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时隔六年政府再次出台新政策为车市雪中送炭

      导读:时隔六年政府再次出台新政策为车市雪中送炭。时隔六年后,政府再次出手拯救车市。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出台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的发展措施,促进调结构扩内需。这是今年汽车市场陷入寒冬、车企寄希望于政策救市后,政府的雪中送炭之举。业内人士表示,救市政策将会对萧条的车市起到拉动作用,也折射出国家正在从各个方面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増长。

参考《中国汽车流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时隔六年后,政府再次出手拯救车市。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出台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的发展措施,促进调结构扩内需。这是今年汽车市场陷入寒冬、车企寄希望于政策救市后,政府的雪中送炭之举。业内人士表示,救市政策将会对萧条的车市起到拉动作用,也折射出国家正在从各个方面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増长。
      政府:雪中送炭
      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将完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支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研发,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试点;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车辆更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要求,加大对新增及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考核力度,对不达标地区要扣减燃油和运营补贴;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时隔六年政府再次对车市出台了救市措施。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政策,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加快淘汰营运黄标车,会议明确以强化问责、允许盘活财政资金推动淘汰等措施,确保完成到2017年全国基本淘汰黄标车任务。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洪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此次对汽车市场的救市行为,可以看做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汽车消费增速放缓,政府在此时出台政策,一方面能够及时拉动市场,另一方面也是迎合整个社会对于绿色、生态、可持续消费的发展趋势”。
      车市:风雨飘摇
      根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8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虽然比上月有所增长,但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自5月起,已经出现连续4个月产销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今年1-8月,汽车生产完成1518.24万辆,同比下降0.24%;汽车销售完成1501.72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汽协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表示,实际上,今年1-8月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少了100多辆。
      基于1-8月产销量同比继续下降,中汽协给出了今年汽车销量可能会出现负增长的最新预期,这也是中汽协今年第三次改变对增速预期的判断。此前,该协会曾在5月对外表示,今年初预测的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增速7%的目标将不太可能实现,增速预期调整至3%。
      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车企开始利用降价促销、加速新品推广来刺激市场,但收效甚微。在此背景下,有的车企开始游说政府官员,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救市政策帮助车企和经销商渡过难关。有业内人士坦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车市恢复高增长,除非国家出台刺激政策。”面对汽车市场销售逐月下滑,9月10日中汽协秘书长董扬也对外表态,高喊“放号救市”。
      未来:矛盾仍存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六年前,面对和今日类似的油价高企、环境恶化的局面,政府推出了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优惠以及汽车下乡、节能汽车补贴等一揽子鼓励政策。在多重优惠政策刺激作用下,2009年我国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近7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0%。
      汽车资深专家贾新光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汽车行业就没有出现过负增长,过去十年间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而今年是汽车行业25年来首次可能出现负增长。汽车市场本身并不悲观,只是有一些因素影响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如限购、限行、二手车限迁等政策让汽车行业的消费需求得不到释放。与此同时,汽车企业在去年判断上的失误也影响了今年的产销量,由于车企去年盲目扩产,导致库存直线上升,今年销售的新车很大一部分都是去年生产的,所以今年的产销量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现在政府出台救市政策,能够对整个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的消费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贾新光认为,此次救市政策,或将如当年一样给疲软的汽车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但不可忽视的是,与救市行为并存的是各地方政府的限购政策,这一矛盾在短期内无法解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轮胎模具行业处于轮胎产业链的上游,终端需求来自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飞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轮胎模具行业带来新增量。2024年我国轮胎模具行业发展良好,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从竞争来看,全球轮胎模具市场呈现以豪迈科技为领头羊的单寡头格局。2023年豪迈科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近年来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和渗透率不断上升,但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仍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蓝海”。当前,我国电动重卡市场由传统重卡及工程机械企业主导,同时涵盖跨界与新势力等多类竞争者。2021年以来,其头部企业格局历经多轮洗牌,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不过近3年来其集中度正逐渐提升,CR4由20

2025年04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