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镍化趋势 降本提效之利器(图)


        对于三元 NCM 电池,其正极材料主要由镍盐(Ni)、钴盐(Co)、锰盐(Mn)构成,高镍化即意味着提升 Ni 含量,降低 Co 和 Mn 的含量。之所以选择高镍化,原因主要有三: 

        1)降成本:因钴盐供给弹性小,开采提炼周期长,自 2017 年以来,价和硫酸钴价格一路上涨,其中硫酸钴最高于今年 3 月份达到了 151 元/千克的高点,较 2016 年底增长了近 240%。当前,尽管硫酸钴价格较最高点已有所下调,但依然处于 100 元/千克以上的高点。 
        
图表:钴价与硫酸钴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高镍化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成本,抵御电池价格下行压力。根据我们的测算,1kwh 的电芯电量,若使用 NCM111 材料,需要 0.96kg 硫酸钴;使用 NCM523,用量可减少至 0.66kg;使用 NCM811,硫酸钴的用量仅为 0.25kg,几乎达到 NCM111 的 1/4。 
        
图表:不同三元正极材料硫酸钴用量测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提高补贴:Ni 含量的上升能够提高材料的容量,从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在最新补贴政策下,160wh/kg 及以上系统能量密度的乘用车能够拿到最高的 1.2 倍补贴标准,因此为了能够拿到更多补贴,高镍化是必然趋势。 
        
图表:不同三元材料电池的实际比容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解决里程焦虑:续航里程既与补贴金额直接挂钩,也与消费者使用体验息息相关,是新能源车性能的重要衡量标准。若材料容量提升,那么新能源车在有限的空间下,可以装载更多的电池,从而提升续航里程;同时,在保持装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若电池组的重量下降也能提升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根据奇瑞汽车实车测试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减重 10%,平均续航能力增加 5%-8%。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图表:车重对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影响(km)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三元电池电 芯能量密度与重量对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各大正极厂商均加紧布局高镍三元材料。根据产业链调研情况,目前 NCM622/811 的推进过程略超预期,部分企业已经实现量产及供货。根据各公司公开资料及 GGII 统计数据显示,容百锂电(宁波金和)的 NCM811 产品已经由 2016 年小规模量产的出货量跃升至 2017 年全球出货量第一。根据其规划,2018Q3,NCM811 产能可达 1000 吨/月;杉杉股份、北大先行、厦门钨业的 NCM811 都已经完成中试;巴莫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等也都完成了小试样品的制备。 
        
图表:部分正极企业高镍三元推进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车企方面,海外车企的进展则明显快于国内车企。特斯拉的各款车型一直使用高镍 NCA 动力电池,而韩国现代 2018 年 5 月发布的 Kona EV 和韩国起亚即将在 2018 年下半年发布的 Niro EV 两款纯电动汽车则分别搭载了 LGC 和 SK 的软包 NCM811 动力电池组。国内进展较快的则是江淮汽车,2017 年 11 月上市发布的 iEV7 S 搭载了比克提供的圆柱 NCM 811 动力电池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