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内饰优势与机遇分析: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政策驱动本土企业发展

       汽车内饰是覆盖于汽车内部的装饰件,如汽车座椅、汽车顶棚、中央扶手、方向盘、仪表盘、制动踏板等。汽车内饰在具备美观性的同时,还承担着阻燃、耐光、减震、隔热、吸音等功能。

部分汽车内饰种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市场规模为2770.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2020年,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市场规模为**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2015-2020年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汽车内饰系统的设计要占一辆整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且在消费选购时成为购车主要考虑因素,因此汽车内饰件愈加成为汽车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1920年以前,汽车没有“内”、“外”之分,各种仪表及操作设备分布在汽车各处,杂乱无章。现阶段汽车内饰行业进入智能时代,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汽车企业和车主的多种要求。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具体情况

诞生阶段

1885-1930年,汽车形态由全开放演变为全封闭,汽车初步具有内外之分;第一台车载收音机在雪佛兰车型上诞生,开启了路上娱乐时代;1930年,世界上第一台集成化车载收音机——Motorola摩托罗拉诞生

狂热阶段

1931-1969年,助力转向和安全带开始应用于汽车上,且内饰布局由横向转为T型分布,内饰件功能性愈加丰富,初步具有真正意义的汽车驾驶舱形态

冷静阶段

1970-1980年,石油危机爆发,内饰件行业发展速度减缓。奔驰、福特、通用旗下车型开始配置安全气囊

快速发展阶段

1981-2006年,汽车内饰件逐步走向电子化,汽车内饰设计师也更加关注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中控屏、车载GPS、电控车窗、自动门锁、电控后视镜等进入汽车标配列表

电子化时代

2007-2016年,互联网赋能百业,汽车中控屏功能增多,体积变大。奔驰S级车型将仪表盘与中控屏进行连通,属划时代颠覆。特斯拉ModelS中控区域完全由屏幕所替代,将电子信息化、智能化中控彻底用于量产汽车

智能时代

2017年至今,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量产时代,汽车内饰件设计也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曾经的“概念内饰”逐渐得以实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汽车内饰下游客户包括汽车整车生产厂、汽车维修店、汽车零件制造销售商等。其中,汽车整车生产厂是汽车内饰生产商最大的需求方,份额占比超80%。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对汽车内饰需求远高于其他国家。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年产量为1449万辆,日本韩国仅为656万辆、297万辆。

2018年中日韩汽车年产量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 劣势分析

       (1)由于生产设施落后、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开发费用投入少、先进工艺吸收、转化推广速度较慢,中小型汽车内饰制造企业的发展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其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2)由于汽车内饰行业投入周期长、资金门槛高、经营风险大,自主品牌的汽车内饰企业处于滞后状态,大多数集中在技术含量少、利润水平低的低端领域,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

       (3)在国际整车厂内汽车内饰供应体系竞争中,跨国汽车内饰供应商在全球都布有生产网点,资金规模雄厚,相对本土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导致本土企业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劣势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机遇分析

       (1)随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汽车代步属性逐步弱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汽车的豪华感和科技感带来的附加价值。根据数据显示,43%的消费者认为汽车内饰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购买决策。在此情况下,汽车整车生产厂商对汽车内饰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内饰重要程度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汽车品牌风格除通过驾驶感受来体现外,还由外饰、内饰共同决定。其中汽车外饰最为直观,而汽车内饰更偏向于细节设计和整体呼应。汽车整车行业竞争激烈,众多品牌依靠独特的内饰风格以及车内氛围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汽车内饰对汽车风格及品牌塑造的影响力增强。

       (3)汽车内饰是最体现汽车豪华、精致的要素。根据数据显示,通常普通整车内饰成本约为10000元。伴随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趋势延续,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消费需求和要求持续提高。

普通整车内饰价值量

内饰件种类

估算单价(元)

单车配套件数

估算总价(元)

仪表盘总成

700

1

700

门内护板

225

4

900

方向盘

900

1

900

顶棚

80

1

80

遮阳板

65

2

130

立柱护板

55

6

330

立柱

9

6

54

流水槽盖板总成

75

1

75

衣帽架

130

1

130

行李箱内饰

175

1

175

储物盒

55

2

110

备胎盖

125

1

125

地毯和隔音垫

400

1

400

座椅系统

3000-10000

1

6000

合计

1010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汽车行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并支持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等。如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相关政策

颁布日期

政策名称

制定部门

主要内容

201910

《关于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的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CCC认证改革的措施:一是将部分产品调出目录,将汽车内饰件、汽车门锁及门保持件等18种产品调出CCC认证目录,不再实施CCC认证管理。完善评价方式,扩大企业自我声明实施范围,将汽车安全带、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汽车行驶记录仪等17种产品,由第三方认证方式转为自我声明评价方式,由企业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我声明实施规则》完成自我评价,不再发放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20183

2018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深入开展以滤清器、内饰、汽柴油等为重点的汽车配件和汽柴油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以制动器衬片、滤清器、增压器、电池、灯具、轴承、轮胎、内饰等产品为重点,对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依法严查无证生产、不符合标准、未经认证出厂、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

201710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包括发泡注塑内饰结构件,如发泡PP、发泡ABS内饰件等

201612

《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科技部

支持利用废旧纺织品、废旧瓶片生产再生纱线、再生长丝、再生短纤、建筑材料、市政材料、汽车内饰材料、建材产品等,提高废旧纺织品在土工建筑、建材、汽车、家居装潢等领域的再利用水平

20155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

支持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 威胁分析

       (1)原材料成本难控风险:汽车内饰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塑料、皮革和纺织纤维等,其中塑料粒子、人造皮革、化学纤维的源头制造材料均为石油。而石油价格较易受市场供求关系、国家政策调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石油价格上涨时,汽车内饰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增多。

       (2)市场需求下降风险:整车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决定了对汽车内饰件需求强度。2014-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但自2018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呈下降趋势,汽车产销量减少的情况下,汽车内饰需求量也将下降。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572.1万辆,较上年同比下降7.5%;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522.5万辆,较上年同比下降1.9%。

2015-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576.9万辆,较上年同比下降8.2%;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531.1万辆,较上年同比下降1.8%。

2015-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汽车内饰市场调研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2020年中国汽车内饰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轮胎模具行业处于轮胎产业链的上游,终端需求来自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飞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轮胎模具行业带来新增量。2024年我国轮胎模具行业发展良好,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从竞争来看,全球轮胎模具市场呈现以豪迈科技为领头羊的单寡头格局。2023年豪迈科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近年来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和渗透率不断上升,但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仍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蓝海”。当前,我国电动重卡市场由传统重卡及工程机械企业主导,同时涵盖跨界与新势力等多类竞争者。2021年以来,其头部企业格局历经多轮洗牌,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不过近3年来其集中度正逐渐提升,CR4由20

2025年04月07日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市场,车用轴承占比远超其他轴承,在轴承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车用轴承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高度相关,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产销量回升,刺激主机轴承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渗透率,新能源车用电机轴承将持续放量。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我国微卡销量呈现整体下滑态势,2024年同比下降30.64%。虽然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这个细分市场逆势增长,销量快速上升。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销量在微卡市场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0.56%上升至2024年的10.67%。目前,我国新能源微卡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5年03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