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专用汽车经营风险因素及应对

        经过约50年的发展,我国专用汽车统计年产量已达60万辆,占卡车统计产量的约40%;品种逾5000个,正接近国际水平;包括厢式车、罐式车、起重举升车、工程车等几大类别,涉及运输、城建、市政、环卫、石油、化工、医疗、警备、银行等诸多领域,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统计显示,我国专用汽车生产厂已达800家,至今递增不减,产业和投资规模已很庞大,近年来产能增速超过市场增速,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散、乱、差”问题依然存在,重复与低水平建设十分严重,普遍的低层次竞争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和产业升级。

  目前,一个专用汽车品种有很多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而一个企业又生产许多甚至几十个品种,国内专用汽车企业跨类或跨品种生产现象相当严重。据统计,现有专用汽车企业中,超过60%跨类生产,超过80%跨品种生产。这种格局导致多数企业面临着市场份额无法提高、成本压力加大、投资回报延缓等诸多后果。从国家角度来讲,非专业化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社会资源集中,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不利于行业技术进步;从企业角度讲,保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最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壮大,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也有利于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专用汽车企业要想保持持续、快速、良好发展,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政策,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规范企业行为,培育企业抗风险能力,尤其在外部环境因素多变的情况下。进一步讲,企业应特别认真对待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主要风险因素,制订并落实相应对策。下面根据重要性原则将各项风险因素排序,提出控制风险的对策。

  关于业务经营风险

  1.对主要客户依赖的风险

  专用汽车产品应用范围广,用户数量多且分散,但有少部分产品依赖于某些主要客户,一般约占企业销售额的20%,这应属常态;但有的企业,如其主要产品(如冷藏保温车)的销售严重依赖于某个领域(如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销售额超过该企业产品销售总额的70%,则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控制该项风险的对策是:在保证企业目前主要客户的前提下,通过产品变型及个性化设计,进一步拓展并培育新的市场和消费群体,客户领域可在交通运输、地质勘探、公安消防、野战部队、医疗救护、邮电通信、城市服务、建筑工程等领域精选几个;在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同时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减少对目前主要客户依赖的风险。

  2.依赖其他行业的风险

  专用汽车的生产销售一般会受到钢铁、化工、建筑等基础行业的影响,同时还受油料供应、道路与城市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制约,如果专用汽车销售对这些特定基础行业的依赖性较大,则存在一定风险。

  控制此类风险的对策是:针对产品对其他特定行业的依赖性风险,企业应加大专用汽车技术引进与开发力度,着力于功能变化的研究及新品开发,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规格,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行业竞争风险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尤其是城市与等级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专用汽车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国产专用汽车大多数技术含量低、档次低、价格低,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在中档专用汽车市场,虽然进口车的价格明显高于国产车,但因其使用性能及可靠性突出,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诸如机场消防车、大型管道疏通车等使用性能及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高端专用汽车市场大多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前些年,为履行“入世”承诺,进口关税不断降低,有利于汽车进口(整车及零部件):而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虽有利于进口,但却不利于出口,这都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专用汽车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从而增加了专用汽车企业的经营风险。

  控制该项风险的对策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将相应降低我国引进国外专用汽车技术、进口关键零部件及特殊原材料的实际支付成本,这对降低生产成本意义很大,尽管会使国内上装零部件企业面临更多竞争压力:所以,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国内专用车企业进行全球采购。

  专用汽车企业应尽可能抓住并利用国内外宏观经济下的有利因素,如适当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整车或某项先进技术,采购和应用进口关键部件,提升产品档次和可靠性,并努力研发高水平新品,形成产品结构梯次。通过对内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对外完善售后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扬长避短。同时,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财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并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从管理、经营各方面挖掘潜力,形成快速反应能力和柔性生产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巩固并强化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关于技术水平风险

  多年来,我国多家知名专用汽车企业相继成功地开发出新型冷藏保温车、爆破器材运输车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如济南中集、飞驰、格林柯尔、红宇等企业的冷藏保温汽车知名度都很高,多年前即开始替代进口,许多产品的技术性能成为制定国内行业标准的主要依据。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目前专用汽车生产还主要呈劳动和资金密集型特点,而经济社会发展对运输工具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性正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货车向专业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如货车在装备货物自装卸系统后(成为专用货车),将大大提高自身的运输生产效率;而采用子午轮胎和空气悬架后不仅提高了车辆运输的舒适性和经济性,而且提高了技术含量、附加值和产品档次。

  除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进生产工艺、与主机厂搞好协作,也是顺应行业变革、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必然之路。2008年7月1日起,我国重型车全面实施国Ⅲ标准,许多不符合国Ⅲ标准的专用汽车产品公告被撤消,这对专用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冲击。企业尽快申请系列化的国川产品公告成为当务之急。此外,一些领先企业的现有技术及生产设备相对国内同行虽然较为先进,但随着各种社会资源的不断进入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随时可能杀出个“程咬金”,成为新的“搅局者”。再说,国内外各厂家也都不会闲着,新技术、新品种会随时出现。所以,专用汽车企业时刻面临着创新技术、改进工艺、升级产品的压力,技术水平风险长期存在。

  控制该项风险的对策是:企业在保持同行业技术、设备先进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本行业国内外前沿技术的研究,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作出相应决策。一方面,加大与有关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的技术合作;另一方面,投资、改造研发部门,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同时利用现有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不断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先进工艺水平,以保持本企业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

  关于市场风险

  1.宏观环境与经济周期的影响

  许多专用汽车用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如城市、道路建设,资源开发等),因此,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相关产品的销售:军用特种车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影响较大,民用汽车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明显,其中环卫车辆的销售与城市财政状况有直接关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3月,商用车市场表现十分突出,当月销售35.61万辆,比2月翻了1番,同比增长27.05%。2008年第1季度,商用车销售72.76;~辆,同比增长24.06%。3月商用车迅速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1)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使得很多客户没有办法顺利买到商用车,再加上假期因素,使得很多购买行为推后。(2)7月国川排放标准实施导致很多客户提前购买,这是重要因素。另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中国商用车市场(包含专用汽车市场),2008下半年走势将以7月为分水岭走向低潮,2008全年增长率将维持在10%左右,远低于第1季度。

  据预测,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所以,专用汽车整体需求量会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国民经济总量构成的变化,市场对专用汽车品种的需求格局会相应改变。例如,普通自卸车等工程车的需求量将随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减少,厢式车、半挂车以及城市服务用车辆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与货车一样(如2005年国内重型卡车市场遭遇低谷),重型专用汽车与宏观经济变化关联度很高,但中轻型专用汽车与其关联度要相对弱很多。

  控制该项风险的对策是:进一步加强国家政策、宏观环境、市场发展及有关经济信息的收集,加强对国家经济动态的分析与研究,增强对经济和市场变动的预测,适时修正并调整企业生产经营策略,尽量减少宏观环境及经济周期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积极培育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尽快步入海外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以分散并降低对国内市场及政策依赖的风险。

  2.市场容量的限制与市场开发及销售障碍的风险

  由于不少专用汽车品种(如电视转播车、机场运加油车等)市场容量有限,其市场托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样,市场容量较大的垃圾车、扫路车、洒水车等环卫车辆也会受到城市化进程、城市道路面积、等级公路里程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高等级公路建设因国力和财力限制,其发展有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就某个企业而言,其产品市场拓展速度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当然,由于特大事件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事件的发生,会对许多车辆带来区域性的暂时性的需求,但这种需求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企业的经营方针应放眼全国和长远,而不是局部和一时。当然,既然赶上了就要抓住机遇,但这又有赖于平时技术、市场与品牌的积累。

  许多类别的专用汽车、挂车包括被国家发改委有关文件定义为5类“大路货”的普通半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等,其市场格局和份额早已分割完毕,有关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加市场份额,尤其要提高利润率会有很大难度,有不少企业只能靠“量”来维持发展。有的企业虽然量大,但也难逃被兼并重组的命运(如驻马店华骏、粱山东岳等先后被中集轻易兼并一一编者注)。

  所以,如何合理利用市场容量,如何避开“大路货”竞争,是相关企业持续发展中需要认真思量的事情。由于新品开发及市场导入和成长需要一定的周期与投入,即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所以,开发新品需要慎重决策,以免因市场或技术水平原因而半途“搁浅”。例如,某企业在专用汽车新品开发方面虽具有超前性,但国市场容量问题而没有尽早形成批量,需要较长的周期及长时间的市场培育。

  以上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开发与销售。

  对上述市场容量限制与市场开发及销售障碍风险的对策是:城市建设与服务、高等级公路运输与管理将是我国未来专用汽车市场的2大发展方向。“十五”及“十一五”以来,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交通、环卫、园林、电力、通信、公安、消防、机场、金融等领域对相关城建与服务专用汽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到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3万km。高速公路逐步连线成网,规模效益凸现,其中河南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4000km,江苏、山东、广东3省高速公路里程均突破3000km。“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建设重点是国道主干线、国家重点公路、路网改造、农村公路及客货运枢纽,已确定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的13纵、15横(共28条),规划总里程7.1万km。我国高速公路将连接全国319个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为此,适于高等级公路的专用货车和建筑养护车辆的需求量会稳步增加。据预测,“十一五”后3年,我国专用汽车需求量可能以15%以上的年增长率递增。

  针对目前某些专用汽车市场容量的局限性,企业应加强其需求方向及市场的调研,加快新品开发速度,积极拓展产品功能及应用领域,同时完善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并开拓海外市场。

  关于财务风险

  企业应根据最近时期的资产负债表及财务报告,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指标显示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流动资产、存货周转时间等。流动资产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潜在风险,企业应收款也同样有潜在风险,如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企业面临的压力较大。专用汽车企业基本采用高成本采购,所以面临的压力更大。

  专用汽车的底盘和上装一般都是外部采购,上游企业在价格上具有绝对的控制权,成本压力下专用汽车企业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实际上消费者短期内一般很难接受价格的突然上涨,尤其是在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所以,如果不依靠专业和高质量的产品差异化,企业很难赢得竞争优势。2008年第1季度,国内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17.4%,对专用汽车企业产生了很大冲击,致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控制该项风险的对策是:企业对已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可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优化财务结构并规避各种潜在风险;通过精细化管理工程的实施,选择重合同,守信用的合格供应商和用户,通过建立科学的供应、销售管理模式,减少企业库存材料与产品:有条件的企业也可成立清欠中心,组织专门的催收班子对账龄相对较长的应收款进行清理,以减少坏账准备金;企业应严格执行会计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所有财会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度”,对各种存在或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适时有效的监控与防止。

  另外,企业也可能面临着由于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引致的相关风险。该项风险的对策是:加快拟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尽快实现预期的投资效益,从而增加企业利润,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应完善投资退出机制。投资退出可采用股权回购、利润分红、股权转让等方式。其投资退出机制的措施有:(1)企业对其工作进行决策、指导、领导和监督;(2)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国家扶持的产业和产品,参照国家和国际上关于改装车的相关标准,建立合理的专用车开发立项程序:(3)加强对专用汽车生产经营的管理;(4)建立并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增速持续高于全球

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增速持续高于全球

近年来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8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39亿元,且增速始终高于全球水平,为全球智能座舱行业贡献了重要增量。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朝着千亿迈进,预计到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7%。

2024年11月20日
汽车整车发展带动我国汽车仪表市场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数字式全液晶仪表时代

汽车整车发展带动我国汽车仪表市场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数字式全液晶仪表时代

2022年国内汽车仪表市场规模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21.33%。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267亿元,2022-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52%。另外也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仪表板行业市场收入约为130.08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汽车仪表行业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汽车铝合金压铸件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多家企业布局一体化压铸

我国汽车铝合金压铸件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多家企业布局一体化压铸

而随着汽车轻量化及压铸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大企业积极引进先进、大吨位的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布局一体化压铸。例如,爱柯迪积极布局战略合作,购进大型压铸机,在2024年6月,爱柯迪与联德机械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联德机械将向爱柯迪提供上百台浸渍式保温炉。

2024年11月18日
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上升 盈峰环境份额领先

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上升 盈峰环境份额领先

在政策推动、城镇化率上升和技术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不断攀升,由2017年的1575辆上升至2023年的6248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82%;2024年1-9月,其销量继续上升,达到5945辆,较2023年同期增长39.5%,预计到2024年底其销量有望突破7000辆;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在持续上

2024年11月11日
我国车载显示面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回升 汽车智能化推动装载量增加

我国车载显示面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回升 汽车智能化推动装载量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乘用车多屏联屏方案搭载量接近360万辆,方案占比超过17%,同比增加6.5%。在品牌搭载上,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不含进口车型)在售车型中,共有43个品牌布局多屏车型,52个品牌布局联屏车型。(2022年仅21个品牌布局多屏车型,44个品牌布局联屏车型)。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AI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与政策环境良好 华为、小鹏等使竞争加速

我国AI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与政策环境良好 华为、小鹏等使竞争加速

不止小鹏汽车,华为、蔚来、比亚迪等车企、科技公司、智驾公司也开始行动起来,AI汽车端到端技术开始加速发车。例如,4月,华为发布乾崑3.0,预计将首发搭载在享界S9上面,华为乾崑 ADS 3.0版本具备融合端到端能力,在激光雷达辅助下将会对智驾能力带来巨大提升。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