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市场逐步回暖拉动汽车转向系统出货 EPS和SBW环保转向系统装配率将不断提高

       汽车转向系统的目的是依据驾驶员意愿控制汽车的驾驶方向,保证驾驶安全。根据转向能源的不同,汽车转向系统可分为机械转向系统、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转向系统、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及线控转向系统。

汽车转向系统分类

能源来源

类别

组成结构

主要特点

优点/缺点

人力

机械转向系统

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

纯人力驱动,通过将人力放大、变向等操纵轮胎转动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但操作费力、稳定性、精确性无法保证

人力及其他辅助动力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液压泵、油管、压力流量控制阀体、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

结合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为转向能源,放大驾驶员传递的力

安全性高、成本低廉、转向动力充足,但能耗高,维护成本高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储油罐、助力转向控制单元、电动泵、转向机、助力转向传感器

转向油泵由电动机驱动,并加装电控系统

能耗低、反应灵敏,但稳定性不如机械液压,且维护成本高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动机、减速机构、电子控制单元

通过电子控制电机产生辅助动力,实现转向

结构精简、重量小、占用空间少,但辅助力度有限、成本较高

线控转向系统

转向盘模块、前轮转向模块、主控制器、自动防故障系统

取消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

占用空间少、提高安全性,但需高功率力反馈电机和转向电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汽车转向系统技术主要包括EPS和SBW。SBW和EPS均通过ECU对电机发出控制信号进而实现汽车转向。SBW是在EP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利用线控代替机械连接方向盘和执行机构。

汽车转向系统技术分类及工作原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汽车产量决定汽车转向系统的出货量。2017年以来,我国汽车的产销量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但2020年下滑趋势有所减缓。受疫情影响,2020年1月至2月销量处于低迷状态,2月中国汽车销量仅为31万辆。但汽车销量在后半年中国疫情受控后出现高增长,这是因为受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所导致。2021年1-2我国乘用车保持迅猛增长,2月同比增长4.1倍。

2016-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6-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汽车市场逐步回暖拉动汽车转向系统出货。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汽车转向系统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370.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73.5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78.9亿元。

2018-2025年我国汽车转向系统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竞争情况来看,我国EPS转向系统超75%的市场份额掌握在国际企业手中,本土企业产品与国际企业相比仍有差距。

       截至2018年,欧洲、北美EPS转向系统渗透率分别达83%、80%,而我国EPS转向系统渗透率仅为66%,低于大多发达国家。随着汽车向电动化及智能网联化发展,成熟的EPS将成为车辆标配。

2018年全球部分地区EPS渗透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动汽车是由电池、电机和电控驱动,移除发动机配置,所以未来5年,依靠发动机驱动的HPS系统将被EPS替代。但随着自动驾驶水平进一步提高,SBW的发展将逐步取代EPS。截至2021年5月,已有多家EPS供应商准备量产或正在研发SBW。

       此外,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及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表支持态度,同时提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在此情况下,更环保的EPS和SBW转向系统装配率将提高。

我国汽车转向系统相关政策

日期

政策名称

制定部门

主要内容

2021.05

《关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

员会

修订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继续放宽准入限制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推进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生产准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

2021.02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2020.12

《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

2025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出台一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

落地。

2020.1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的通知》

国务院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车用操作系统技术取得重天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高;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2019.06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商务部

加快发展使用便利的新能源汽车。聚焦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痛点,借鉴公共服务领域换电模式和应用经验,鼓励企业研制充换电结合、电池配置灵活、续驶里程长短兼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推进高功率快充、无线充电、移动充换电等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提高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便利性。稳步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加强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等领域骨干企业深度合作,组织实施智能汽车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开展车载传感器、芯片、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等研发与产业化。坚持自主式和网联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汽车品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