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时租赁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作为新生的一类出行服务模式,分时租赁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以及用户的价值认同与规范使用,即形成“政府愿支持——企业可盈利——用户乐接受——社会有效益”的良性循环。目前国内分时租赁业务在政府、企业、用户等层面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图:分时租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1政府的政策导向2017年8月8日,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发展分时租赁的作用,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发展、交通出行结构、汽车保有量、停车资源等实际,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考虑分时租赁非集约化出行的特点,合理确定分时租赁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研究建立与公众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资源、停车资源等相适应的车辆投放机制,使其与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出行方式协调发展,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城市交通出行体系。
《意见》还要求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城市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大型居民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鼓励探索通过优惠城市路内停车费等措施,推动租赁车辆在依法划设的城市路内停车泊位停放,在不增加城市道路拥堵、不影响其他社会车辆停放的情况下,提高路内停车泊位的使用效率和租赁车辆使用便利度。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并按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关政策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方面给予扶持。
尽管国家部委层面给出了明确的促进意见,但在地方政府层面,分时租赁仍然面临“增加交通拥堵”、“扰乱出租车运行”等政策忧虑。分时租赁站点建设、运营车辆额度投放等成为制约分时租赁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素。如深圳市2015年从待配置电动小汽车增量指标中划出2 000个专项指标用于分时租赁的运营,至目前为止并未增加新的分时租赁车辆额度。
基础要素瓶颈制约了分时租赁的规模效应发挥。根据相关调研,目前深圳市处于运营状态的分时租赁车辆规模仅1 100 辆,服务网点共计约130个,车辆日均使用次数仅有0.2~0.6次。
1、2 企业财务营收能力
实现财务盈利是分时租赁得以持续运营的基本条件。汽车分时租赁运营模式中的主要成本包括车辆购置、售后维护等,也包括首次购买和保险等高成本项目。如果无法与价值链上其他企业合作,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商在初始投资和运营等环节将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对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罗兰贝格的财务模型计算,运营商20%的单车日均利用率(单车在24小时内的运营时长百分比)是中国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盈亏的分界线,远高于大多数运营商的车辆利用率。在2016年,行业平均水平仅约为12%。
1、3 用户认同与规范使用
如果仅仅关注政策规定和政府期待,分时租赁运营商可能会忽视客户的价值主张,无法构建适当的用户场景,从而导致车辆的低利用率。理想的汽车分时租赁用户使用场景应当是基于特定的使用需要,并在日常运营中易于实现,比如在该场景下其他出行服务或交通解决方案(如滴滴等)相对有限。
面临用户的不当行为,如违章停车、损坏车辆、丢失钥匙、交通违章、预订错误、违法租用、拒绝支付等,运营商不得不强化线下团队与相关技术,这也推高了运营商的额外成本支出,包括更高的材料成本:丢失钥匙、加油卡/充电卡、车辆牌照等损失不在保险公司的赔付范围之内,企业需要自己承担;更高的线下运营成本:企业还需要承担额外的洗车、挪动停放不当的汽车、追踪被盗汽车等其他相关费用;更高的后台成本:处理、追缴违章罚款等特殊情况的费用等。
《意见》也明确要求分时租赁经营者应具备线上服务能力,要通过技术手段落实承租人身份查验要求,应通过大数据分析,强化车辆智能组织调配,动态优化车辆布局,实现不同时间、不同区域间的车辆供需平衡。推广应用“电子围栏”技术,引导用户有序停车,加强停车管理。分时租赁经营者应具备线下运营服务能力,要通过运营人员日常巡检、车辆自检等方式,确保车辆安全状况良好,要建立完善车辆调度、维修、救援、回收机制和流程。分时租赁经营者应采用安全、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用户押金和资金安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2、 分时租赁发展前景分析
尽管分时租赁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总体上世界各国不同研究咨询机构都普遍看好分时租赁的发展前景。罗兰贝格认为受到中国政府治理空气污染、鼓励共享经济等政策驱动,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发展仍无法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完全匹配的现实条件,再加上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与驾照持证人数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些都会持续推动分时租赁的快速发展。罗兰贝格预测至2025年,中国分时租赁汽车数量预计将保持约45%的年复合增长率,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将达到60万辆。
分时租赁的发展还将受到汽车“四化”趋势的强力推动。
2017年5月Rethink X发布《重新思考交通2020—2030:交通变革与内燃机汽车和石油工业的崩塌》[9]。该报告认为在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s)审批通过后的1 0 年内, 出行者95%的客运车公里将由TaaS(Transportation-as-a-service)完成。到2030年,个人拥有的内燃机汽车仍将占美国小汽车保有量的40%,但仅承担5%的客运车公里数。作为TaaS服务链中小汽车的主要组织和服务模式,分时租赁前景广阔。
当汽车实现自动驾驶之后,目前的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以及分时租赁将会殊途同归,发展成为一类共同的汽车服务模式,即共享小汽车。共享小汽车的运营模式也可能与当前的分时租赁存在差异,它无需固定的运营站点,车辆大部分时间处于运营状态,利用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
3、 总 结
分时租赁是共享经济环境下“互联网+便捷交通”的具体实施,这种用户自我服务、随时用车、车辆共享的商业模式近几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成为互联网引领交通出行方式变革的重要体现,并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国内外实践证明,分时租赁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结合中国城市与交通发展环境,并考虑未来的小汽车交通组织模式变革前景,应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分时租赁稳步、有序发展,构建“政府愿支持——企业可盈利——用户乐接受——社会有效益”的良性发展轨道。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