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汽车市场遇冷 福特等公司在华减产

   报告网摘要:回看2014年的汽车市场,虽然各个企业都基本完成了任务,但是却是有苦说不出。在销量增长的背后,是价格快速下滑、厂家和经销商矛盾激化等问题。

  回看2014年的汽车市场,虽然各个企业都基本完成了任务,但是却是有苦说不出。在销量增长的背后,是价格快速下滑、厂家和经销商矛盾激化等问题。

  现状

  经销商资金问题愈演愈烈

  由于受限购、市场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近两年间,经销商退网持续发酵。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某调查公司对109个汽车品牌的网络进行了调查,仅当年第一季度,全国退网经销商总数就达到了764家,且多集中于自主品牌。到了去年,最具代表性的是奇瑞当初进入北京市场的第一家店,也是亚市唯一的自主品牌4S店——中瑞辰也选择了退网。针对自主品牌生存现状,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曾表示:“经过消费升级后,自主品牌的产品不丰富,像北京这样的汽车限购城市改变了过去从数量规模冲击效益规模的格局,自主品牌还是以轿车为主,整体的价格区间比较低,利润空间比较小。”

 而在深圳,广汽菲亚特的某家经销商也由于经营压力、商务政策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关门。河南湧鑫集团坐拥17家经销商,同样由于资金断裂,其老板至今处于“失联”状态,致使300多位车主的汽车合格证被抵押而无法上牌。更多行业相关资讯可查询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0)

  目前,就经销商而言,部分热销车型过于单一,销售难度逐渐增大,曾经有多家雷诺经销商相继退网,涉及经销商达到8家以上。另据某媒体报道,广州一家美系品牌经销商在建店初期曾投入1000万元以上,可目前平均年利润仅为100万元。对于此种窘境,该经销商曾表示,与其不断亏损,不如把钱投到银行做理财,目前亏损也不能退网,因为投入大没有人能接盘。

  肇因

  市场萎缩下高库存诱发多米诺效应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对目前经销商的资金断链问题作出了解释:“经销商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大量的资金要通过银行来融资,从而进行正常的经营。那么当库存量加大时,也就意味着他的融资成本会增加。所以说,对经销商而言,高库存是‘万恶之源’。很多经销商出现‘跑路’现象,正是资金链断裂导致的,而资金链断裂就是由高库存引起的。”

  经销商在建店初期的投入就十分巨大,而厂家还需要经销商以现金的方式提车,所以大部分经销商就只能采取抵押汽车合格证的方式向银行或金融公司贷款,之后再用卖车款“赎回”合格证。一旦车卖不动,4S店的资金周转也就会随之出现问题。而现在,由于市场逐步趋向饱和,经销商的压力也日益增加,如果想卖出车,就必然会面对价格“倒挂”的问题。

  一汽丰田某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其4S店每卖一辆车,平均下来亏损5000-8000元不等;目前SUV市场火热,为了走量,RAV4亏损达到了1万元。相比去年,现在该店面临的库存压力仍十分严重,库存量几乎是销售量的两倍,库存比达到了1.8-1.9。据记者了解,该店现在月销量为50-60辆,但库存则保持在100辆左右。

  更有克莱斯勒某经销商透露,现在是“卖车赔钱,不卖车积压库存”。该经销商表示,厂家会要求经销商每个季度的某款车型达到进货多少辆,才有资格享受其他车型的返利,于是经销商就只能去硬卖一些“滞销”车型。所以才会出现,为了卖掉“自由光”,其一辆车的优惠曾最高达到10万元以上,而其余车型为了走量,也同样每辆平均亏损3万元,即便加上厂家的所有返利,其亏损也会在1万元以上。据克莱斯勒某4S店人员透露,5月23日前后,克莱斯勒已紧急召集北京区域经销商前往上海进行会议,据悉会有最新的商务政策出台,但是具体内容还没有进一步消息。

  捆绑销售

  一汽丰田某销售人员表示,大体上一汽丰田4S店会有“一般店”以及“重点店”之分,根据销售情况而定。如果一些滞销车型卖得不错,则该店就被划分为“重点店”,下次做全年分配时,其被分配的量就会增加。以该店皇冠为例,由于不是“重点店”,所以全年分配的量为60辆,但是“重点店则会上百”。

  至于全年12个月如何分配“来货”,经销商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总数是不会变的——如果前11个月都不要配送的皇冠,那么第12个月,则会直接配来60辆皇冠。目前“一般店”会被分到70辆锐志,“重点店”同样上百。据了解,皇冠与锐志的月销量仍基本在1-2辆之间,基本销售不动,其余车型相对好些。

  厂商动作

  福特:业已完成在华减产

  虽然福特正在扩大在中国的产能,但由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车市放缓,从2011年至今在华产能几乎增长了四倍的福特还是决定减少在华产量。在上月25日举办的亚洲CES展上,福特中国董事长兼CEO罗礼祥针对福特减产的传闻作出了回应,表示福特现已完成减产。罗礼祥表示,减产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经销商的库存保持在正常水平,确保非常好的运营,福特不希望强加给经销商太多库存。

  就在亚洲CES展前一周,福特亚太区域总裁萧达伟表示:“我们看到过去几个月中,经销商展厅客流量有所下降。但我认为降价没有必要,我希望福特车保持它的价值,因此倘若必要,我们将持续平衡供应和需求。也就是说,倘若市场出现疲软,我们不会任由库存高企,而是将削减产出。”同时,萧达伟强调,削减产量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且只是针对特定车型。至于哪些车型将被减产,萧达伟则没有透露。

  据悉,福特在4月份对2015年中国整体车市的预期下调了50万辆,对增幅的预期值为8%或者更低。

  宝马:减少车辆供应

  不久前,宝马中国CEO安格公开表示,公司也已在中国削减产出,减少向经销商供应车辆,从而减少库存压力,二季度仍将如此。现在,面对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宝马随即作出产量下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受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露天采矿比例提升以及矿山设备更新换代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贡献全球矿用卡车行业主要增量。

2025年10月22日
工程轮胎行业迎重要窗口期 国内存结构性升级空间 赛轮等本土企业竞争力强劲

工程轮胎行业迎重要窗口期 国内存结构性升级空间 赛轮等本土企业竞争力强劲

矿业、建筑业是工程轮胎的重点使用领域,占据36.4%的市场份额。全球工程轮胎市场在矿业复苏与基建投资热潮中加速回暖。2022年全球工程轮胎市场规模已恢复至104 亿美元,同比上升7.22%。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提升以及各国低碳规划的驱动,将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绿色能源基础体系建设需求的持续释放,工程轮

2025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