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召回制度”倒逼 汽车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严冯敏说,成批次、跨品牌、全球性以及新技术带来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逐渐成为质量主管部门经常面对的课题。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已逐渐形成了“履行法律义务、主动实施召回”的良好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各个汽车生产企业为消除车辆缺陷投入召回活动的直接经济成本超过210亿元,为广大消费者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有形之手”推动企业履行义务,“行政约谈和启动缺陷调查是有力推动召回工作的重要措施。”严冯敏表示,通过启动缺陷调查促使汽车企业采取召回措施的比例近年来逐步上升,从2014年开始突破60%,达65%后,2015年为64%,2016年上升到75%以上。

  最初“态度高冷”,接着“被约谈”,然后“开展召回”。近年来,一些热点召回事件企业态度180度大转变的背后,往往就源自质检总局行政约谈和启动缺陷调查这双“有形之手”的幕后推动。

  “大部分缺陷并不是标准符合性问题。”据严冯敏介绍,很多产品的缺陷是在标准没有覆盖的领域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引发的。

  面对非标准符合问题,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所开展的缺陷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积极收集产品缺陷线索,开展信息分析、故障勘察、试验验证、专家论证、缺陷研判等技术工作,有效监督并促使一批生产企业依法主动实施召回。

  严冯敏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仅2016年,缺陷汽车召回工作就为我国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10亿元。

  汽车召回体系逐步完善,缺陷产品召回是一项国际通行的产品安全监管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消费品安全的重要工作。质检总局根据《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2004年10月起推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制度建设方面,逐步建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多层次、多领域立法体系。

  在监督管理方面,基本形成“质检总局统一领导、各地方局分级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质检部门还与工信、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初步建立起汽车产品相关信息的共享机制。

  在技术支撑方面,以专家队伍和检测机构为主的技术支撑力量不断壮大,质检总局成立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承担全国汽车等缺陷产品召回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

  “召回制度在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质量提升的助推器。”严冯敏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车企和消费者已不再将召回看做是负面质量的“洪水猛兽”,而是将其视为企业避免重大损失的自救行为,有助于维护品牌形象,提高竞争力。

  召回制度对车企提升质量的倒逼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企业通过实施缺陷产品召回,不但消除了大量产品安全隐患,避免了缺陷产品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而且倒逼企业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保障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严冯敏介绍,为履行好缺陷产品召回法定义务,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主动成立了专门的综合管理机构,组织研发、生产、质管、售后服务等多个部门,收集用户投诉信息,努力发现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研究技术改进措施,从设计、生产、售后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

  严冯敏表示,新的一年中,将继续致力于构建缺陷产品召回新格局,用好缺陷产品召回手段,充分发挥召回制度在维护消费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设方面,质检总局将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会同环保部建立机动车环境保护缺陷召回管理制度,把存在排放缺陷的机动车纳入召回管理范围。

  在召回基础建设方面,将加强召回技术机构能力建设,推动省级质监部门提升召回监管能力,加大工作指导和督查力度,推动省级质监部门明确召回职能,明确工作机构,明确专门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召回监管职责。

  在召回监管力度方面,将加大对生产企业的行政约谈和缺陷调查力度,督促企业履行召回义务,依法查处隐瞒缺陷、不履行召回义务违法行为。加大召回活动实施情况监督力度,督促生产者把召回活动落实到位。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轮胎模具行业处于轮胎产业链的上游,终端需求来自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飞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轮胎模具行业带来新增量。2024年我国轮胎模具行业发展良好,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从竞争来看,全球轮胎模具市场呈现以豪迈科技为领头羊的单寡头格局。2023年豪迈科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近年来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和渗透率不断上升,但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仍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蓝海”。当前,我国电动重卡市场由传统重卡及工程机械企业主导,同时涵盖跨界与新势力等多类竞争者。2021年以来,其头部企业格局历经多轮洗牌,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不过近3年来其集中度正逐渐提升,CR4由20

2025年04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