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1~9月我国乘用车轮胎市场运行情况

       内容提示;轮胎库存上升,产能过剩,市场同质化竞争压力大,轮胎价格也不可能单边直线上升,而是呈现出轮胎价格“进两步、退一步”震荡向上的格局。

       2011年1~9月,中国乘用车轮胎替换胎继续保持递增态势,但增长率低于去年同期。受乘用车市场影响,配套胎增速放缓,替换胎保持稳定增长。

       2012-2015年中国汽车乘用车行业投资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

       整体市场动态替换配套内销双升,步伐节奏放缓

       2011年1~9月,中国乘用车轮胎(含替换胎和配套胎)内销仍保持上涨趋势,替换胎增速超配套胎。2011年1~9月,中国乘用车轮胎(含替换胎和配套胎)内销达9319万条,同比增长7%。其中, 替换胎销量达4050万条, 同比上涨8%(如图1所示);配套胎销量5269万条,与去年同期的4949万条相比, 上涨近7%; 替换胎增速低于去年同期;前三季度替换胎内销额为164亿元,同比上涨13%。

       受国家政策方面的影响,前两年的汽车投资过热开始降温:财政部、税务总局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自2011年1月1日起,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北京汽车限购令的推出,带动部分城市出台限购,1月26日,北京首轮购车摇号结果产生。

       北京等部分城市停车费上涨,4月1日,北京大幅上涨了停车费。最高达15元/小时,还不允许“私自打折”,违者重罚。据悉,这是为了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现状,其它城市如广州等纷纷效仿。

       乘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迫使其销量放缓,不仅仅是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像重庆、贵阳等一些二三线城市也有饱和的迹象。

       汽车增多以及工业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城市交通的恶化,迫使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取消各种购车的优惠政策,使消费者持币待购;越来越高涨的油价,让准车主望而却步;而乘用车增速的减缓,则直接抑制配套胎的快速增长。

       由于受以上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市场增幅大大回落,由过去连续两年30%的增长,回落到今年只有4%~5%的增幅,这将直接影响轮胎市场。前几年,我国轮胎行业的高增长、高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汽车行业的高增长、高发展。据了解,因轮胎市场需求趋弱,部分轮胎企业产能仅释放了50%~80%。

       细分市场动态重点城市替换胎增长稳定,低于全国整体增长水平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9月,中国城市乘用车替换轮胎同比上涨7%,重点城市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的影响,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如图2所示。

       市场特点涨价促销交替、15”以上减增速

       2011年3季度轮胎平均价格为558元,较去年同期的524元上涨7%,如图3所示。

       自2011年以来,橡胶原材料价格仍在不断攀升,目前已突破4万元大关的原材料价格,让市场竞争压力再度提升,轮胎行业中面临着更大范围的产业淘汰。

       从2011年春节至今, 多数轮胎企业都进行了5%~8%的提价,最高提价8%~10%,涨幅为去年以来最高。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轮的涨价中,外资品牌也几乎全数参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如米其林、普利司通、固铂、韩泰、锦湖、横滨、住友等轮胎公司都宣布在中国轮胎配套和替换市场提价5%~8%。内资企业如双钱、三角、杭橡、贵轮、风神、玲珑、华南等轮胎公司再次上调内销轮胎价格5%~8%、上调外销轮胎价格6%左右。

       另外,对于未来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多数轮胎企业以订单加工为主,压缩生产线来节约成本,致使一些经销商备货不充足,而厂家断货现象也时有发生,间接造成了价格的上涨。

       今年以来,银行3次加息,推高了企业财务成本。

       据了解,虽然外资企业近期宣布集体涨价,但部分企业为了抢市场、完成销售目标,会推出一些特价产品,而这些特价产品往往是销量较大的产品。以米其林轮胎为例,自二季度开始, 其推出的特价产品比原价便宜达100~200元/条,比其提价前的价格还低。

       因此,轮胎库存上升,产能过剩,市场同质化竞争压力大,轮胎价格也不可能单边直线上升,而是呈现出轮胎价格“进两步、退一步”震荡向上的格局。

       1 5”及以上胎价格增幅低于1 5”以下胎

       2011年1~9月, 15”以上胎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1%;而15”以下胎同比上涨8.5%,明显高于15”以上胎的增长,如图4所示。

       小胎受成本的限制及利润的驱使价格增长更为明显,特别是一些国产品牌,一直以来利润远远低于外资品牌,经过原材料的大幅增长,势必造成产品加价,否则企业很可能濒临倒闭;15”及以上胎,以外资品牌为主,利润相对丰厚,经销商通过自身调节降低利润而小幅涨价仍可存活,同时一些高端品牌,如马牌、倍耐力等,对高端型号活,同时一些高端品牌,如马牌、倍耐力等,对高端型号的促销也相对拉低了产品价格。因此,15”及以上胎价格增幅低于15”以下轮胎。

       重点城市1 5”及以上胎增速放缓

       由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有利于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以及燃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原因,2011年1~6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为69%,比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合资企业越来越注重发展小排量车,以生产小排量车为主的自主品牌企业面临合资企业发展小排量车的竞争压力。2011年1~9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720.81万辆,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8%,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6.7%,同比增速高于乘用车市场3.1个百分点。1.6升以下乘用车的增长, 带动了15”以下胎的增长, 2011年前三季度,15”及以上胎减缓了增长速度,如图5所示。

       受价格波动的影响,15”及以上轮胎销量放慢了增长速度,其中500元以下部分销量有萎缩,600~1000元价位段有较大增长; 15”以下轮胎停止下滑,300~500元价位段有较大增长,300元以下价位呈萎缩趋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需求强化 云母材料为当前核心优选

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需求强化 云母材料为当前核心优选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源,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安全与消费者权益,而监管标准的演进则始终是推动行业安全技术迭代的关键引擎。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类复杂使用场景的涌现,动力电池安全的监管标准持续升级,从电芯层面的热稳定性要求到电池包的防护结构设计,再到系统级的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标准

2025年11月28日
多国政策强推 全球商用车视觉AI解决方案行业规模高增 中国以公共出行车布局突围

多国政策强推 全球商用车视觉AI解决方案行业规模高增 中国以公共出行车布局突围

近年来,在多国政策“强推”下,商用车智驾成刚需。中国早在 2018 年就要求新装“两客一危”车辆必须前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2020 年联合国制订多项法规,要求新商用车配备多项辅助驾驶与安全系统,随后欧洲、美洲、亚洲多国相继颁布商用车安全标准。全球多项法规直接引起辅助驾驶市场需求增长,可预计到政策护航下辅助驾驶系统渗

2025年11月27日
我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国产化加速突围 易思维以双市占率第一领跑行业

我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国产化加速突围 易思维以双市占率第一领跑行业

目前,该技术与相关产品在汽车制造领域发挥着五大核心价值——强化质量管控、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生产效率、拓展柔性生产、赋能“数智化”转型,已广泛渗透于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全流程,覆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核心整车工艺、新能源车电池专属工艺及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艺环节。

2025年11月25日
技术迭代加速 车载电源行业正多方向突破演进 第三方企业将持续主导市场

技术迭代加速 车载电源行业正多方向突破演进 第三方企业将持续主导市场

随着行业技术迭代升级,我国车载电源成本也呈现结构性调整:2025年功率半导体在车载电源成本中的占比约为23%,已成为其成本构成中的核心组件,而磁性元件、结构件占比则出现相应下降。这一变化倒逼企业聚焦半导体相关技术研发,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强化成本控制能力。

2025年11月24日
行业增长动力强劲 我国车载导航市场稳步扩张 智能化技术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行业增长动力强劲 我国车载导航市场稳步扩张 智能化技术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车载导航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

2025年11月17日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