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汽车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的成熟期新阶段,但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汽车后市场迅速崛起以及汽车轻量化技术逐步普及等利好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汽车塑料零部件行业及其配套的模具制造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1)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概况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聚合树脂或缩聚树脂)为主要成分,并根据使用需要而添加不同添加剂所组成的混合物。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兴起于20 世纪50年代,并于20 世纪60 年代最先在内饰件领域实现商业化。20 世纪70 年代,由于受到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汽车塑料件尤其是外装件得到了很大发展,塑料件占汽车自重的比例达到2%~3%。20 世纪90 年代,多样化、高性能化、低成本、长寿命的功能件开发逐步受到重视,使得塑料件占汽车自重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10%。截止到目前,发达国家平均每辆车的塑料用量已达到300kg 以上,塑料件占汽车自重的比例达到20%左右。
汽车轻量化使塑料作为原材料在汽车饰件、外装件等零部件领域被广泛采用。汽车塑料饰件可分为外饰件和内饰件,外饰件主要是通过以塑代钢来增加塑料制品的应用量,减轻汽车重量,达到节能的目的,如保险杠等;内饰件以安全、环保、舒适为应用特征,用可吸收冲击能量和振动能量的弹性体和发泡塑料制造仪表板、座椅、头枕等制品,以减轻碰撞时对人体的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
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数据,零部件产值占整车产值约为40%,内饰件占整车零部件成本的比重约为11%,车身及外饰件占整车零部件成本的比重约为15%。因此,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发展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总体保持一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 年末全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40 辆,而同期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达到400 辆。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平均水平及车型更新换代的需求,我国汽车行业及与之配套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汽车内外饰件行业同样也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根据预计,到2020 年,发达国家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将达到500kg/辆以上,从而将进一步带动塑料内外饰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范围。
(2)发动机系统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发动机主要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分别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及起动系统。其中,配气机构的功能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体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作为发动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配气机构的技术优化和升级已成为发动机节能减排的核心要素之一。
早期的进气歧管主要采用金属材质,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塑料进气歧管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汽车OEM 厂商所接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 年末全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40 辆,同期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400 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消费需求增大,从而带动汽车发动机系统配件行业的持续发展。
(3)汽车塑料模具行业概况
模具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赋予原材料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加工工具。
模具产品主要用于工业产品中大批量生产的零部件和制件,是现代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关键工艺装备。根据成型材料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其中塑料模具是最主要的非金属模具,占模具行业总产值45%以上。塑料模具是塑料零部件及其制品行业的重要支撑装备,2006 年至2015 年,我国塑料模具销售额由324 亿元增长至78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0%。
在竞争格局方面,目前我国汽车塑料模具行业在中低档模具产品供应上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但在以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代表的高档模具方面,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根据统计数据,目前国内市场所需的高档模具中40%以上依赖进口。
随着我国模具行业技术持续进步,产品层次与配套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主机厂供应链体系向国内倾斜,为国内部分优势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外部条件,这些企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中高端汽车塑料模具制造能力,形成了显著的进口替代效应,国内汽车模具企业竞争力较低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善。未来,我国模具工业将在行业基础性和前沿性新技术方面加大投入,以满足汽车等行业的中高端需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