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1-7月山东汽车零件出口创历史新高

导读:2013年1-7月山东汽车零件出口创历史新高,2013年前7个月,山东口岸汽车零件月度出口值波动走高,除2月份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当月仅出口1.6亿美元外,其余月份出口值均保持在2.4亿美元以上的较高水平。

       据青岛海关统计,2013年前7个月山东口岸出口汽车零件1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5%。

       一、2013年前7个月山东口岸汽车零件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月度出口值波动走高,7月份出口值创历史新高。2013年前7个月,山东口岸汽车零件月度出口值波动走高,除2月份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当月仅出口1.6亿美元外,其余月份出口值均保持在2.4亿美元以上的较高水平。7月份当月出口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13.3%(下图)。

       (二)一般贸易出口占比逾8成。前7个月,山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汽车零件14.3亿美元,增长4.1%,占同期山东口岸汽车零件出口总值的83.1%;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2.8亿美元,增长11.6%。

       (三)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出口主力。前7个月,山东口岸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汽车零件9.9亿美元,下降0.7%;民营企业出口6.2亿美元,增长17.2%,上述两者出口值合计占出口总值的93.9%。

       (四)美国和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前7个月,山东口岸对美国出口汽车零件6.4亿美元,下降0.2%;对欧盟出口4.1亿美元,增长11%,上述两者出口值合计占出口总值的60.8%。

       (五)未列名机动车辆用其他制动器及其零件、装在蹄片上的制动摩擦片和重型柴油型货车用车轮及其零件、附件为主要出口品种。前7个月,山东口岸出口未列名机动车辆用其他制动器及其零件6.6亿美元,增长1.6%;出口装在蹄片上的制动摩擦片1.4亿美元,增长50.4%;出口重型柴油型货车用车轮及其零件1亿美元,增长12.6%。上述三者出口值合计占出口总值的52.5%。

       二、2013年前7个月山东口岸汽车零件出口值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

       对欧盟市场出口的快速增长和跨国企业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带动山东口岸汽车零件出口值持续增长。在经济缓慢复苏的带动下,2013年7月欧盟各主要汽车消费国汽车销量有所上升。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7月份英国汽车登记注册量增长12.7%,超过16.2万辆。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报告称,法国7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至18.2万辆,为近两年来首次同比增长。由于欧盟是山东口岸汽车零件出口的第二大消费市场,欧盟车市销量的提升推动了2013年前7个月山东口岸对欧盟汽车零件出口的快速增长。此外,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据统计,在全国上规模的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且其中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大在华产业布局力度,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也使得汽车零件出口水涨船高。

       三、当前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汽车零部件跨国采购竞争日趋激烈,零部件出口面临挑战。汽车行业的跨国采购中,中国是重要的低成本目标国家。近年来,大型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在华设立采购中心,对华采购的快速增长也助推了我国汽车零件出口的水涨船高。而面临国内生产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越南、印度等新兴汽车零件出口国家汽车零件生产行业的不断发展融入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中国零部件国际采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国际采购商已经将目光同时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其它国家与地区。我国产品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二)外资零部件企业的配套市场份额逐年加大,本土厂商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这些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技术实力和跨国经营经验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业务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车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他们以其雄厚的资本、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很快在我国占据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而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和来料加工型产品的生产,产品主要涉及到座椅、车轮、保险杠、传动轴和挡风玻璃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要求较低。而且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模仿阶段。随着外资在中国本土化的深入,他们在中国将越来越根深蒂固,进一步挤压定位高技术产品、尤其是高技术总成产品的本土厂商的生存空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摩托车行业对外贸易分析:大排量出口加速中 亚非拉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摩托车行业对外贸易分析:大排量出口加速中 亚非拉市场需求空间大

摩托车是一种交通工具,是由燃油动力装置或电动动力装置驱动的机动车,通过手把控制前轮转向,具有轻便灵活、行驶迅速的特点。2020-2024年我国摩托车出口总体表现亮眼,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分别大幅上升至1101.63万辆和69.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46%和27.74%。这一趋势反映出:一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为全球汽车流体管路行业主要市场 新能源车成核心下游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我国为全球汽车流体管路行业主要市场 新能源车成核心下游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新能源车单车管路系统价值量较燃油车更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不断提高,成汽车流体管路核心下游市场。按材料,汽车流体管路分为橡胶管路、塑料管路、金属管路,其中塑料管路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将迎来增长机遇。

2025年05月04日
汽车保有量及PHEV销量增长带动汽车传动带行业扩容 本土企业竞争力待增强

汽车保有量及PHEV销量增长带动汽车传动带行业扩容 本土企业竞争力待增强

汽车传动带是汽车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重要连接部件,其市场需求与汽车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尽管国内燃油车销量持续下降,但PHEV的快速发展给汽车前装传动带带来增长新机遇;此外,汽车总保有量的增长,使得后装市场保持稳定。汽车传动带市场整体向好,预计2027年汽车传动带总市场规模达超60亿元。国内汽车传动带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小而分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集中度提升 徐工市场份额反超三一集团

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集中度提升 徐工市场份额反超三一集团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4年突破1.3万辆大关,同时渗透率突破25%。纯电动自卸车和插电式混动自卸车销量激增,但燃料电池自卸车下滑,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2022-2024年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但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位次频繁更迭。在2024年徐工集团市场份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低 乘用车将带来广阔空间 市场被寡头垄断 国产地位领先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低 乘用车将带来广阔空间 市场被寡头垄断 国产地位领先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海外相比,我国空气悬架渗透率仍然较低。从细分市场看,商用车空气悬架市场受政策驱动,渗透率较高;乘用车空气悬架渗透率较低,但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空气悬架作为汽车配置亮点,配套车型价位下探,乘用车空气悬架市场将快速增长,为空气悬架市场带来广阔空间。我国空气悬架市场竞争呈现

2025年04月28日
多重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搅拌车行业迅速发展 销量激增 渗透率已突破40%

多重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搅拌车行业迅速发展 销量激增 渗透率已突破40%

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充换电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搅拌车行业发展迅速,销量不断激增;同时其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2024年突破四成。目前,纯电动搅拌车在我国新能源搅拌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销量占比超过九成。从竞争来看,工程机械类企业凭借深厚的产业链协同优势成为我国新能源搅拌车市场主导力量,

2025年04月28日
车源供给稳定 我国二手车行业交易量及金额呈U型发展趋势 出口将为新增长点

车源供给稳定 我国二手车行业交易量及金额呈U型发展趋势 出口将为新增长点

政策驱动汽车产销量及保有量增长,为二手车行业提供稳定车源供给,交易量及金额呈U型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稳步增长,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全年交易量成功突破100万辆大关。此外,2024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规范二手车市场交易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将改变二手车行业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摩托车行业呈现“燃油回潮、电动遇冷”现象 出口量大幅上升

我国摩托车行业呈现“燃油回潮、电动遇冷”现象 出口量大幅上升

我国摩托车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2024年在出口需求强劲拉动下,其产量和销量回升,同时行业主要经营指标也同步回升。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摩托车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3.44%攀升至2022年35.63%后,2024年回落至17.40%;而燃油摩托车市场份额先降后升,呈现“燃

2025年04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