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轿车行业运营现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视角

       轿车是指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汽车。按照中国大陆标准划分为:微型轿车(排量为1L以下)、普通级轿车(排量为1.0~1.6L)、中级轿车(排量为1.6~2.5L)、中高级轿车(排量为2.5~4.0L)和高级轿车(排量为4L以上)。在某些时候的通俗分类法是以价格为主,技术规格为辅。将20万元以上的轿车视为中高级轿车;15万元~20万元为中级轿车;10万元左右或10万元~15万元为普通级轿车;10万元以下为微型轿车或经济型轿车。

轿车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居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除住房外,汽车成了重要的生活资料。但自2017年起中国轿车产量逐年下滑,2020年中国轿车产量为918.9万辆,同比下降10.2%。

2015-2020年中国轿车产量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在轿车行业中,上游企业主要是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供应商众多,除了一些集中度较强的行业如石油加工业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外,其他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弱。但在关键的汽车零部件方面,外资及合资企业占据着主动地位,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着较强的议价能力。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的收入、消费水平以及购买数量决定了其议价能力。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逐渐增长,202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消费支出达21210元。此外,从2020年我国家庭收入结构来看,年收入 10-30万家庭的收入水平也开始正向增长,年收入30万及以上家庭的收入水平持续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层次提高,其对轿车的需求也随之提升,而可供消费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因此,客户在相当程度上对轿车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

2013-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Q1-Q4我国家庭收入指数
 
数据来源:西南财大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轿车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不仅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规模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轿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其固定成本投资较大,厂商只有批量生产才有高效益,才会降低单位成本。其次,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轿车行业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技术知识,从而降低企业长期平均成本,因此,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更具盈利能力,而对于缺乏轿车工业背景的新进入者形成较高壁垒。此外,轿车是一个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前期及正常运行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了注册资本外,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很大。并且,轿车还存在一些行政限制。因此,新进入者的威胁不大。

轿车行业壁垒

壁垒

特征

规模经济壁垒

轿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其固定成本投资比较大,汽车之友大批量生产才有高效益,才会降低单位成本;同时汽车属于综合性产品,只有产品种类繁多才有广阔市场

技术优势壁垒

目前,中国大量的汽车政策项目均由跨国公司主导,跨国公司以其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和雄厚的产品开发能力,对缺乏轿车工业背景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资本壁垒

轿车是一个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一般整车项目资金规模都在100亿元以上,除了注册资本外,对外部融资依赖性很大,新进入者往往由于知名度较低或信用程度不高,筹资和融资较为困难

行政壁垒

我国政府对轿车实施了严格的行政性进入限制:一是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轿车项目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这对新进入者形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进入壁垒;二是严格的目录管理制度,只有政府部门认可的特定企业和特定产品才能开工生产和销售,同时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也受到严格限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四、替代品的威胁

       在非商用型乘用车中,SUV具有轿车和货车的双重功能,MPV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这两种乘用车作为轿车的替代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014-2020年我国SUV销量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2014-2020年我国MPV销量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轿车的竞争主要为价格竞争、新品竞争及综合实力竞争,本土轿车的上市企业各方面竞争实力较突出。我国轿车上市企业主要有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一汽解放、*ST力帆、江淮汽车等,2020年1-9月,八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依次为1050亿元、621 亿元、4987 亿元、431亿元、558亿元、97亿元、26.1亿元、401亿元。

2014-2020年Q3我国轿车主要上市企业营业收入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TC)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轿车市场调研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2020年中国轿车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轮胎模具行业处于轮胎产业链的上游,终端需求来自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飞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轮胎模具行业带来新增量。2024年我国轮胎模具行业发展良好,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从竞争来看,全球轮胎模具市场呈现以豪迈科技为领头羊的单寡头格局。2023年豪迈科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近年来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和渗透率不断上升,但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仍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蓝海”。当前,我国电动重卡市场由传统重卡及工程机械企业主导,同时涵盖跨界与新势力等多类竞争者。2021年以来,其头部企业格局历经多轮洗牌,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不过近3年来其集中度正逐渐提升,CR4由20

2025年04月07日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