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专用车市场潜力巨大

    “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世界专用车市场的发展总趋势来看,我国专用车市场都将长期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其间可能有波折,但总体形势是向上的。”业界的元老级人物,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前任理事长杨红旗对于中国专用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我国专用车应抓住这个良好机遇,积极、策略地引进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竞争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专用车技术水平,振兴我国专用车市场。

    2009年,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稳中求进、好字优先、科学发展”是主旋律,预计2008年GDP增速仍将保持11%左右。另外,近年来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速,城市间、城乡间物流流通加快,企业基于成本考虑的第三方物流盛行,这都将对2009年专用卡车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世界专用车市场的发展总趋势来看,我国专用车市场都将长期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其间可能有波折,但总体形势是向上的。”业界的元老级人物,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前任理事长杨红旗对于中国专用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我国专用车应抓住这个良好机遇,积极、策略地引进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提高竞争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专用车技术水平,振兴我国专用车市场。

    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发电工程、交通项目等全国性大型项目建设和已建成投产的大型项目的维护工作不仅推动整个专用汽车市场的发展,更是专用车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还很欠缺,很多项目正在陆续建设中,很多项目也正在规划当中,这些建设和规划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用车都有着很大的发展机遇。

    其次是西部大开发的促进作用。我国西部幅员辽阔,但这个区域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仍较落后。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重振西部的辉煌,这期间必然涉及到公路建设、城市发展建设等,而这些项目的建设都将成为专用车之都大展拳脚的用武之地。

    第三是城市发展建设。目前我国城市数量为668座,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根据我国城市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设置数将超过800座,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5%。随着城市数量的大大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园林、电力、机场以及交通运输、水电、公共设施等建设都要及时跟上,这将需要大量专用车,必将大大拓展专用车的市场份额。

    第四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不能以后代的生存空间恶化为代价,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要大力消除,这也为专用车产品的开发开辟了新战场。如矿山在开采后要积极回填的问题,对于矿山开采后堆放的尾矿、弃土、弃石等可能会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应尽快进行治理。包括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善后等工作,更体现出专用车的极大需求,并对我国的专用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是出口发展战略。2005年我国专用汽车出口总量已突破3万辆,因为我国生产成本较低,随着近年来我国专用车质量水平的快速提升,欧美市场、东南亚、中东地区和非洲等地区对中国专用车需求较大,我国专用车在国际市场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积极采取措施抓住发展机遇

    1 是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依据企业自身优势,坚持树立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观念,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根据市场变化需要不断变换市场运作思路,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各项管理制度与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市场运作的快速反应能力与驾驭能力。要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平台,开展产品售前、售后服务,积极开拓外贸市场,熟悉国家商品出口的相关政策,研究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选择好外贸渠道,选定目标市场,制订实施方案。

    2 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问题是所有汽车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汽车产业是靠人才拉动的,同时,汽车产品的“消费热”拉动了对汽车人才的“需求热”。对于专用车企业来说,这个问题同样严峻。企业要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在使用人才、引进人才、防止人才流失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机制激励留人,用一流的收入留住一流的人才,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效益,用一流的效益保证一流的工资,为企业发展积蓄中坚力量。

    3 是提高技术研发能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良性循环的首要推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专用车的发展,必须要提高研发能力,促进科研项目向生产力转化。我国的专用车无论是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抓住发展机遇,取得长远发展,中国专用车企业就要加快发展步伐,提高研发能力;要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重点做好生产线技术改造,致力于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注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方法,切实提高生产效益;要建立科技开发优势互补机制,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与专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掌握相关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建立新产品开发基金保障机制和新产品开发评估、风险、决策程序,为新产品开发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引入新产品研发招标竞争方式,并在新产品开发人员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争取研发出有竞争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4 是扩大企业规模。按照地区经济、用户方向和辐射效应的原则,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经营品质,增强抗风险能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采取并购、联合等方式,实现企业规模扩张。要积极引入外资,加强合资合作和联合重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专用车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现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市场,车用轴承占比远超其他轴承,在轴承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车用轴承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高度相关,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产销量回升,刺激主机轴承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渗透率,新能源车用电机轴承将持续放量。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我国微卡销量呈现整体下滑态势,2024年同比下降30.64%。虽然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这个细分市场逆势增长,销量快速上升。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销量在微卡市场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0.56%上升至2024年的10.67%。目前,我国新能源微卡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5年03月12日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国,2023年汽车保有量达3.4亿辆,超过美国的2.8 亿辆、欧洲的2.5 亿辆。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长至3.53亿辆,增速为3.53%,汽车后市场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在长途、旅游市场复苏以及客车报废更新等利好政策加持下,自2023年起,我国客车产量和销量逐渐上升。同时自2022年起我国客车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目前,轻型客车为我国客车市场中的主流产品,2024年销量占比超过75%。此外,我国客车行业集中度较高,近3年CR6均在70%以上。其中,长安汽车的客车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随着产品性能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总销量和国内销量不断攀升;同时其渗透率和出口销量也在持续增长。不过,与新能源乘用车超过40%的渗透率相比,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总体偏低,未来仍是一片蓝海。从竞争来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其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2022年3M宣布在2025年底停止所有PFAS产品的生产,包括含氟聚合物、氟化液以及基于PFAS添加的相关产品。在此背景下,全球冷却液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但也为国内生产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随着算力规模高速提升,我国冷却液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