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我国豪华车市场现状分析:增速明显下滑

  报告网摘要:豪华车,不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正是因为豪华车的有着齐全的安全,舒适性配置,各款豪华的高科技设备。下文是对2015年我国豪华车市场现状分析。

  豪华车,不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正是因为豪华车的有着齐全的安全,舒适性配置,各款豪华的高科技设备。下文是对2015年我国豪华车市场现状分析。

 一直处于鼎盛状态的宝马、奔驰和奥迪,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数据显示,4月奥迪在中国市场(含香港地区)向消费者交付了45296辆汽车,同比微增0.2%;宝马集团(含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4月交付销量为37976辆,同比微增0.6%。此外,捷豹路虎、沃尔沃、凯迪拉克等品牌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速下滑,销量增长幅度均在个位数止步不前。走访过程中,多家品牌车商均表示,和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下滑了10%左右。

  如今,面对明显下滑的增速,各大豪华品牌或许正在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尽管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速趋缓,但豪华车市场依旧保持较高增速。2014年,主流豪华品牌的销量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正因如此,各大豪华品牌在2015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均较为乐观。只是,而今来看,这些目标或将成为泡影。

  进入4月,豪华车第一阵营率先放缓增长速度,在占据八成市场份额的德系三强中,除奔驰外,奥迪、宝马的销量同比增幅均已降至1%以下。豪华车第二梯队各大品牌也未能幸免,持续领跑第二阵营的捷豹路虎,4月销量大幅下滑了20.9%;沃尔沃4月销量同比增幅仅为1.8%,5月销量则下滑2.2%。

  截至记者发稿时,各车企的5月销量数据还不够完全,但整体的困顿趋势预计仍将延续。

  集体折扣陷窘境

  进入2015年4月后,豪华车市场降温趋势十分明显,价格也现大幅下滑。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豪华车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2014-2019)》。

  终端纷纷大幅优惠

  在终端市场,尽管各大豪华品牌均未有“官降”之举,但其间的价格战早已上演,并呈现白热化。J.D.Power的最新价格报告显示,从2015年3月开始,部分大型豪华车已加大折扣力度;4月,折扣率已降至平均84.7%,较2月份的平均折扣率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据了解,目前奥迪、宝马、奔驰旗下多款车型都有较大幅度优惠。奥迪的两款畅销车型A4L和A6L,折扣价格可达8.5折甚至8折。而在部分店内,宝马3系的优惠程度已近7万元,更有一家上海宝马4S店打出了“买6系送5系、买X6送3系”的促销优惠广告。另据捷豹路虎4S店销售人员介绍,捷豹路虎旗下多数车型也均有较大优惠,其中极光车型优惠幅度已达10万元。而沃尔沃的两款畅销车型S60L、XC60也均有6万元以上的优惠。

  SUV勉力拉动

  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大豪华品牌纷纷押宝SUV,希望搭上SUV这趟快车,以实现各自的宏伟目标。目前SUV虽然仍在支撑着各大品牌的销量,但价格已在大幅下滑,经销商可获得的利润也随之减少。

  “两三年前,不管是直接加现金,还是加精品装饰,豪华品牌的SUV车型都要加价才能购买,而且一般都要等很久,但照样有很多消费者等着买。”一位从业多年的经销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这种“好日子”已经没有了,很多豪华品牌SUV的价格已大幅下跌,不仅优惠很多,还能直接买到现车。

  据了解,其实在2014年以前,多款豪华品牌SUV都还需加价购买,例如奥迪Q7、宝马X5,以及进口路虎极光,而今它们的优惠幅度却均已达10万元。其中,奥迪Q7上市之初,通常需要加价3万-5万元才能提车,如今则多有10万元以上优惠;宝马X5此前提车需加价5万元以上,目前也有10万元左右的优惠;而路虎极光从最初的加价10万元、等待几个月才能提车,已经变成如今的优惠10万元左右即可提现车。

  “目前整个高档乘用车市场都在遭受价格压力,原来可能溢价水平比较高,但是现在高档产品的价格都普遍受到了一些挑战。”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任思明此前如此表示。

  背景板:下滑者众

  奥迪在华1-4月增幅分别为15.1%、4.2%、1.5%、0.2%。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奥迪实现销量47170辆,同比增长0.5%,增幅较4月小有提升,但仍未达到1%。

  宝马4月在华销量约3.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0.6%。从前4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宝马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约15.3万辆,同比增长仅为5%。

  奔驰在4月实现了逆势增长。与奥迪、宝马不到1%的单月销量增长相比,奔驰4月在华销量同比增幅超过了20%。5月,奔驰在华零销量仍实现同比增长19.8%。

  对比德系三强1-4月的销量可以发现,宝马与奥迪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而奔驰虽然仍居第三,但同比增速却是最高的。这也意味着,第一阵营内的竞争愈加胶着。

  捷豹路虎作为豪华车第二梯队里近年来的领跑者,在华销量从去年12月开始便出现同比下滑。今年4月,捷豹路虎销售8289辆,同比下滑20.9%;1-4月累计销量为31815辆,同比下滑20.6%。

  雷克萨斯4月销量6752辆,同比下滑10.7%;1-4月销售23206辆,同比下滑3.6%。

  沃尔沃去年一举超越雷克萨斯,但2015年也未能保持高增长势头。其4月销量同比微增1.8%,5月更是同比下滑了2.2%。

  英菲尼迪4月销量同比增长40.6%;5月则再破单月销量纪录,实现同比增长50%。

  凯迪拉克在4月销量同比下滑15.43%后,5月销量实现同比提升10.9%。

  内外承压难逆势

  很大程度上整个中国汽车市场都受到了经济增速变化的影响,增速大幅回落。

  “大势所趋”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变化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包括汽车在内的各个行业。”宝马中国企业宣传高级经理杨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是表示。

  上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回落到200万辆以下,环比下降5.6%和4.6%,同比下降0.6%和0.4%。其中,乘用车5月产销分别完成167.69万和160.93万辆,环比下降4.4%和3.6%;虽然同比仍实现1.7%和1.2%的增长,但增幅大幅回落了14.5和12.7个百分点。在此之前,中汽协方面已表示,今年初预测的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增速7%的目标将不太可能实现。

  内部竞争加剧

  除此之外,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也不可忽视。随着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涌入中国,以及车型种类的不断增加,豪华车市场的份额被更多品牌和车型分食,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也导致了部分品牌的市场份额下滑。例如,今年3月和4月,奥迪两款主力热销车型A4L和A6L的单月销量均被宝马3系和5系赶超;并且在4月和5月,奥迪A4L和A6L的单月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均呈下滑态势。由此可见,奥迪在这些细分市场的传统优势正在被竞争对手蚕食。

  与此同时,对于第一阵营的三位前辈ABB(奥迪、宝马、奔驰)来说,来自第二梯队的压力也着实不小。去年以来,包括捷豹路虎、沃尔沃、英菲尼迪等在内的二线豪华品牌发力迅猛,增速均已赶超第一阵营。

  产销关系紧张

  此外,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车企与经销商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也是导致销量增幅减少的原因之一。在车市增速放缓、经销商库存高企的情况下,多数豪华品牌车企仍设定了“很难完成”的销量目标,产能也未见调整,扩网仍在继续,使得经销商不得不采取价格倒挂的形式卖车,利润空间一再受到挤压,生存愈发艰难,并由此导致很多经销商十分不满,并出现了不配合工作、公然反抗的情况。去年下半年至今,有关宝马经销商集体要求下调任务目标、增加返点的消息便从未中断。近日,捷豹路虎也深陷经销商拒绝提车的泥淖。“在整个市场增速放缓、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经销商与主机厂的矛盾若一再激化,只会雪上加霜,使二者所处的困境加剧。”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

  调节价格减目标

  据豪华车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豪华品牌虽然没有官降,但还是通过另一种形式调整了现有车型的价格体系。

  官方变相降价

  5月21日,借在华销量突破300万辆之际,奥迪推出了“300万纪念版”车型,分别基于奥迪A3、A4L、A6L和Q3现有车型打造,并在配置上有所升级,但价格基本持平。随后不久,6月5日,在“2015 X之旅”区域选拔赛启动仪式上,宝马推出了宝马X1晋级版车型,同样是配置升级、价格基本持平。对经销商而言,这种“加量不加价”也类似于另一种形式的“官降”。

  此外,近日有媒体爆出,奥迪今年给出了大幅优惠的员工购车计划——员工到指定经销商处购车,然后在已经商议好的价格上,公司会再给出2.5%的优惠。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奥迪是希望通过这种内部消化,来起到提升销量的作用。

  示好经销商

  与此同时,为缓和与经销商的紧张关系,部分车企开始调整原本的产销计划。今年2月,奥迪发布销量预期时即提到,希望今年的增长目标维持在10%-15%之间,也就是66万辆,和其更早之前所规划的70万辆相比,下调了约4万辆。不久前,宝马中国CEO安格则公开表示,公司已在华削减产出,减少向经销商供应车辆,二季度仍将如此。据了解,目前宝马已下调了全国经销商第二季度销量目标。日前,捷豹路虎也计划将其第二季度销量目标下调10%-20%,并将推出一系列商务政策,如将可变市场返利的付款速度缩短5个月,新增了目标完成以后的返利,还将针对不同车型对经销商进行相应补贴等。

  针对销售压力,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CEO付强表示首先会帮助经销商清理库存。据了解,厂家已取消了要求经销商捆绑销售XC60与S60L的政策,同时每辆车都会有3500元的补贴。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宣称,英菲尼迪已经开始推出小型4S店的概念,调整和降低4S店的投资规模。沃尔沃CEO付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今年以来主要是帮助经销商清理库存,目的是打造更合理的厂家与经销商关系。”

  放大镜

  豪华第二梯队部分品牌竞争力堪忧

  近期,从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沃尔沃、雷克萨斯以及英菲尼迪公布的数据看,其销量有涨有跌,近期整体表现不错,但距离第一梯队的ABB(奥迪、宝马、奔驰)仍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现状 消费者认可度普遍偏低

  1-5月,沃尔沃全球交付销量从185881辆同比微跌0.1%至185764辆。在中国则从31147辆同比微跌0.4%至31010辆。针对微跌,沃尔沃给出的答复是,全新XC90总计获得了36000辆订单,但这些数字未计入到全球销量中。由于沃尔沃长期以来卖点集中于“北欧安全”,但现在第一梯队的各品牌也开始纷纷丰富各种安全技术,令其竞争优势不再那么明显。目前,沃尔沃走量产品不多,北京一沃尔沃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作为主力的S40、S80等车型与同级别德系品牌相比,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比较有限,冲量不易。

  同样的境遇也出现在雷克萨斯身上,由于产品自身定位较高,目标人群也与一线品牌相互重合,也在一定层面上导致消费者流失。据了解,2014年,雷克萨斯约售出7.6万辆,相比于2013年的7.4万辆仅增长3%。由于增速过低,使其与竞争对手两位数的增长率形成巨大反差,直接导致去年被沃尔沃挤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名,降至第六。

  而英菲尼迪由于本身基数较小,去年3万辆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76%的增长;而2015年1-4月其在华累计销量达11651辆,同比增长32%。英菲尼迪的市场占有率由2013年上半年的0.5%上升到今年3月的2.2%。

  问题 单一产品难以支撑整个品牌

  就目前看,沃尔沃对于产品的更新换代普遍较慢:XC90换代用了12年,S80L则用了8年,而今年S60L以及XC90混合动力车型虽然要投放到中国市场,但这两款车型也非冲量产品;当下SUV市场火热,沃尔沃的XC40却有可能在2018年才能在国内上市。

  再看雷克萨斯,其对国产化一直有着不同的说辞。雷克萨斯最初表示,进口销量基础规模达到3万辆便实现国产,但此后随着销量不断增长,在实现5万辆后,雷克萨斯又称,进口销量基础规模要达到10万辆才会考虑国产。根据去年7.6万辆的全年销量,雷克萨斯仍然无法实现国产。目前,记者通过雷克萨斯经销商处了解到,在售的9款车型中,走量的车型仅为ES、RX以及CT三款较低端车型。随着各豪华品牌竞相实现国产,下探新车售价,雷克萨斯的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其豪华品牌的定位也逐渐被边缘化。

  另一方面,英菲尼迪76%的销量增长率的背后,是全年销量仅有3万辆,其面向中国市场的后续高销量车型不足。去年国产化的Q50L才刚刚上市,而其面对的是其他豪华品牌市场份额最为稳固的一个细分市场;接下来推出的国产SUV QX50也面临细分市场的激烈竞争;即将进口引入的Q70L将要面对的是宝马、奔驰固守的市场。记者在走访英菲尼迪经销商后了解到,由于Q50L以及QX50已实现国产,售价降低对其销量有明显推动作用,但记者同时发现,店内本就为数不多的消费者在进店后看车焦点多集中在这两款车型,而对其他价格较高的进口车型少有问津。

  “现在整个汽车市场是一个下滑的趋势,第二梯队也好、第一梯队也好,增长都是应该放缓的。第二梯队中,英菲尼迪在短期内,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大的市场环境中,很难改变目前相对落后的局面。而沃尔沃在未来市场增长上更应该有信心,它有这样的潜力。特别是随着沃尔沃的国产,可以逐渐把中国作为出口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市场的基地。第二梯队中还有一个捷豹路虎,目前在销量上也有所下降,这反而会给梯队中的其他品牌制造机会。而雷克萨斯由于没有国产化,所以压力是最大的,但雷克萨斯的品牌影响力相对其他品牌又相对强一些,以美国为例,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雷克萨斯都是在美国豪华车市场销量排第一。第一阵营之所以影响力高,也源于ABB在中国国产时间是最长的。所以第二梯队通过国产化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汽车行业分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汽车催生新需求 2030年全球汽车涂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4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催生新需求 2030年全球汽车涂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4亿美元

汽车涂料下游应用结构单一,集中在汽车市场,涉及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市场,因此其需求和市场规模主要受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于2018年前经历高速增长时期,自2018年起逐年下滑,受此影响汽车涂料市场规模也相应回落,2020年市场达到历史低点。2021年后全球汽车市场逐步复苏,汽车涂料市场规模也随之修复。

2025年08月18日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更快、科技感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推广、普及对车灯产品的升级、高附加值车灯产品的渗透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高附加值车灯产品需求增多,我国汽车车灯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皮卡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是汽车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皮卡销量稳定,2021-2024年保持在51-55万辆之间。2024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再次强调“推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重要性,各城市纷纷响应,带动我国皮卡市场显著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皮卡销量达30.7万辆,同比增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汽车是汽车检测的唯一应用领域,因此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主要是受汽车市场发展影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

2025年08月07日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目前国产厂商已取得不错成果,其中弗迪依托比亚迪集团车型矩阵优势,已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柳州双英、广州华智等区域厂商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车型配套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数据,2022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中华域系占比达28%;销量前50名车型的座椅配套数据显示,2024年本土厂商份额提升至38.9%。

2025年08月06日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要求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将作为传统传感器的重要补充,支撑自动驾驶的信息获取。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高速扩张,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6.32亿美元,CAGR达38.0%。

2025年08月04日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7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