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运营现状

导读: 2016-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运营现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高于上年同期11.2和9.0个百分点。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电商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13.7%,高于上年同期11.29.0个百分点。

       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6.3万辆和305.7万辆,单月销量首次突破300万辆,产销比上月分别增长1.7%4.0%,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0%9.5%

       2014-2016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变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2.1辆和2437.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5%14.9%,增速高于汽车总体1.01.2个百分点,其快速增长对于汽车产销增长贡献度分别达到92.3%94.1%。其中,轿车销售1215.0万辆,同比增长3.4%SUV销售904.7万辆,同比增长44.6%MPV销售249.7万辆,同比增长18.4%;交叉型乘用车销售68.4万辆,同比下降37.8%

       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4.4万辆和267.2万辆,产销量比上月分别增长0.2%3.2%;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增长13.6%9.1%,产销同比均呈较快增长。其中,轿车销售125.5万辆,同比下降2.3%SUV销售108.2万辆,同比增长35.6%MPV销售27.2万辆,同比下降0.5%;交叉型乘用车销售6.4万辆,同比下降32.6%

       2014-2016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及同比变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69.8万辆和36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8.0%5.8%,增幅进一步提高。分车型看,客车产销54.7万辆和54.3万辆,同比下降7.4%8.7%;货车产销315.1万辆和310.8万辆,同比增长11.2%8.8%

       12月商用车生产41.9万辆,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25.1%;销售38.5万辆,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12.1%

       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53.0%。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9%6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9.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7%17.1%

       1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8.9万辆,销售1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8%23.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9.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1.2万辆。

       四、汽车行业下游市场发展现状

       12月,乘用车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月度销量超过11月,再创历史新高。2016年,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2400万辆,增幅比上年明显提升。

       销售情况简述:12月,乘用车共销售267.23万辆,环比增长3.17%,同比增长9.09%。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呈不同程度增长,交叉型乘用车和多功能乘用车(MPV)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呈较快增长,其他品种有所下降。12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25.46万辆,环比下降2.25%,同比下降2.2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108.21万辆,环比增长6.24%,同比增长35.61%;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27.17万辆,环比增长15.28%,同比下降0.51%;交叉型乘用车销售6.38万辆,环比增长21.96%,同比下降32.60%

       2016年,乘用车共销售2437.69万辆,同比增长14.93%,增幅高于上年7.63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214.99万辆,同比增长3.44%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904.70万辆,同比增长44.59%;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249.65万辆,同比增长18.38%;交叉型乘用车销售68.35万辆,同比下降37.81%

       分国别销售情况简述: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25.09万辆,环比增长10.75%,同比增长20.7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6.81%,占有率比上月提升3.20个百分点。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9.01万辆、37.86万辆、32.66万辆、22.28万辆和8.67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4.60%14.17%12.22%8.34%3.24%。与上月相比,德系和日系乘用车销量有所下降,其他外国品牌均呈增长,法系乘用车增速更为显著。

       2016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千万辆,共销售1052.86万辆,同比增长20.5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51.03万辆、379.15万辆、296.46万辆、179.20万辆和64.40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50%15.55%12.16%7.35%2.64%。与上年同期相比,法系乘用车销量下降较快,其他外国品牌呈不同程度增长。

       乘用车分车型生产企业销售情况: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福特、吉利控股、东风悦达起亚、神龙汽车和一汽丰田。与上月相比,一汽大众销量呈明显下降,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和一汽丰田降幅略低,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神龙汽车和北京现代增速居前。12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89.8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1.58%

       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依次为:长城汽车、上汽通用、长安汽车、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吉利控股、奇瑞汽车、广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大众。与上月相比,长安汽车、东风日产和广汽乘用车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企业呈一定增长,长城汽车和北京现代增速更明显。12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51.15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47.27%

       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汽车、北汽银翔、长安汽车、北汽股份、上汽通用、金杯汽车、上汽大众、东风本田和江淮股份。与上月相比,长安汽车、金杯汽车和东风本田销量略降,其他企业增长不一,其中上汽大众和北汽银翔增速更为显著。12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4.47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90.04%

       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交叉型乘用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汽车、北汽股份、金杯汽车、长安汽车、一汽集团、北汽有限、江西昌河、福建新龙马和北汽银翔。与上月相比,北汽有限、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销量呈一定下降,其他企业各有增长,其中福建新龙马和江西昌河增速最为显著。12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36万辆,占交叉型乘用车销售总量的99.69%

       2016年乘用车品牌销量前十位排名(万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SK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