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分析

      报告网摘要:雨过天晴,19日的德国博格斯贝试车场的空气格外清新,即使不时有车辆飞驰而过,也让人感受不到这对空气会带来一丝一毫的污染。

      雨过天晴,19日的德国博格斯贝试车场的空气格外清新,即使不时有车辆飞驰而过,也让人感受不到这对空气会带来一丝一毫的污染。令世界各地媒体记者竞相试乘体验的是搭载了博世自动驾驶技术的特斯拉ModelS电动汽车和宝马325dTouring旅行车这两款车。继宝马325dTouring之后,特斯拉ModelS电动汽车也被选中加入博世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测试,被博世工程师在其内部安装了50个全新的零部件组成的新系统。博世公司董事DirkHoheisel表示,这是因为特斯拉公司结合了汽车行业的电动与自动化两大趋势。

      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现场试乘时,博世工程师将该车开入博格斯贝测试跑道行驶了一段距离之后,便将他的手和脚分别从方向盘以及油门踏板上移开,让自动驾驶系统开着这辆测试车在蜿蜒的道路上前进,基本上整套系统运作得相当平稳,在变速箱换挡时也相当流畅无缝。安装在车身上的立体摄像机,可以识别车道、路标以及畅通路段。车辆周围360度的路况信息可以在汽车中控台前巨大的显示屏上呈现,并提醒驾驶者在自动驾驶与手动驾驶之间切换的时机。

      在通往未来出行的道路上,博世正在寻求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等三大发展途径,并于今年将其汽车技术事业部更名为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部,焦点超越汽车技术,投向整个智能交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新近收购博世汽车转向系统事业部,电动助力转向技术现已成为博世产品组合中的一种。“博世拥有自动驾驶所需的所有技术,不仅是动力总成、制动和转向,还包括传感器、导航和互联解决方案。”Hoheisel称,自动驾驶上大多关键技术难题都会在2020年前得到解决。博世公司预测,最早到2025年,约15%的新车都将电气化,大约至2020年,汽车能够自动驶入匝道上高速并驶出匝道下高速,这两种趋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互联解决方案,例如,电动汽车的驾驶员可以方便地定位、预订充电柱以及支付电费。

      去年,博世用于驾驶辅助系统的环境传感器总销量首次突破5000万套。2015年,博世雷达传感器和视频传感器的销量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今年第一季度的实际销售额增长7%,除去汇率的影响,名义上增长达到13%。

      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车零部件与系统供应商,博世在德国博格斯贝第62届国际汽车媒体交流会上展示的多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以及保时捷等多家总部同在德国的整车制造商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大众安装了博世自动适应巡航控制与车道偏离警告等自动化技术,宝马搭载了博世错路警告系统以及奥迪安装了博世虚拟驾驶舱技术等互联化技术。此外,多款奔驰及宝马汽车安装了博世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技术。博世内部人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部分技术已开始投入量产车中,但更多是这些车企未来几年将导入的技术。

      不过,本报记者发现,参与本次博世技术盛宴的测试车中,除了美国的特斯拉、JEEP以及日本本田等几辆非德系测试车之外,基本以德系车为主。事实上,在德系车企之外,不少企业也早已朝着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加速前进。美国谷歌公司近日表示,从今年夏季开始,该公司设计的全球首款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样车将驶上公司总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市的街头,接受城市道路环境下的测试。而日系车在新能源车领域,被业内认为走在全球最前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近日刚考察日本新能源汽车归来,丰田的混合动力系统成本比第一代产品下降四分之三,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仅为第一代样品的二十分之一,日产预计2020年可将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成本做到与传统汽车相当,以及丰田、日产、本田等三大公司都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智能家庭与社区的试验研究等,这些都令他感触颇多。

      正因为各种技术争奇斗艳,这无疑将让汽车产业变革加速,未来的汽车世界将更加精彩。按博世公司的计划,其不仅关注车辆中的科技,还将目光转移到多种交通模式并行的概念上,把自行车、火车等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为改善人们的交通提供多样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0)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受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露天采矿比例提升以及矿山设备更新换代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贡献全球矿用卡车行业主要增量。

2025年10月22日
工程轮胎行业迎重要窗口期 国内存结构性升级空间 赛轮等本土企业竞争力强劲

工程轮胎行业迎重要窗口期 国内存结构性升级空间 赛轮等本土企业竞争力强劲

矿业、建筑业是工程轮胎的重点使用领域,占据36.4%的市场份额。全球工程轮胎市场在矿业复苏与基建投资热潮中加速回暖。2022年全球工程轮胎市场规模已恢复至104 亿美元,同比上升7.22%。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提升以及各国低碳规划的驱动,将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绿色能源基础体系建设需求的持续释放,工程轮

2025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