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共享汽车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政府支持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行业现状调研及十三五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预约、找车,剩下的就是出发”、“不用养车、扫码用车”、“随借随停”……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一种补充,如今又有了“新能源”、“共享经济”等概念为其加持,在中国市场蛰伏一段时间后,共享汽车(Car-sharing)终于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萌芽、发展。但专家认为,国内汽车共享项目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进程较慢,行业渗透率较低,多数项目止步于“短时租赁”形式,尚未达到替代私家车的“共享”目的。

  共享汽车悄然生长

  “共享汽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16年以前业内称之为‘分时租赁’模式。”南京共享汽车项目平台运营方普斯迪尔科技公司的总经理李鑫说,分时租赁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有点类似于租车行业里的短时间包车业务,过去叫“分时租赁”,不过这一概念不容易被理解,而现在“共享汽车”的说法其实更准确,也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中银证券的研报显示,分时租赁于2010年首次登陆中国,2013年初创公司数量显著增长,截至2014年末,全国用于分时租赁的汽车超过8000辆。到了2016年,分时租赁业务开始全面提速,这与新能源汽车产量骤增以及“共享”概念的兴起密切相关。

  放眼国内市场,共享汽车市场目前的主流还是以新能源电动车为主,使用汽油车的只有北京的途歌项目和重庆的Car2go项目。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

  记者了解到,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众多产业资本积极转型布局共享汽车领域。2016年全国只有二三十家共享汽车平台,而今已达到上百家。而从资本市场看,2016年年底以来,对于共享汽车概念股,A股市场已经炒作了两轮,海马汽车、力帆股份、庞大集团等公司股价应声而起,新能源共享汽车概念频受热捧。

  此外,在国内许多城市的大街上出现各种共享汽车的样本,涌现出一大批汽车共享领域的创业公司:在上海,上汽集团与EVCARD合资成立的“环球车享”已投放运营6500辆;在广州,已有“有车”、EVCARD、驾呗等共享汽车运营商;在深圳,比亚迪、中兴、车普智能、联程共享四家企业的1000多辆分时租赁汽车每天活跃在街头;在重庆,戴姆勒集团旗下的“即行Car2go”已陆续在重庆主城区投放600多辆奔驰smart汽车……

  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去年9月公布的数据,中国有3.5亿人持有汽车驾照,而私家车保有量为1.4亿辆。据此计算,高达2亿的驾照持有者有自驾需求却没有车。渤海证券预测,这一市场整体规模会在150亿元至200亿元左右,市场空间巨大。

  共享汽车能否在今年迎来“爆点”?业界人士认为,共享汽车尚处于市场培育期,商业模式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还存在不少争议与“槽点”。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共享汽车“欲迎春之萌芽,须经冬之肃杀”。目前,国内汽车共享项目仍处于初期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进程较慢,行业渗透率较低,多数项目止步于“短时租赁”形式,尚未达到替代私家车的“共享”目的。

  不少初“尝鲜”的市民表示,共享单车至今仍未解决违规停放、过度占用公共空间、信用体系欠缺等问题,而在共享汽车领域,这些问题同样存在。“曾经有客户把汽车扔在马路中间,甚至快速路上。”李鑫说。

  此外,共享汽车还暴露出车辆覆盖率低、停车网点太少、交通事故处理权责不明等痛点。李鑫认为,对共享汽车运营商来说,除资质外,成本也是制约共享汽车发展的一大问题,一辆汽车的成本显然要比自行车高出许多,这也是共享汽车为什么没能像共享单车那样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原因。

  不少创业者用“站在风口,头悬利刃”来形容产业发展中的各种“不易”。“国内市场空间巨大,但目前大部分参与其中的企业规模较小并且尚未盈利,处于试验和起步阶段。”业界人士认为,国内从事共享汽车行业的大公司不多,小公司不少,从上游到下游都不成熟。预计需要经过3年至5年的整合才会进入稳定期。“目前来看,全球仅有法国的Autolib(全球首个电动车分时租赁项目)已经开始盈利,其他绝大部分共享汽车项目仍处于烧钱布局阶段”。

  一位共享出行领域的投资人说,很多企业暂时没有让资本方进入,主要靠自有资金运作,“就我们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企业能盈利”。

  “准公共产品”尚需政府支持

  “共享汽车,特别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共享汽车项目,牵扯到很多政府部门及资源。”多位从事共享汽车运营的企业负责人说,他们从创业到现在,除了因日常业务需要经常接触工商局和税务局之外,还要和交通局、规划局、城管局、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等10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

  “离开政府,寸步难行。”他们表示,牌照、路权、停车等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良好的政府关系与资源的掌控非常重要。然而,共享汽车属于新生事物,之前也没有明确由哪一个部门分管,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时,容易发生部门间“扯皮”的情况,希望政府能对共享汽车行业进行规范和支持,尤其在“车”、“桩”、“位”层面。

  “车”,指新能源汽车。据记者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占整车造价的30%至50%。不少企业表示,如果政府完全不参与或是不支持,他们不敢盲目投资。过去,部分企业曾存在“骗补”行为,但2016年监管层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完成了“骗补清查”,并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监督架构进行了顶层设计,净化了行业环境。虽然今年首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降,但业内普遍认为,国家政策的确定性必将引领产业重回“快车道”。

  “桩”,则是指充电桩。有专家指出,作为基础设施,充电桩的落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方面,需要政府在规划建设、电力配输等方面给予积极协调;另一方面,需尽快统一充电桩建设标准,打破充电设施建设的行政约束。

  而“位”就是停车位。“作为商业企业,车辆我们买了,平台我们搭了,充电设施我们建了,现在需要足够的停车位资源。”不少创业者说。但现实情况是,用户租车的费用还没有停车费高。“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开放城市的停车位资源,像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一些做法,由政府拿出一部分资源,然后交给企业通过培育商业模式进行运作”。

  国内不少创业企业特意去考察过Autolib公司的共享汽车模式,这也是目前全球共享汽车项目最为成熟的模式之一。据悉,该项目2011年12月发源于法国巴黎,采用“公共服务委托合同”模式进行运营,巴黎政府对其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企业在成立汽车共享组织之初,政府提供资金贷款和土地出让政策以及停车优惠政策,保障了汽车共享项目的开展。

  中信证券研究部曾对Autolib项目做过分析,认为Autolib项目有三个方面可以借鉴:一是公私合作运营;二是完善租赁网点布局;三是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公车改革成为国内共享汽车项目“切入”市场的契机,不少企业把租赁点设在政府机关集中的区域。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部委机关已在试点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杭州及重庆为代表的城市开始逐步推行共享汽车项目,一些城市也正在探索将“分时租赁”新能源车进一步向区县推广。

  按照公车改革的相关要求,政府机关在租赁社会车辆时只能临时租赁不能长期租赁,而“分时租赁”车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可以推动分时租赁业务快速发展,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实现绿色出行;另一方面,也为市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给共享汽车后期进入企事业单位等需求空间巨大的大众消费市场创造了机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受多重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20-2024年实现198.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从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市场,2025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2022年我国中卡销量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起强劲回升,2024年同比增长19.14%至12.76万辆;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又出现下滑。从出口来看,我国中卡出口总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2024年出口量实现24.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其出口需求依旧旺盛,1-5月出口量较2024年同期大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从全球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曾经市场一度是美/日企业的竞争史,不过当下中国企业正后来居上成为行业新势力。纵观2018-2023年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07月17日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电机铁芯是维持电机生命和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达3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驱动电机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汽车电机铁芯需求增长。随着多电机成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电机铁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环卫车行业快速发展,销量从2020年的3629辆跃升至2024年的9709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9%。进入2025年后,这一增长势头更加强劲,1-5月累计销量已达4697辆,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70%。与此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3.18%快速提升至2025年1

2025年07月15日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在技术升级与市场普及的双轮驱动下,高阶智驾渗透率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需求随之快速增多。根据预测,2022-2030年,L2+(城区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25%,L2+(高速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55%。

2025年07月10日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讯模块等设备,实现协助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集大成者,是下一个万亿级大赛道。当下,智驾技术正逐渐成为中国日常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超五成,乘用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