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历程分析(图)

        我国汽车消费金融业萌芽于商业银行贷款,后经政策放宽,形成汽车金融公司、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元主体并存的局面。

        1.汽车消费信贷初现(1995年-1999年)。我国汽车金融业萌芽于1995年。为刺激汽车消费需求,改变汽车消费低迷的境遇,以上汽为代表的汽车生产厂商联合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由于缺乏经验,问题频出,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叫停汽车信贷业务。

        2.商业银行垄断(2000年-2003年)。随着2000至2003年间私家车销量的井喷式增长,汽车消费贷款也随之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从1999年的4亿元飞速增长至2003年的1839亿元。汽车消费信贷的主体也随之扩大,从国有银行主导转向股份银行。车贷成为商业银行提升消费贷款业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刺激银行间相互竞争,商业银行垄断汽车金融业。2000年,央行发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办法》,允许汽车财务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汽车消费金融雏形渐成。

        3.汽车金融公司入场(2004年-2007年)。2004年,车价走低和征信体系不完善的隐患凸显,大量汽车信贷坏账出现。银行加大风控力度,保险赔付压力骤增,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急剧萎缩。随着风险进一步加大,2004年保监会叫停车贷险业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汽车厂商、经销商合作的汽车金融模式难以为继,我国汽车金融业再一次陷入停滞。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汽车金融公司受到关注。在汽车销量放缓,库存增长,消费热情遇冷,汽车贷款业务萎缩等压力下,汽车厂商、经销商等都迫切期待除商业银行以外的资金渠道出现来打破僵局,汽车金融公司这一新兴模式也因此受到关注。2004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出台,明确汽车金融公司的相关政策。我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海通用金融公司成立,标志我汽车金融公司出现。

        4.多元主体发展(2008年-至今):随着上海通用金融公司的成立,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丰田汽车金融公司等国际汽车金融市场主要玩家入场中国,带入新的业务模式和风控技术。2008年,新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颁布,为中国汽车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打开多元竞争的局面。汽车金融公司逐渐成为市场主体,渗透率不断提高。2013年,互联网金融兴起,多元主体入场。消费金融概念席卷汽车市场,国外汽车电商也进入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作为新兴力量进入市场。至此,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汽车租赁公司、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多元主体并存的局面逐渐形成。

图:汽车金融发展历程:汽车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利好政策频出

图:汽车金融发展历程:多元主体竞争格局形成
 
        2016年以来,汽车金融利好政策下市场自由度加大,经销商、汽车金融公司获益最大。央行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放宽二手车贷款,利好汽车信贷消费的供给端。汽车金融公司新盈利增长点出现,鼓励向全产业链转型。2016年《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批准经营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办理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贷款时,可自主决定首付比例,可提供附加产品融资。因此,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等其他市场主体可以更加公平地竞争。长期来看,利好汽车金融公司向全产业链升级转型,打造附加产品贷款为新盈利增长点。经销商话语权提升,打破供应商与经销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商地位不对等局面。2017年《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打破整车厂垄断,保护经销商的利益。整车厂垄断地位不再,汽车金融公司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合作主体也将更加多元。

        汽车金融公司的总资产、贷款总额在过去的三年中都以较快速度增长。仅2016年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资产总额就达到5,729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前8公司的资产达3,527亿元,占比为62.4%;贷款总额为5,209亿元,同比增长33.2%。

图: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扩大,贷款余额增长
 
图:汽车金融公司数量: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达到25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轮胎模具行业处于轮胎产业链的上游,终端需求来自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飞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轮胎模具行业带来新增量。2024年我国轮胎模具行业发展良好,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从竞争来看,全球轮胎模具市场呈现以豪迈科技为领头羊的单寡头格局。2023年豪迈科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近年来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和渗透率不断上升,但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仍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蓝海”。当前,我国电动重卡市场由传统重卡及工程机械企业主导,同时涵盖跨界与新势力等多类竞争者。2021年以来,其头部企业格局历经多轮洗牌,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不过近3年来其集中度正逐渐提升,CR4由20

2025年04月07日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市场,车用轴承占比远超其他轴承,在轴承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车用轴承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高度相关,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产销量回升,刺激主机轴承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渗透率,新能源车用电机轴承将持续放量。

2025年03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