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构建路径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涵义与类型
        
        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颁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汽车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200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新能源汽车定义为: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指出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主要是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发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美国、日本、欧洲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先者。美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重点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John R.wilson和Griffim Burgh(2003)曾撰写氢能源研究报告,认为氢能源是不会直接造成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能源,该报告对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有重要作用。
        
        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的政策环境
        

        美国是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最早的国家,第一款纯电动汽车诞生于1834年。2005年,美国政府出台《能源政策法》,根据电动汽车的重量确定减税幅度,支持纯电动汽车发展。奥巴马上任后,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采取政府采购节能汽车、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减税等办法,推动汽车产品小型化和低能耗。2011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购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享受7500美元的优惠,并将过去申报纳税后获得抵免的方式改为购车时直接减免。2016年1月,美国政府又宣布了一项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税款减免的政策,购买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用户最多可获得3400美元的税款减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日本也大力推动清洁能源汽车发展。2010年5月经济产业省公布《新一代汽车战略2010》,设定到2020年日本销售的新车中,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等新一代汽车总销量比例达50%。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和使用、充电站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普及,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财税政策。此外,还在18个地区设立“EV/PHEV城市”示范区,以示范城市的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范本。
        
        欧洲历来重视节能减排,各国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见表1)。欧盟委员会2007年公布“新欧洲能源政策”,要求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
        
        我国自2001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始,相继在战略投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法规标准等方面推出支持政策共计100多项。2009年1月,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随后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四部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直接补贴,地方财政安排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10年9月,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1-2家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3-5家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过5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并从财税政策方面予以支持。2015年《中国制造2025》对推进制造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要求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015年5月,交通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2017年4月6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尤其是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体系,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
        
        在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但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粗放,监管措施不够有力,使得部分新能源车企利用国家政策漏洞骗取补贴。随着国家打击骗补行为,2017年新能源客车总体销量有所下滑。随着车企经营效益的下降,行业心态有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如下:新能源汽车得到广泛认可,市场趋于成熟,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没有补贴就没有销量的观念得到转变;新能源客车需求从一二线城市迅速向三四线城市延伸,新增需求量大;市场对新能源公交客车的替换需求量大,“替换+新增”导致新能源公交客车的市场保有量很大;市场变得更加理智,更加追求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品质。
         
         
            
        
        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的实现路径
        
        (一)模型构建
        
        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的因素较多,为理清层次,突出重点,有必要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模型(见图1)。模型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由中心产业圈、核心要素圈和重心政策圈构成。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协同、共同促进。第一,中心产业圈(生态圈的内圈),由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以及后市场经营服务构成,中心产业圈是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全产业链,是生态圈的主体。其中作为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最终产品的整车制造业是中心产业圈至关重要的平台。第二,核心要素圈(生态圈的中间圈),由资金、信息、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构成。要素处于流动状态,只要中心产业有需要并能支付相应的价格,就会自动流入。核心要素直接影响中心圈内企业的发展,对生态圈的形成变化起关键作用。第三,重心政策圈(生态圈的外圈),由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地方政府以及企业战略等构成。这些政策、战略对中心圈企业而言,犹如物体的重力,引导中心圈产业的发展。
        
        (二)内在关系
        
        中心产业圈、核心要素圈、重心政策圈,三者由外而内具有正向作用:重心政策圈内的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地方政策等作用于核心要素圈,会影响到核心圈内资金、人才、信息、科技等资源的流向;而核心要素圈内资金、人才、信息、科技等资源的流向作用于中心圈企业,会影响中心企业的生存发展。三者由内而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心产业圈内企业的发展壮大,会促进核心要素圈内资金、人才、信息、科技等资源的集聚;核心要素圈资金、人才、信息、科技等资源的集聚,会促进重心政策圈相关政策的改进和完善。
        
        (三)构建路径
        
        第一,聚焦中心,完善产业链,加速做大中心产业圈。做大中心产业圈的核心要义是完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目标任务是生产经营质量优、标准高、绿色环保的产品;职责使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心产业圈由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构成,主要包括零部件制造业务、整车制造业务和后市场经营服务业务。
        
        零部件制造业务,集中发展新能源车“三电”产品和中高端零部件产品等。“三电”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产品,着重发展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产品、安全控制系统产品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产品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中高端零部件产品包括附加值高的车桥一体化产品、车桥集成系统等。向高端、高市场潜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收益、绿色环保的新型产品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整车制造业务。集中发展新能源客车、房车和物流车。要围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绿色交通,设计、提供优质环保舒适的新能源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紧跟国家走出去战略,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特别是了解和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设计、生产、经营适合这些国家的客车产品,把国内产能带出去。随着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国家对发展旅游房车的支持,房车自驾游越来越流行,预计房车市场将逐渐火爆。车企应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对主要矛盾的论述,为社会、景区、客户开发出性能良好、行住舒适、停车方便、安全可靠的产品。由于电商快递业务转型升级,新能源物流车增长迅速。工信部2017年第五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显示,在91款新能源专用车中,纯电动物流车达到79款,占比高达87%。但是数据也表明,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2%。据预测,新能源物流车潜在市场空间达300万辆,市场空间巨大。
        
        后市场经营服务业务。集中发展三类业务:无形产品类业务,包括产品认证、培训、信息、金融服务等;有形产品类业务,包括新车和二手车交易、租赁、线路运营、线上线下零部件及整车产品供应及维修等服务,满足客户对产品质优可靠、服务及时有效、提取方便快捷等的需求;基础设施类业务,包括充电桩、公交车线路的建设运营等。搭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帮助解决建桩难、充电难等问题。
        
        第二,抓住核心,充分发挥资源价值,推动做大中心产业圈。核心要素圈内的资源对中心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支撑作用。车企应统筹安排好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合理运用要素资源,促进中心产业的迅速做大。具体包括:
        
        资金。新能源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随着对骗补行为的清理,行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另外,国家鼓励混合所有制改革,车企可在政策允许条件内适当引入社会资金,利用资金杠杆作用,带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人才。车企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海外复合型人才。人才对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海外业务开发以及企业内控管理至关重要。车企可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方式,寻求到相应人才,也可以通过并购,让对方人才为己所用;科技。科技发展是车企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科技具有不可逆性,是非常珍贵的战略资源。车企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研究标准,开发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信息。掌握信息即掌握商机,车企应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政策、行业发展动态、全行业汽车产销数据、汽车维修数据等,为决策和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三,把握重心,强化对政策导向的研究,引导做大中心产业圈。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地方政策等对中心产业发展具有极强引领作用。具体包括:
        
        国家政策。政策是风向标和定盘针。车企应及时收集各类政策信息,并对政策变化和走向进行分析,做好预判。行业形势。据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分析,到2020年,氢燃料电池客车产值在800-1000亿元/年,到2025年产值达到1500-2000亿元/年,燃料电池作为新的市场热点也将迎来大力发展期。地方政策。目前各省市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其中37省市在政策中提及要发展纯电动物流车。比如安徽省出台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闵政办〔2017〕110号)指出:一是支持研发创新,实施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二是支持招大引强,对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关键零部件以及生产企业来皖投资给予支持;三是支持企业成长,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的制定、车型的开发和关键部件电池的生产给予支持;四是支持市场开拓,对销售达到一定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给予支持;五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建设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中心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六是加大公共领域的推广应用,对公务用车领域以及公交车、环卫等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等提出要求;七是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简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核程序;八是营造低成本便利化的消费环境,健全充电基础设施使用价格收费政策,通过专用号牌、路权优先等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化。类似以上的地方政策,车企应加强研究,为产品布局和市场布局提供重要依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商用车监控信息化行业分析:政策落地加速市场渗透 下游需求恢复增长

我国商用车监控信息化行业分析:政策落地加速市场渗透 下游需求恢复增长

此外,安全是交通出行的核心主题,履行安全生产合规义务,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是交通监管部门和车辆运营主体的管理职责,而配备监控信息化产品是降低事故风险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交通运输车辆的相关政策,以规范交通运输业的安全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进而加速商用车监控信息化行业渗透。

2024年11月25日
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增速持续高于全球

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增速持续高于全球

近年来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8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39亿元,且增速始终高于全球水平,为全球智能座舱行业贡献了重要增量。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朝着千亿迈进,预计到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7%。

2024年11月20日
汽车整车发展带动我国汽车仪表市场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数字式全液晶仪表时代

汽车整车发展带动我国汽车仪表市场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数字式全液晶仪表时代

2022年国内汽车仪表市场规模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21.33%。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267亿元,2022-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52%。另外也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仪表板行业市场收入约为130.08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汽车仪表行业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汽车铝合金压铸件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多家企业布局一体化压铸

我国汽车铝合金压铸件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多家企业布局一体化压铸

而随着汽车轻量化及压铸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大企业积极引进先进、大吨位的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布局一体化压铸。例如,爱柯迪积极布局战略合作,购进大型压铸机,在2024年6月,爱柯迪与联德机械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联德机械将向爱柯迪提供上百台浸渍式保温炉。

2024年11月18日
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上升 盈峰环境份额领先

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上升 盈峰环境份额领先

在政策推动、城镇化率上升和技术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不断攀升,由2017年的1575辆上升至2023年的6248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82%;2024年1-9月,其销量继续上升,达到5945辆,较2023年同期增长39.5%,预计到2024年底其销量有望突破7000辆;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在持续上

2024年11月11日
我国车载显示面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回升 汽车智能化推动装载量增加

我国车载显示面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回升 汽车智能化推动装载量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乘用车多屏联屏方案搭载量接近360万辆,方案占比超过17%,同比增加6.5%。在品牌搭载上,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不含进口车型)在售车型中,共有43个品牌布局多屏车型,52个品牌布局联屏车型。(2022年仅21个品牌布局多屏车型,44个品牌布局联屏车型)。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AI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与政策环境良好 华为、小鹏等布局使竞争加速

我国AI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市场与政策环境良好 华为、小鹏等布局使竞争加速

不止小鹏汽车,华为、蔚来、比亚迪等车企、科技公司、智驾公司也开始行动起来,AI汽车端到端技术开始加速发车。例如,4月,华为发布乾崑3.0,预计将首发搭载在享界S9上面,华为乾崑 ADS 3.0版本具备融合端到端能力,在激光雷达辅助下将会对智驾能力带来巨大提升。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新能源客车行业现状分析:销量下滑但新能源公路客车市场逆势增长

我国新能源客车行业现状分析:销量下滑但新能源公路客车市场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多元化的猛烈冲击下,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客车销量持续下滑,2021年达到54825辆,同比下降19.87%;2022年受补贴和新能源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其产量出现回升,但在2023年,受“国补”退出影响,其产量又出现下滑,达到59710辆,同比下降18.85%。

2024年11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