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加强AM零部件质量管理的方法建议

        导读:目前,我国AM零部件市场中,产品质量的要素作用体现得还很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国汽车社会刚刚开始形成,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正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减震器市场运营格局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中国风电齿轮箱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商机分析报告(2013-2017)

        1. 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建立权威质量评价体系
        AM 零部件产品量大面广,除了少数涉及安全环保等强制性认证产品以外,多数是装饰装潢、汽车附件等非强制性认证部件。对如此庞大的AM零部件产品和市场进行监管,不仅需要巨大的行政资源、相应的法律和技术依据,还需要承担监管带来的行政责任风险。因此,政府难以完全承担AM 零部件产品的质量监管。对AM零部件质量的管理,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就是供需机制和竞争机制。

        市场对AM零部件的需求主要受产品质量、产品价格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市场供给主要受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源的影响。其中,价格是影响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是决定AM零部件价格的决定因素 (据相关研究成果,当消费者对感知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价格敏感度会大幅提高)。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是影响AM零部件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竞争的重要因素。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AM零部件产品质量完全可以通过市场作用来保障。

        目前,我国AM零部件市场中,产品质量的要素作用体现得还很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我国汽车社会刚刚开始形成,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正逐步走向成熟;二是我国缺失具有公信力的AM零部件质量评价体系,消费者难以对产品形成感知质量;三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消费者对五花八门的产品质量承诺和相关评价不认同,难以形成固定的感知质量。自愿性产品认证是产品生产者自愿实施的产品满足使用性能的一种评定,它由产品型式检验认可、质量体系检查评定、对获证后产品监督检验、对获证企业质量保证条件监督检查等四个环节构成,可以有效地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公布于众。

        因此,通过发挥认证机构、检测机构、消费者协会和生产商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AM零部件产品的自愿性认证,打造权威的AM零部件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消费者认可的AM零部件产品感知质量,是保障AM零部件产品质量的关键。由于自愿性认证是非强制性的,政府必须引导、鼓励认证机构推出相关的自愿性认证,树立自愿性认证品牌,吸引更多产品实施自愿性认证。要注重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如消费者协会号召消费者购买认证产品、制造商协会号召企业对自身产品实施认证等。要注重发挥市场要素的配置作用,推动全认证汽配市场的设立,引导保险公司只对认证部件进行维修理赔。要注重调动市场各方积极性,引导制造商、中间商 (经销商和汽配市场)、购买方 (修理店和最终消费者) 三者在提高产品质量、营造诚信体系上达成共识,形成自律机制。

        2.解决技术标准空白和不适用问题在AM零部件的自愿性认证中,产品型式检验、获证后产品监督检验都需要有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为支撑。目前,我国AM零部件产品技术标准还难以满足要求:一是大量标准缺失,现有汽车零部件强制性标准有五十多个,推荐性标准近两百个,主要涉及安全环保部件,大多数AM零部件缺乏国家或行业标准;二是标准技术条款不适用,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主要是从生产者角度对制造工艺、技术要求进行规定,而不是从消费者角度对使用感受进行规定;三是判定不适用,现行标准主要是根据标准中入门级的限值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而未体现对产品质量水平的分级评价。解决技术标准空白和不适用的问题,需要依靠技术中介组织,推出适用于AM零部件产品自愿性认证的技术标准。从形式上,AM零部件标准可以是认证机构实施规则、行业协会标准、某个技术机构标准或者企业联盟标准,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公信力和影响力———制定过程要具有广泛参与性,推动其成为技术机构和企业的联盟标准;简便性和适用性
———适应现有检测,而技术条件应尽量对多数产品共性要求进行规定;评价而不判定
———限值只对产品质量进行分级评价,而不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注重消费者体验
———产品质量评价结果必须与消费者体验相关,必要时可以加入主观评价。技术条款和评价限值主要由关键几何尺寸、影响关键机械性能材料、消费者体验相关技术要求,具体见下表。

AM零部件检验技术标准要素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共享电单车是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对用户和社会具有双重价值,市场投放量已经超过百万辆。不过,由于共享电单车属于重资产模式,导致企业盈利困难,如青桔单车2023年单车业务所在版块的净利润亏损仍超过50亿元。因此,近几年,我国共享电单车价格持续上涨,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盈利点。而随着产业持续降本、规模

2025年06月28日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控系统包含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视觉算法的高技术要求,决定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市场高且苛刻的准入门槛,我国DMS市场为极高寡占型,其中本土厂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DMS相比,OMS更多服务于用户体验升级,商用价值体现在个性化服务和增值功能,因此OMS 依赖车企对座舱“第三空间”的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2023-2024年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和销量快速回落,但在2025年1-5月初现复苏迹象,产量和销量均出现回升。目前市场高度集中,形成雅迪领衔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海外新兴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多家电动摩托车企业扬帆出海,通过采用海外建厂、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积极开拓国

2025年06月19日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在顺价改革继续推进与气源成本下行、液化石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以及政策暖风频吹的趋势下,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8.82亿元。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2023年我国LNG重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达到15.2万辆,同比暴涨310.81%;进入2024年,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7.8万辆,同比增长17.11%。同时在2024年其渗透率激增至29.6%,较2023年提升12.9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我国LNG重卡市场将保持良好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近年来,在消费需求升级、政策与技术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迎来爆发。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达到17万辆,同比增长309%,市场渗透率为47%,同比增长29%,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5年06月13日
物联网、5G等技术发展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前景广 产品正走向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

物联网、5G等技术发展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前景广 产品正走向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天线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

2025年06月11日
氢能汽车推广带动我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 35Mpa III型为主流 IV型瓶产能扩张下竞争将加剧

氢能汽车推广带动我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 35Mpa III型为主流 IV型瓶产能扩张下竞争将加剧

随着氢能汽车不断发展,储氢瓶作为关键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储氢瓶分为五类,Ⅲ型和Ⅳ型为车载式储氢瓶。国外企业在IV型瓶应用上较成熟,而国内企业在35MPaIII型瓶方面已实现规模化应用,IV型瓶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需求有待释放。未来随着 70MPa 压力等级加氢站的陆续投建,70MPa储氢瓶的用量将有所增加。到 2

2025年06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