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车载储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氢能的使用主要包括氢的生产、储存和运输、应用等方面,而决定氢能应用 关键的是安全高效的氢能储运技术。氢燃料电池车需要满足高效、安全、低成本等要求。氢气储存技术滞后限制了氢能源在各类交通工具上大规模应用,车载储氢技术和车载氢系统的改进是未来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重点突破环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目前,氢燃料电池车车载储氢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车载氢系统由储氢瓶及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随着生产量的扩大,单位成本将在规模优势下逐步下降。从表中可以发现:储氢瓶成本结构中,湿法缠绕占比接近 90%;辅助系统成本结构中,组装费用占比极低;如果生产规模由 1 万套/年提升至 50 万套/年,车载氢系统总成本将下降38%,其中储氢瓶与辅助系统成本下降幅度分别为20%、64%;碳纤维 成本占比由 45%上升至 62%,成为影响最大的成本要素。

车载氢系统成本

项目

生产规模

1 万套

3 万套

8 万套

10 万套

50 万套

吹制加工

51.38

27.6

20.16

19.27

17.84

退火处理

31.4

11.39

5.78

7.74

5.65

湿法缠绕

2192.19

2187.45

2030.42

1934.75

1877.09

B 固化

16.59

5.16

4.23

4.79

4.34

瓶肩泡沫

16

12.28

11.12

10.98

10.76

加压

63.95

12.09

6.94

8.79

7.31

阀座

35.68

28.9

25.91

25.21

24.9

液压实验

14.92

8.76

7.99

7.52

7.52

填充压注测试

52.68

21.17

17.23

14.86

14.86

储氢瓶成本合计

2474.79

2314.8

2129.78

2033.91

1970.27

辅助系统

1804.23

1264.37

997.47

935.88

650.62

系统组装

10.47

9.61

9.5

9.44

9.33

辅助系统成本合计

1814.7

1273.98

1006.97

945.32

659.95

车载氢系统总成本

4289.49

3588.78

3136.75

2979.23

2630.22

数据来源:中国氢能协会

        目前,虽然各种储氢技术均已在车载中有应用,但是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①中国IV型瓶还处于研发阶段,而国外乘用车已经开始使用质量更轻、成本更低、质量储氢密度更高的IV型瓶,我国成熟的产品也只有35 MPa和70 MPa的III型瓶,其中70 MPa的III型瓶在乘用车样车上应用。②中国制造的III型瓶的主要原材料碳纤维仍依赖进口。由于中国研发起步晚、原材料性能差等原因,中国生产的碳纤维还不能满足车用氢瓶的要求,主要依赖进口。③国外液氢储罐已在汽车上应用,而中国还未实现。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宝马汽车等都推出使用车载液氢储罐供氢的概念车,但中国可以自行生产液氢,但尚未将其应用于车载氢系统。

国内外储氢瓶性能参数对比

国别

生产公司

型号

容积/L

质量/Kg

压力/Mpa

质量储氢密度%

挪威

Hexagon

IV

64

43

70

6

日本

丰田

IV

60

42.8

70

5.7

中国

天海工业

III

140

80

35

4.2

III

165

88

35

4.2

III

54

54

70

>5.0

科泰克

III

140

-

35

4.0

III

65

-

70

>5.0

斯林达

III

128

67

35

4.0

III

52

52

70

>5.0

中材科技

III

140

78

35

4.0

III

162

88

35

4.0

III

320

 

35

-

数据来源:中国氢能协会

        各种储氢技术也存在各有优缺点。从技术成熟方面分析,高压气态储氢最成熟、成本最低,是现阶段主要应用的储氢技术,在汽车行驶里程、行驶速度及加注时间等方面均能与柴汽油车相媲美,但如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更高要求时,该技术不再适合。从质量储氢密度分析,液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质量储氢密度最高,能达到DOE要求的目标,但两种技术均存在成本高等问题,且操作、安全性等较之气态储氢要差。从成本方面分析,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成本均较高,不适合目前小批量化推广。

        车载储氢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储氢技术还要继续会向着美国能源部目标发展。同时,还需不断探索开发新的储氢技术,如碳纳米管、石墨烯、有机骨架材料(MOFs)等纳米材料储氢。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车载储氢技术将会向高水平、低成本方向等发展,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开拓新的局面,为全球的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资料来源:中国氢能协会,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LX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需求释放 800V高压平台等新技术带来新增量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需求释放 800V高压平台等新技术带来新增量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2024年突破千万辆大关,作为核心“神经系统”的电控系统(VCU、MCU、BMS)市场也迎来爆发式增长,规模已超800亿元。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的强劲动力,一方面源于汽车智能化浪潮对电控需求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则得益于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器件等新技术带来的升级换代机遇。

2025年09月26日
从“退守”到“反攻” 以价换量见效 我国燃油车销量回暖 合资车企依旧掌握话语权

从“退守”到“反攻” 以价换量见效 我国燃油车销量回暖 合资车企依旧掌握话语权

燃油车是以燃油为动力来源的车辆类型,涵盖燃油汽车、燃油摩托车等,具有数百年发展历史。在经历2021-2024年受新能源汽车崛起和环保政策影响的下行周期后,我燃油车市场自2025年6月起呈现回暖迹象。数据显示,2025年8月,我国传统燃油汽车销量高达107.4万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12.9%,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塑料燃油箱行业:下游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 高压塑料燃油箱成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塑料燃油箱行业:下游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 高压塑料燃油箱成未来发展方向

塑料燃油箱是以树脂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制成的汽车燃油储存装置,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领域。乘用车主要是指用于载运乘客及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虽然此前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结束增长态势进入转型期。

2025年09月23日
共生进化:迈向规模化商用的Robotaxi与激光雷达

共生进化:迈向规模化商用的Robotaxi与激光雷达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地自动驾驶法规逐步出台,Robotaxi行业正迎来商业化的加速期。本文通过梳理激光雷达在Robotaxi领域的技术演进与应用历程,揭示两大技术领域如何相互推动、共同成长,并分析其未来大规模商业化的发展趋势。

2025年09月22日
汽车燃油箱:汽车轻量化下塑料燃油箱已成主流趋势 金属燃油箱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汽车燃油箱:汽车轻量化下塑料燃油箱已成主流趋势 金属燃油箱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汽车燃油箱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细分行业之一,由于我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且大型整车制造企业对于汽车燃油箱具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为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其倾向于与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我国汽车燃油箱市场行业也呈现较为集中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塑料汽车燃油箱市场已形成以亚普股份为龙头、其他厂商“多强并列

2025年09月22日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行业:乘新能源汽车之势迎发展机遇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行业:乘新能源汽车之势迎发展机遇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因此,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需求与发展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影响。自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

2025年09月19日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我国已成为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零售量达80万辆,占全球22.1%的份额,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9%,远高于全球水平。在城镇化加速、交通拥堵问题凸显以及休闲骑行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折叠自行车行业持续扩容,产品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和

2025年09月15日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国内外大量布局。海外企业来看,海外两大Robotaxi巨头为Waymo和特斯拉。目前,Waymo服务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等,车队超1500辆,已完成超1000万次无人驾驶付费行程。

2025年09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