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内饰优势与机遇分析: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政策驱动本土企业发展

       汽车内饰是覆盖于汽车内部的装饰件,如汽车座椅、汽车顶棚、中央扶手、方向盘、仪表盘、制动踏板等。汽车内饰在具备美观性的同时,还承担着阻燃、耐光、减震、隔热、吸音等功能。

部分汽车内饰种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市场规模为2770.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2020年,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市场规模为**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2015-2020年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汽车内饰系统的设计要占一辆整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且在消费选购时成为购车主要考虑因素,因此汽车内饰件愈加成为汽车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1920年以前,汽车没有“内”、“外”之分,各种仪表及操作设备分布在汽车各处,杂乱无章。现阶段汽车内饰行业进入智能时代,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汽车企业和车主的多种要求。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具体情况

诞生阶段

1885-1930年,汽车形态由全开放演变为全封闭,汽车初步具有内外之分;第一台车载收音机在雪佛兰车型上诞生,开启了路上娱乐时代;1930年,世界上第一台集成化车载收音机——Motorola摩托罗拉诞生

狂热阶段

1931-1969年,助力转向和安全带开始应用于汽车上,且内饰布局由横向转为T型分布,内饰件功能性愈加丰富,初步具有真正意义的汽车驾驶舱形态

冷静阶段

1970-1980年,石油危机爆发,内饰件行业发展速度减缓。奔驰、福特、通用旗下车型开始配置安全气囊

快速发展阶段

1981-2006年,汽车内饰件逐步走向电子化,汽车内饰设计师也更加关注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中控屏、车载GPS、电控车窗、自动门锁、电控后视镜等进入汽车标配列表

电子化时代

2007-2016年,互联网赋能百业,汽车中控屏功能增多,体积变大。奔驰S级车型将仪表盘与中控屏进行连通,属划时代颠覆。特斯拉ModelS中控区域完全由屏幕所替代,将电子信息化、智能化中控彻底用于量产汽车

智能时代

2017年至今,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量产时代,汽车内饰件设计也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曾经的“概念内饰”逐渐得以实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汽车内饰下游客户包括汽车整车生产厂、汽车维修店、汽车零件制造销售商等。其中,汽车整车生产厂是汽车内饰生产商最大的需求方,份额占比超80%。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对汽车内饰需求远高于其他国家。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年产量为1449万辆,日本韩国仅为656万辆、297万辆。

2018年中日韩汽车年产量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 劣势分析

       (1)由于生产设施落后、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开发费用投入少、先进工艺吸收、转化推广速度较慢,中小型汽车内饰制造企业的发展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其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2)由于汽车内饰行业投入周期长、资金门槛高、经营风险大,自主品牌的汽车内饰企业处于滞后状态,大多数集中在技术含量少、利润水平低的低端领域,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

       (3)在国际整车厂内汽车内饰供应体系竞争中,跨国汽车内饰供应商在全球都布有生产网点,资金规模雄厚,相对本土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导致本土企业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劣势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机遇分析

       (1)随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汽车代步属性逐步弱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汽车的豪华感和科技感带来的附加价值。根据数据显示,43%的消费者认为汽车内饰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购买决策。在此情况下,汽车整车生产厂商对汽车内饰设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内饰重要程度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汽车品牌风格除通过驾驶感受来体现外,还由外饰、内饰共同决定。其中汽车外饰最为直观,而汽车内饰更偏向于细节设计和整体呼应。汽车整车行业竞争激烈,众多品牌依靠独特的内饰风格以及车内氛围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汽车内饰对汽车风格及品牌塑造的影响力增强。

       (3)汽车内饰是最体现汽车豪华、精致的要素。根据数据显示,通常普通整车内饰成本约为10000元。伴随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趋势延续,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消费需求和要求持续提高。

普通整车内饰价值量

内饰件种类

估算单价(元)

单车配套件数

估算总价(元)

仪表盘总成

700

1

700

门内护板

225

4

900

方向盘

900

1

900

顶棚

80

1

80

遮阳板

65

2

130

立柱护板

55

6

330

立柱

9

6

54

流水槽盖板总成

75

1

75

衣帽架

130

1

130

行李箱内饰

175

1

175

储物盒

55

2

110

备胎盖

125

1

125

地毯和隔音垫

400

1

400

座椅系统

3000-10000

1

6000

合计

1010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汽车行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并支持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等。如

我国汽车内饰行业相关政策

颁布日期

政策名称

制定部门

主要内容

201910

《关于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的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CCC认证改革的措施:一是将部分产品调出目录,将汽车内饰件、汽车门锁及门保持件等18种产品调出CCC认证目录,不再实施CCC认证管理。完善评价方式,扩大企业自我声明实施范围,将汽车安全带、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汽车行驶记录仪等17种产品,由第三方认证方式转为自我声明评价方式,由企业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我声明实施规则》完成自我评价,不再发放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20183

2018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深入开展以滤清器、内饰、汽柴油等为重点的汽车配件和汽柴油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以制动器衬片、滤清器、增压器、电池、灯具、轴承、轮胎、内饰等产品为重点,对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依法严查无证生产、不符合标准、未经认证出厂、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

201710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出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包括发泡注塑内饰结构件,如发泡PP、发泡ABS内饰件等

201612

《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科技部

支持利用废旧纺织品、废旧瓶片生产再生纱线、再生长丝、再生短纤、建筑材料、市政材料、汽车内饰材料、建材产品等,提高废旧纺织品在土工建筑、建材、汽车、家居装潢等领域的再利用水平

20155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

支持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 威胁分析

       (1)原材料成本难控风险:汽车内饰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塑料、皮革和纺织纤维等,其中塑料粒子、人造皮革、化学纤维的源头制造材料均为石油。而石油价格较易受市场供求关系、国家政策调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石油价格上涨时,汽车内饰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增多。

       (2)市场需求下降风险:整车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决定了对汽车内饰件需求强度。2014-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但自2018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呈下降趋势,汽车产销量减少的情况下,汽车内饰需求量也将下降。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572.1万辆,较上年同比下降7.5%;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522.5万辆,较上年同比下降1.9%。

2015-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576.9万辆,较上年同比下降8.2%;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531.1万辆,较上年同比下降1.8%。

2015-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汽车内饰市场调研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2020年中国汽车内饰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需求释放 800V高压平台等新技术带来新增量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需求释放 800V高压平台等新技术带来新增量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2024年突破千万辆大关,作为核心“神经系统”的电控系统(VCU、MCU、BMS)市场也迎来爆发式增长,规模已超800亿元。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的强劲动力,一方面源于汽车智能化浪潮对电控需求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则得益于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器件等新技术带来的升级换代机遇。

2025年09月26日
从“退守”到“反攻” 以价换量见效 我国燃油车销量回暖 合资车企依旧掌握话语权

从“退守”到“反攻” 以价换量见效 我国燃油车销量回暖 合资车企依旧掌握话语权

燃油车是以燃油为动力来源的车辆类型,涵盖燃油汽车、燃油摩托车等,具有数百年发展历史。在经历2021-2024年受新能源汽车崛起和环保政策影响的下行周期后,我燃油车市场自2025年6月起呈现回暖迹象。数据显示,2025年8月,我国传统燃油汽车销量高达107.4万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12.9%,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塑料燃油箱行业:下游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 高压塑料燃油箱成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塑料燃油箱行业:下游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 高压塑料燃油箱成未来发展方向

塑料燃油箱是以树脂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制成的汽车燃油储存装置,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领域。乘用车主要是指用于载运乘客及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虽然此前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结束增长态势进入转型期。

2025年09月23日
共生进化:迈向规模化商用的Robotaxi与激光雷达

共生进化:迈向规模化商用的Robotaxi与激光雷达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地自动驾驶法规逐步出台,Robotaxi行业正迎来商业化的加速期。本文通过梳理激光雷达在Robotaxi领域的技术演进与应用历程,揭示两大技术领域如何相互推动、共同成长,并分析其未来大规模商业化的发展趋势。

2025年09月22日
汽车燃油箱:汽车轻量化下塑料燃油箱已成主流趋势 金属燃油箱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汽车燃油箱:汽车轻量化下塑料燃油箱已成主流趋势 金属燃油箱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汽车燃油箱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细分行业之一,由于我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且大型整车制造企业对于汽车燃油箱具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为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其倾向于与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我国汽车燃油箱市场行业也呈现较为集中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塑料汽车燃油箱市场已形成以亚普股份为龙头、其他厂商“多强并列

2025年09月22日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行业:乘新能源汽车之势迎发展机遇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行业:乘新能源汽车之势迎发展机遇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因此,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需求与发展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影响。自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

2025年09月19日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我国已成为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零售量达80万辆,占全球22.1%的份额,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9%,远高于全球水平。在城镇化加速、交通拥堵问题凸显以及休闲骑行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折叠自行车行业持续扩容,产品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和

2025年09月15日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国内外大量布局。海外企业来看,海外两大Robotaxi巨头为Waymo和特斯拉。目前,Waymo服务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等,车队超1500辆,已完成超1000万次无人驾驶付费行程。

2025年09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