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我国最大的汽车租赁企业首汽,市场占有率也不到3%,远远小于其他国家的整合程度。再者,汽车租赁公司的服务不具备产品差别化,使得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大,交叉弹性变大,进一步影响了市场集中度,不易形成规模经济。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我国汽车租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至2010 年底,全国共有汽车租赁车辆十多万辆、产值140 多亿元,汽车租赁业呈现由中东部向西部地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的趋势,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汽车租赁业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但是,我国汽车租赁业起步于上世纪80 年代末,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1、市场集中度低、不具备产品差别化

       企业规模小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汽车租赁业起步晚,绝大部分规模很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80%的企业运营汽车不足50 辆,70%企业的正式员工不足5 名,85%的企业汽车租赁站点数低于2 个,即使规模较大的汽车租赁公司也只能实现在本地或本区域的服务,至今未能形成遍布全国的租赁网络。从目前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基本上形成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足鼎立的稳定局势,但从行业整合程度来看,前10 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过11%,前5 家只占8%。我国最大的汽车租赁企业首汽,市场占有率也不到3%,远远小于其他国家的整合程度。再者,汽车租赁公司的服务不具备产品差别化,使得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大,交叉弹性变大,进一步影响了市场集中度,不易形成规模经济。

       2、缺乏完善的诚信体系

       在国外只凭驾驶证就可以租车,而在我国还需要身份证,若是机构租赁,企业还得出示营业执照,这种繁琐的手续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汽车租赁业属于朝阳产业,初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而具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诚信体系的缺乏会给汽车租赁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极大阻碍了它们的发展。

       3、网络化不足,品牌化不高全国汽车租赁的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异地租车、还车业务还未得到有效开展,异地汽车修理也存在问题,因为某些地区根本不存在一些高级车辆的4S 店,不能充分发挥汽车租赁的便利性。汽车租赁企业普遍不重视企业自身品牌建设,服务理念落后,业务相对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成气候的租赁公司少之又少。这些都使汽车租赁的优势和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制约了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

       4、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

       国外汽车租赁市场起步早,并且成熟。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租赁已形成网络化、规模化经营。美国1918 年创立了首家汽车租赁公司,当时只有23 辆汽车。至2010 年,美国汽车租赁车辆已达160 多万辆,收入规模为200 多亿美元,从业人数达12 万多人。日本汽车租赁起步于上世纪60 年代,伴随日本汽车产业的成长而发展。至2010 年,日本汽车租赁车辆已达300 多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的12.5%、汽车保有量的3.84%。国际汽车租赁公司在其经营业务和腹地不断迅猛扩展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极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1)经营的车辆以经济型和小型车为主。34%属于经济型车,40%属于小型车,只有9%为豪华和特种车辆。

       (2)国际汽车租赁公司与汽车生产厂商合作紧密,通过汽车制造厂商提供的服务,汽车租赁公司的庞大车队实现了车辆的快速更新。资料显示,在美国汽车批销量结构中,30%是销售给了租赁公司,福特公司的批销量占到了该公司总销量的23%,其中50%是卖给租赁公司。

       (3)救援保险等基本保障体系完备。国外汽车租赁公司与专业救援机构组成了完善的救援保障体系,开通救援专线为租赁车辆提供及时救援服务。在汽车租赁保险方面,除了一般车辆的险种外,国外汽车租赁公司还开展了针对租赁车辆的专门险种,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4)具备良好的外部配套条件。以高速公路为纽带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具有高效的全球信息网络及卫星导航高新技术。

       (5)建立了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和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

       (6)汽车租赁业得到了国外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机场、地铁站,政府部门都会专门规划出给汽车租赁公司停车的停车场,作为租赁公司最大的一个配套设施得到了大力支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更快、科技感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推广、普及对车灯产品的升级、高附加值车灯产品的渗透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高附加值车灯产品需求增多,我国汽车车灯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皮卡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是汽车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皮卡销量稳定,2021-2024年保持在51-55万辆之间。2024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再次强调“推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重要性,各城市纷纷响应,带动我国皮卡市场显著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皮卡销量达30.7万辆,同比增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汽车是汽车检测的唯一应用领域,因此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主要是受汽车市场发展影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

2025年08月07日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目前国产厂商已取得不错成果,其中弗迪依托比亚迪集团车型矩阵优势,已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柳州双英、广州华智等区域厂商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车型配套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数据,2022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中华域系占比达28%;销量前50名车型的座椅配套数据显示,2024年本土厂商份额提升至38.9%。

2025年08月06日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要求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将作为传统传感器的重要补充,支撑自动驾驶的信息获取。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高速扩张,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6.32亿美元,CAGR达38.0%。

2025年08月04日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以其零排放、高能效、长续航等优势,被视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