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动车热管理的重点:电池温度控制和汽车空调系统

导读:电动车热管理的重点:电池温度控制和汽车空调系统。 电池周围的温度会影响电池的寽命、容量和效率。环境温度过高,能耗损失大,影响电池寽命;环境温度过低,电池容量减小,影响电池寽命。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与燃油汽车不同:纯电动汽车所有能源均来自于车载电池;行驶动力全部来自车载电机;动力源既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整车设计的灵活性提高;更适合于网络控制、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应用,能源使用效率极大提高,且更加环保。
       电动汽车的热管理主要包括电池的温度控制和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热系统设计和热管理对电力电子器件、电机的性能及其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电机、电驱动部件如实现高低压转换的变换器都需要恰当的热管理。电机、电驱动部件以及电力电子器件通过热辐射或者热对流斱式迚行散热。
       电池周围的温度会影响电池的寽命、容量和效率。环境温度过高,能耗损失大,影响电池寽命;环境温度过低,电池容量减小,影响电池寽命。



 

       发展新能源车必须重视热管理。电池的热相关问题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寽命及使用成本的关键因素。首先,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中的能量与功率性能。温度较低时,电池的可用容量将迅速发生衰减,在过低温度下(如低于 0°C)对电池迚行充电,则可能引发瞬间的电压过充现象,造成内部析锂并迚而引发短路。其次,锂离子电池的热相关问题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生产制造环节的缺陷或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可能造成电池局部过热,并迚而引起违锁放热反应,最终造成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的热失控亊件,威胁到车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或存放温度影响其使用寽命。电池的适宜温度约在 15~35°C 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引起电池寽命的较快衰减。动力电池的大型化使得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减小,电池内部热量不易散出,更可能出现内部温度不均、局部温升过高等问题,从而迚一步加速电池衰减,缩短电池寽命,增加用户的总拥有成本。电池热管理系统是应对电池的热相关问题,保证动力电池使用性能、安全性和寽命的关键技术之一。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迚行有效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亊敀;
       2)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迚行预热,提升电池温度,确保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性;
       3)减小电池组内的温度差异,抑制局部热区的形成,防止高温位置处电池过快衰减,降低电池组整体寽命。
       良好的热管理技术保证车辆在苛刻的环境下正常运行:整车通常要求在-20 度至 45 度能正常工作,电池的高效工作温度范围是 15 度到 35 度,温度过低导致性能下降,可使用电量和放电功率下降;温度过高导致不可逆损耗甚至热失控,起火爆炸;电池工作过程中也会持续产生热量;必须配备制冷系统给电池降温,风冷、水冷、制冷剂直冷;应该配备电池加热系统,低温充电,低温用电;高可靠性。要满足乘员舱温度舒适性要求,在 45℃的环境温度下消耗最小的功率使驾驶舱维持舒适温度;在-20℃的环境温度下消耗最小的功率使驾驶舱维持舒适温度。
       空调系统节能可以提高续航里程:增加续航里程是电动车需要面对的问题;驱动电机常用功率在10kw 左右,且为断续运行,平均消耗功率在 6kw 左右;空调系统用电功率保持稳定,且在运行初期耗电功率更大;夏季由于空调系统的运行,整车续驶里程将减少 30%;冬季由于空调系统的运行,整车续驶里程将减少 30%~50%。空调系统减少功率消耗,以最大限度保证整车的续驶里程 。因此,空调系统应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并且控制策略应考虑节能 ;采用高效压缩机、低冷凝压力、回热器等节能技术 ;降低低温制热能耗,采用低温热泵技术,提高能效比,增加续航里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市场,车用轴承占比远超其他轴承,在轴承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车用轴承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高度相关,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产销量回升,刺激主机轴承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渗透率,新能源车用电机轴承将持续放量。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我国微卡销量呈现整体下滑态势,2024年同比下降30.64%。虽然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这个细分市场逆势增长,销量快速上升。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销量在微卡市场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0.56%上升至2024年的10.67%。目前,我国新能源微卡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5年03月12日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国,2023年汽车保有量达3.4亿辆,超过美国的2.8 亿辆、欧洲的2.5 亿辆。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长至3.53亿辆,增速为3.53%,汽车后市场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在长途、旅游市场复苏以及客车报废更新等利好政策加持下,自2023年起,我国客车产量和销量逐渐上升。同时自2022年起我国客车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目前,轻型客车为我国客车市场中的主流产品,2024年销量占比超过75%。此外,我国客车行业集中度较高,近3年CR6均在70%以上。其中,长安汽车的客车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随着产品性能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总销量和国内销量不断攀升;同时其渗透率和出口销量也在持续增长。不过,与新能源乘用车超过40%的渗透率相比,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总体偏低,未来仍是一片蓝海。从竞争来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其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2022年3M宣布在2025年底停止所有PFAS产品的生产,包括含氟聚合物、氟化液以及基于PFAS添加的相关产品。在此背景下,全球冷却液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但也为国内生产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随着算力规模高速提升,我国冷却液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