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专用车市场潜力巨大

    “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世界专用车市场的发展总趋势来看,我国专用车市场都将长期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其间可能有波折,但总体形势是向上的。”业界的元老级人物,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前任理事长杨红旗对于中国专用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我国专用车应抓住这个良好机遇,积极、策略地引进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竞争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专用车技术水平,振兴我国专用车市场。

    2009年,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稳中求进、好字优先、科学发展”是主旋律,预计2008年GDP增速仍将保持11%左右。另外,近年来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速,城市间、城乡间物流流通加快,企业基于成本考虑的第三方物流盛行,这都将对2009年专用卡车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世界专用车市场的发展总趋势来看,我国专用车市场都将长期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其间可能有波折,但总体形势是向上的。”业界的元老级人物,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前任理事长杨红旗对于中国专用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我国专用车应抓住这个良好机遇,积极、策略地引进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竞争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专用车技术水平,振兴我国专用车市场。

    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发电工程、交通项目等全国性大型项目建设和已建成投产的大型项目的维护工作不仅推动整个专用汽车市场的发展,更是专用车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还很欠缺,很多项目正在陆续建设中,很多项目也正在规划当中,这些建设和规划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用车都有着很大的发展机遇。

    其次是西部大开发的促进作用。我国西部幅员辽阔,但这个区域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仍较落后。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重振西部的辉煌,这期间必然涉及到公路建设、城市发展建设等,而这些项目的建设都将成为专用车之都大展拳脚的用武之地。

    第三是城市发展建设。目前我国城市数量为668座,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根据我国城市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设置数将超过800座,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5%。随着城市数量的大大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园林、电力、机场以及交通运输、水电、公共设施等建设都要及时跟上,这将需要大量专用车,必将大大拓展专用车的市场份额。

    第四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不能以后代的生存空间恶化为代价,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要大力消除,这也为专用车产品的开发开辟了新战场。如矿山在开采后要积极回填的问题,对于矿山开采后堆放的尾矿、弃土、弃石等可能会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应尽快进行治理。包括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善后等工作,更体现出专用车的极大需求,并对我国的专用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是出口发展战略。2005年我国专用汽车出口总量已突破3万辆,因为我国生产成本较低,随着近年来我国专用车质量水平的快速提升,欧美市场、东南亚、中东地区和非洲等地区对中国专用车需求较大,我国专用车在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积极采取措施抓住发展机遇

    1 是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依据企业自身优势,坚持树立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观念,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根据市场变化需要不断变换市场运作思路,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各项管理制度与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市场运作的快速反应能力与驾驭能力。要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平台,开展产品售前、售后服务,积极开拓外贸市场,熟悉国家商品出口的相关政策,研究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选择好外贸渠道,选定目标市场,制订实施方案。

    2 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问题是所有汽车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汽车产业是靠人才拉动的,同时,汽车产品的“消费热”拉动了对汽车人才的“需求热”。对于专用车企业来说,这个问题同样严峻。企业要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在使用人才、引进人才、防止人才流失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机制激励留人,用一流的收入留住一流的人才,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效益,用一流的效益保证一流的工资,为企业发展积蓄中坚力量。

    3 是提高技术研发能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良性循环的首要推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专用车的发展,必须要提高研发能力,促进科研项目向生产力转化。我国的专用车无论是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抓住发展机遇,取得长远发展,中国专用车企业就要加快发展步伐,提高研发能力;要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重点做好生产线技术改造,致力于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注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方法,切实提高生产效益;要建立科技开发优势互补机制,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与专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掌握相关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建立新产品开发基金保障机制和新产品开发评估、风险、决策程序,为新产品开发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引入新产品研发招标竞争方式,并在新产品开发人员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争取研发出有竞争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4 是扩大企业规模。按照地区经济、用户方向和辐射效应的原则,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经营品质,增强抗风险能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采取并购、联合等方式,实现企业规模扩张。要积极引入外资,加强合资合作和联合重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专用车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现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皮卡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是汽车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皮卡销量稳定,2021-2024年保持在51-55万辆之间。2024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再次强调“推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重要性,各城市纷纷响应,带动我国皮卡市场显著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皮卡销量达30.7万辆,同比增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汽车是汽车检测的唯一应用领域,因此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主要是受汽车市场发展影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

2025年08月07日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目前国产厂商已取得不错成果,其中弗迪依托比亚迪集团车型矩阵优势,已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柳州双英、广州华智等区域厂商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车型配套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数据,2022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中华域系占比达28%;销量前50名车型的座椅配套数据显示,2024年本土厂商份额提升至38.9%。

2025年08月06日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要求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将作为传统传感器的重要补充,支撑自动驾驶的信息获取。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高速扩张,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6.32亿美元,CAGR达38.0%。

2025年08月04日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以其零排放、高能效、长续航等优势,被视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