得经济效益也有自身的原因,并不代表其他企业不能实现盈利。北京市发改委出台充电桩收取服务费的政策以前,充电桩的建设基本没有社会资本的参与,而在政策出台后,针对充电桩的建设,已经有四五家充电服务企业出现了。黄宇指出,服务费的收取能使充电桩的盈利模式更加清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激活充电桩市场。

      业内分析指出,近期成立的一家充电合资公司就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该公司虽然也采取免费提供设备、免费安装、免费运营维护的模式,但通过参与其他推广领域,如在大兴投放运营的200辆纯电动微公交,通过收取市民微公交票价实现盈利。对此,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连同产业链衍生的其他服务计费,如私用充电桩安装费等,充电桩的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

      大面积铺开存多重难题

      尽管黄宇认为此次增收服务费对居民的影响不大,但仍有不少人士担忧加收服务费可能会影响新能源车的推广。数据显示,目前新能源车百公里能耗大约在20度电左右,在加收服务费前,只需要花费约16元,而一般的燃油汽车则需要花费50元左右,优势突出,但是加收服务费后,新能源车的花费翻了一倍,与一般燃油车相比优势就缩小了。

      另外,充电桩自身也还存在技术难题待解。北汽新能源汽车相关负责人曾坦言,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都已实现了充电接口兼容性问题,但在充电设备上依然存在着电压、功率不同的问题,未能实现不同电动汽车和不同充电桩的完全一致性。

      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还指出,在充电桩的建设方面,由于安装地点限制较多,所以很难快速扩张。

      不过,随着空气污染、道路拥堵等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车是汽车领域的一大发展方向,为此,政府对于充电桩建设也实施了较大力度补贴,例如北京市充电桩安装费用补贴能达到30%,从长远来看,充电桩领域颇具“钱途”,对于想要抢占市场先机的社会资本也将形成较大吸引力。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2014-2019)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以其零排放、高能效、长续航等优势,被视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受多重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20-2024年实现198.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从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市场,2025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2022年我国中卡销量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起强劲回升,2024年同比增长19.14%至12.76万辆;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又出现下滑。从出口来看,我国中卡出口总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2024年出口量实现24.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其出口需求依旧旺盛,1-5月出口量较2024年同期大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从全球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曾经市场一度是美/日企业的竞争史,不过当下中国企业正后来居上成为行业新势力。纵观2018-2023年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07月17日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电机铁芯是维持电机生命和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达3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驱动电机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汽车电机铁芯需求增长。随着多电机成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电机铁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