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细分领域年报业绩预告 材料龙头价值逐步凸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2018 年 2 月 13 日,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此次政策变动创造性的设立了“政策缓冲期”,允许 17 年进入补贴目彔的车型在 18 年 2 月 12 日至 6 月 11 日继续享有“折扣后补贴政策”,幵允许 17 年进入目彔且符合 18 年补贴政策的车型直接进入新补贴目彔。 

        本次政策的发布直接保障了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的连续性,幵避免了重新申请目彔的空白期。在政策有利护航下,1-6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显著好于 17 年同期。 

        根据数据显示,1-6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 41.2 万台,同比增长 111.5%;其中 1-5 月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 32.8 万台,5 月单月完成销量 9.6 万台,6 月单月完成销量 8.4 万台。 
 
图:我国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生产方面新能源乘用车 6 月单月产量达到 7.3 万台,环比仅下降 4.4%与上月基本持平,反映出乘用车方面产品结构的升级导致对过渡期冲量效应幵不显著;新能源商用车 6 月单月产量约 1.1 万台,环比下降 35.2%,且同比下降 22.3%,反映出商用车方面过渡期冲量透支部分需求。 
 

图:18年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到5.9万台,6月单月同比下滑22%(单位:万台)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1、电池板块:宁德时代一骑绝尘 

        动力电池企业共有 14 家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 5 家企业预增、7 家企业预减(其中 3 家企业亏损)、2 家企业持平;预减企业中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均实现业绩增长。 

        动力电池方面,根据数据显示,18 年 1-6 月国内动力锂电池装机总量累计达到 15.45GWh,同比增长超过 150%;其中 6 月单月装机量达到 2.87GWh,同比增长 33.58%。市场格局方面,行业 CR5 已经达到 74.4%,其中宁德时代市占率 39.7%,比亚迪市占率 21.0%,行业一线梯队市占份额与其他企业已经拉开显著差距。 
 
 图:动力电池一线/二线梯队与其他企业已经显著拉开差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表: 动力电池板块上市公司 18H1 业绩预告情况
 资料显示:公开资料整理

        预减企业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均实现增长,其中宁德时代扣除非经常损益后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6.71-7.13 亿元,同比增长 31.43%-39.56%;亿纬锂能扣除非经常损益后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1.54 亿元,同比增长 30-40%。 

        在动力电池产品价格年均 15%的下降过程中,国家补贴政策一再提升产品技术指标要求,因此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格局快速向具备规模化、产品技术力的龙头企业集中;其中宁德时代已经实现走出国门获得大众、宝马、奔驰等外资品牌订单,直面海外 LG、SDI、Panasonic 等海外一线动力电池竞争;力神动力等企业也获得北京现代等企业的合资产品订单。 

        随着市场份额的持续集中,宁德时代(扣非增速 31%-40%)、国轩高科(续盈)、亿纬锂能(扣非增速 30%-40%)等企业竞争力将持续凸显。 
 
        2、材料板块:龙头价值逐步凸显 

        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实现翻倍增长的情况下,电池材料行业整体业绩向好。电池材料企业中共 15 家企业发布 18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 9 家企业预增、3 家企业续盈、3 家企业预减。我们重点覆盖的企业杉杉股份、璞泰来尚未发布业绩预告,当升科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500-11000 万元,同比增长 92%-123%。 

        上半年整车产销增速主要由乘用车贡献,因此在乘用车领域占比高的三元电池再度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第一大技术路线;根据数据,18H1 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总装机量的 56%。因此三元材料领域仍是电池材料板块最具增长性的领域,高镍三元龙头当升科技实现扣非净利润增速92%-123%,三元前驱体快速成长的格林美实现净利润增速 30%-60%。 
 
        其他材料领域高端海外产业链竞争优势逐步凸显,干法隔膜领域国内龙头星源材质实现同比增长116%;电解液领域新宙邦 18H1 业绩增速为-10%-10%,事季度环比一季度显著改善。 

表:电池材料板块上市公司 18H1 业绩预告情况
 资料显示: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综合锂电材料龙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尚未发布业绩预告,考虑到正极材料出货量的增长,我们预计杉杉股份经营性业务增速约为 15-30%,考虑到 17 年同期非经常性受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速约为 0-10%;受益于产能扩张的影响,璞泰来经营性业务增速约为 20%-30%。 
 
        3、电机电控充电桩板块 
        
        电机电控企业共有 13 家企业发布 18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 3 家预增(其中 2 家扭亏)、4 家续盈、6 家预减(其中 1 家亏损)。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 18 年 6 月,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公共充电桩 271751 个,其中交流充电桩 119445 个,直流充电桩 87956 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64350 个;6 月单月新增公共充电桩 5520 个。 

        充电桩方面安装量持续增长,单桩价格普遍下降,国网招标落地后预计年内反应增量;电机电控方面受制于补贴下降后整车压力向成本端转移,电机电控的单位价值量下滑,因此电机电控充电桩板块内企业上半年未能受益量的增长,整体业绩持平为主。 
 
 表:电机电控充电桩板块 18H1 业绩预告情况
 资料显示: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