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1~9月我国乘用车轮胎市场运行情况

       内容提示;轮胎库存上升,产能过剩,市场同质化竞争压力大,轮胎价格也不可能单边直线上升,而是呈现出轮胎价格“进两步、退一步”震荡向上的格局。

       2011年1~9月,中国乘用车轮胎替换胎继续保持递增态势,但增长率低于去年同期。受乘用车市场影响,配套胎增速放缓,替换胎保持稳定增长。

       2012-2015年中国汽车乘用车行业投资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

       整体市场动态替换配套内销双升,步伐节奏放缓

       2011年1~9月,中国乘用车轮胎(含替换胎和配套胎)内销仍保持上涨趋势,替换胎增速超配套胎。2011年1~9月,中国乘用车轮胎(含替换胎和配套胎)内销达9319万条,同比增长7%。其中, 替换胎销量达4050万条, 同比上涨8%(如图1所示);配套胎销量5269万条,与去年同期的4949万条相比, 上涨近7%; 替换胎增速低于去年同期;前三季度替换胎内销额为164亿元,同比上涨13%。

       受国家政策方面的影响,前两年的汽车投资过热开始降温:财政部、税务总局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自2011年1月1日起,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北京汽车限购令的推出,带动部分城市出台限购,1月26日,北京首轮购车摇号结果产生。

       北京等部分城市停车费上涨,4月1日,北京大幅上涨了停车费。最高达15元/小时,还不允许“私自打折”,违者重罚。据悉,这是为了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现状,其它城市如广州等纷纷效仿。

       乘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迫使其销量放缓,不仅仅是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像重庆、贵阳等一些二三线城市也有饱和的迹象。

       汽车增多以及工业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城市交通的恶化,迫使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取消各种购车的优惠政策,使消费者持币待购;越来越高涨的油价,让准车主望而却步;而乘用车增速的减缓,则直接抑制配套胎的快速增长。

       由于受以上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市场增幅大大回落,由过去连续两年30%的增长,回落到今年只有4%~5%的增幅,这将直接影响轮胎市场。前几年,我国轮胎行业的高增长、高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汽车行业的高增长、高发展。据了解,因轮胎市场需求趋弱,部分轮胎企业产能仅释放了50%~80%。

       细分市场动态重点城市替换胎增长稳定,低于全国整体增长水平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9月,中国城市乘用车替换轮胎同比上涨7%,重点城市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的影响,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如图2所示。

       市场特点涨价促销交替、15”以上减增速

       2011年3季度轮胎平均价格为558元,较去年同期的524元上涨7%,如图3所示。

       自2011年以来,橡胶原材料价格仍在不断攀升,目前已突破4万元大关的原材料价格,让市场竞争压力再度提升,轮胎行业中面临着更大范围的产业淘汰。

       从2011年春节至今, 多数轮胎企业都进行了5%~8%的提价,最高提价8%~10%,涨幅为去年以来最高。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轮的涨价中,外资品牌也几乎全数参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如米其林、普利司通、固铂、韩泰、锦湖、横滨、住友等轮胎公司都宣布在中国轮胎配套和替换市场提价5%~8%。内资企业如双钱、三角、杭橡、贵轮、风神、玲珑、华南等轮胎公司再次上调内销轮胎价格5%~8%、上调外销轮胎价格6%左右。

       另外,对于未来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多数轮胎企业以订单加工为主,压缩生产线来节约成本,致使一些经销商备货不充足,而厂家断货现象也时有发生,间接造成了价格的上涨。

       今年以来,银行3次加息,推高了企业财务成本。

       据了解,虽然外资企业近期宣布集体涨价,但部分企业为了抢市场、完成销售目标,会推出一些特价产品,而这些特价产品往往是销量较大的产品。以米其林轮胎为例,自二季度开始, 其推出的特价产品比原价便宜达100~200元/条,比其提价前的价格还低。

       因此,轮胎库存上升,产能过剩,市场同质化竞争压力大,轮胎价格也不可能单边直线上升,而是呈现出轮胎价格“进两步、退一步”震荡向上的格局。

       1 5”及以上胎价格增幅低于1 5”以下胎

       2011年1~9月, 15”以上胎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1%;而15”以下胎同比上涨8.5%,明显高于15”以上胎的增长,如图4所示。

       小胎受成本的限制及利润的驱使价格增长更为明显,特别是一些国产品牌,一直以来利润远远低于外资品牌,经过原材料的大幅增长,势必造成产品加价,否则企业很可能濒临倒闭;15”及以上胎,以外资品牌为主,利润相对丰厚,经销商通过自身调节降低利润而小幅涨价仍可存活,同时一些高端品牌,如马牌、倍耐力等,对高端型号活,同时一些高端品牌,如马牌、倍耐力等,对高端型号的促销也相对拉低了产品价格。因此,15”及以上胎价格增幅低于15”以下轮胎。

       重点城市1 5”及以上胎增速放缓

       由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有利于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以及燃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原因,2011年1~6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为69%,比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合资企业越来越注重发展小排量车,以生产小排量车为主的自主品牌企业面临合资企业发展小排量车的竞争压力。2011年1~9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720.81万辆,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8%,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6.7%,同比增速高于乘用车市场3.1个百分点。1.6升以下乘用车的增长, 带动了15”以下胎的增长, 2011年前三季度,15”及以上胎减缓了增长速度,如图5所示。

       受价格波动的影响,15”及以上轮胎销量放慢了增长速度,其中500元以下部分销量有萎缩,600~1000元价位段有较大增长; 15”以下轮胎停止下滑,300~500元价位段有较大增长,300元以下价位呈萎缩趋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2022年我国中卡销量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起强劲回升,2024年同比增长19.14%至12.76万辆;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又出现下滑。从出口来看,我国中卡出口总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2024年出口量实现24.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其出口需求依旧旺盛,1-5月出口量较2024年同期大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从全球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曾经市场一度是美/日企业的竞争史,不过当下中国企业正后来居上成为行业新势力。纵观2018-2023年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07月17日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电机铁芯是维持电机生命和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达3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驱动电机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汽车电机铁芯需求增长。随着多电机成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电机铁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环卫车行业快速发展,销量从2020年的3629辆跃升至2024年的9709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9%。进入2025年后,这一增长势头更加强劲,1-5月累计销量已达4697辆,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70%。与此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3.18%快速提升至2025年1

2025年07月15日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在技术升级与市场普及的双轮驱动下,高阶智驾渗透率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需求随之快速增多。根据预测,2022-2030年,L2+(城区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25%,L2+(高速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55%。

2025年07月10日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讯模块等设备,实现协助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集大成者,是下一个万亿级大赛道。当下,智驾技术正逐渐成为中国日常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超五成,乘用

2025年07月07日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共享电单车是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对用户和社会具有双重价值,市场投放量已经超过百万辆。不过,由于共享电单车属于重资产模式,导致企业盈利困难,如青桔单车2023年单车业务所在版块的净利润亏损仍超过50亿元。因此,近几年,我国共享电单车价格持续上涨,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盈利点。而随着产业持续降本、规模

2025年06月28日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控系统包含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视觉算法的高技术要求,决定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市场高且苛刻的准入门槛,我国DMS市场为极高寡占型,其中本土厂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DMS相比,OMS更多服务于用户体验升级,商用价值体现在个性化服务和增值功能,因此OMS 依赖车企对座舱“第三空间”的

2025年06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