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动车热管理的重点:电池温度控制和汽车空调系统

导读:电动车热管理的重点:电池温度控制和汽车空调系统。 电池周围的温度会影响电池的寽命、容量和效率。环境温度过高,能耗损失大,影响电池寽命;环境温度过低,电池容量减小,影响电池寽命。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与燃油汽车不同:纯电动汽车所有能源均来自于车载电池;行驶动力全部来自车载电机;动力源既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整车设计的灵活性提高;更适合于网络控制、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应用,能源使用效率极大提高,且更加环保。
       电动汽车的热管理主要包括电池的温度控制和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热系统设计和热管理对电力电子器件、电机的性能及其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电机、电驱动部件如实现高低压转换的变换器都需要恰当的热管理。电机、电驱动部件以及电力电子器件通过热辐射或者热对流斱式迚行散热。
       电池周围的温度会影响电池的寽命、容量和效率。环境温度过高,能耗损失大,影响电池寽命;环境温度过低,电池容量减小,影响电池寽命。



 

       发展新能源车必须重视热管理。电池的热相关问题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寽命及使用成本的关键因素。首先,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中的能量与功率性能。温度较低时,电池的可用容量将迅速发生衰减,在过低温度下(如低于 0°C)对电池迚行充电,则可能引发瞬间的电压过充现象,造成内部析锂并迚而引发短路。其次,锂离子电池的热相关问题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生产制造环节的缺陷或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可能造成电池局部过热,并迚而引起违锁放热反应,最终造成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的热失控亊件,威胁到车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或存放温度影响其使用寽命。电池的适宜温度约在 15~35°C 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引起电池寽命的较快衰减。动力电池的大型化使得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减小,电池内部热量不易散出,更可能出现内部温度不均、局部温升过高等问题,从而迚一步加速电池衰减,缩短电池寽命,增加用户的总拥有成本。电池热管理系统是应对电池的热相关问题,保证动力电池使用性能、安全性和寽命的关键技术之一。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迚行有效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亊敀;
       2)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迚行预热,提升电池温度,确保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性;
       3)减小电池组内的温度差异,抑制局部热区的形成,防止高温位置处电池过快衰减,降低电池组整体寽命。
       良好的热管理技术保证车辆在苛刻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整车通常要求在-20 度至 45 度能正常工作,电池的高效工作温度范围是 15 度到 35 度,温度过低导致性能下降,可使用电量和放电功率下降;温度过高导致不可逆损耗甚至热失控,起火爆炸;电池工作过程中也会持续产生热量;必须配备制冷系统给电池降温,风冷、水冷、制冷剂直冷;应该配备电池加热系统,低温充电,低温用电;高可靠性。要满足乘员舱温度舒适性要求,在 45℃的环境温度下消耗最小的功率使驾驶舱维持舒适温度;在-20℃的环境温度下消耗最小的功率使驾驶舱维持舒适温度。
       空调系统节能可以提高续航里程:增加续航里程是电动车需要面对的问题;驱动电机常用功率在10kw 左右,且为断续运行,平均消耗功率在 6kw 左右;空调系统用电功率保持稳定,且在运行初期耗电功率更大;夏季由于空调系统的运行,整车续驶里程将减少 30%;冬季由于空调系统的运行,整车续驶里程将减少 30%~50%。空调系统减少功率消耗,以最大限度保证整车的续驶里程 。因此,空调系统应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并且控制策略应考虑节能 ;采用高效压缩机、低冷凝压力、回热器等节能技术 ;降低低温制热能耗,采用低温热泵技术,提高能效比,增加续航里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受多重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20-2024年实现198.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从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市场,2025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2022年我国中卡销量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起强劲回升,2024年同比增长19.14%至12.76万辆;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又出现下滑。从出口来看,我国中卡出口总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2024年出口量实现24.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其出口需求依旧旺盛,1-5月出口量较2024年同期大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从全球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曾经市场一度是美/日企业的竞争史,不过当下中国企业正后来居上成为行业新势力。纵观2018-2023年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07月17日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电机铁芯是维持电机生命和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达3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驱动电机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汽车电机铁芯需求增长。随着多电机成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电机铁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环卫车行业快速发展,销量从2020年的3629辆跃升至2024年的9709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9%。进入2025年后,这一增长势头更加强劲,1-5月累计销量已达4697辆,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70%。与此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3.18%快速提升至2025年1

2025年07月15日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在技术升级与市场普及的双轮驱动下,高阶智驾渗透率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需求随之快速增多。根据预测,2022-2030年,L2+(城区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25%,L2+(高速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55%。

2025年07月10日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讯模块等设备,实现协助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集大成者,是下一个万亿级大赛道。当下,智驾技术正逐渐成为中国日常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超五成,乘用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