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高档车市场表现情况及2016年发展趋势预测

  导读:已经流逝的2015年,被业界称为“高档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调整年,但就在这一年,奔驰以高速增长大幅拉进与宝马在华的差距;就在这一年,英菲尼迪等二线高档车品牌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坐四观三”的重要席位。

  参考《中国动力汽车行业商业运营现状全景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已经流逝的2015年,被业界称为“高档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调整年,但就在这一年,奔驰以高速增长大幅拉进与宝马在华的差距;就在这一年,英菲尼迪等二线高档车品牌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坐四观三”的重要席位。

  那么,2016年的高档车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景象?奔驰在华会否赶超宝马荣升第二?高档车第二阵营又将谁主沉浮?

 

  德系三强你追我赶 上演“新三国志”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宝马全球销量实现1905234辆,继续坐稳“第一把交椅”。但奔驰和奥迪的排名 则暂时与2014年互换。2015年1-12月 ,得益于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奔驰全球销量高达1871511辆,同比增长13.4%,暂时领先于奥迪的1803250 辆。

  从全球汽车市场的维度观察,宝马、奔驰、奥迪的竞争已然愈演愈烈,三大品牌的相互差距均在不断缩小。2016年奥迪会否卷土重来,奔驰的表现是否依旧强大,很值得每个人期待。

 

  雷克萨斯销量数据暂未公布

  在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市场,三大德系汽车品牌的座次则需重新排列。2015年,奥迪在华销量实现57.1万 辆,宝马(包含BMW和MINI)46.4万辆,奔驰(包含smart)销量迅速增长至37.4万辆。奥迪仍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后两者,但是奔驰与宝马的差 距已经由2014年的22万辆缩小至9万辆上下。

  在各个细分市场,奔驰与宝马的距离均在逐步拉近。在体量最大的高档B级车市场,奔驰C去年全年销量同比暴涨 139.9%至85080辆,与宝马3系的98600辆仅相差13520辆,年末收官的12月份,奔驰C销量更是超过奥迪A4L和宝马3系,成为细分市场 “一哥”;在火爆的SUV细分市场,宝马X3由于尚未实现国产化,去年1-11月销量仅实现29720辆,而奔驰GLK同期销量则达到56923辆;宝马 X1由于产品力的削弱,去年销量更是同比大幅下降,与刚上市一年的奔驰GLA市场表现相差无几。

  如此看来,2016年宝马在中国高档车市场“榜眼”的宝座,会否被奔驰抢占?高档车第一阵营的排名是否就此改 写?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表示,今年奔驰超越宝马的“可能虽小,但机会很大”。奔驰GLA、GLC等产品实力以及奔驰渠道的缕顺、产 能的提升都为奔驰未来发展夯实基础,但是宝马2系、新款X1均将于2016年陆续推出,尤其是主攻低端SUV市场的新款X1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决定了宝 马今年全年的前途命运。

  “第二梯队”奋力逆袭 寄望坐四观三

  对于高档车第二梯队来说,2015年一定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根据盖世汽车网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 包括捷豹路虎、沃尔沃、凯迪拉克、保时捷、英菲尼迪和DS品牌在内的整体销?吭即?37.5万辆,占到高档车总销量的21%左右,想对打破了ABB在高档 车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

  其中成绩尤为突出的是凯迪拉克、保时捷和英菲尼迪。凯迪拉克由于ATS-L等车型表现优越,2015年销量实 现 81565辆,同比增长8.9%;保时捷凭借卡宴和MACAN两款热销SUV,势头异常强劲,去年销量同比增长23.6%,交付汽车58009辆;品牌影 响力的提升令英菲尼迪2015年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3.8%至40188辆。

  相比之下,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削弱,也另不少高档车品牌市场表现开走下坡路。捷豹路虎受制于国产和进口车业务的 博弈,2015年在华销量下滑24%,仅实现92474辆;沃尔沃则因XC90品牌定位“老龄化”失去品牌引领作用,2015年销量几乎与2014年持 平,毫无长进;DS则由于惨淡的市场和难见起色的知名度,被许多消费者剔除出高档品牌之列。

  即便如是,崔东树对于明年高档车市场的表现,尤其是“第二梯队”依然充满信心,他说随着二线高档品牌国产化的推进,以及国内消费升级,高档品牌越来越向中低端汽车市场倾斜,2016年国内高档车市场还将有很大的提升。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接受媒体采访时同样表示,“根据‘十三五’规划,中国到2020年将保持6.5%~7%的GDP增速,因此我们相信,中国高档车细分市场将在未来继续超过整体车市的发展速度。”

  “预计,2016年凯迪拉克品牌将成为表现十分抢眼的二线品牌之一;捷豹路虎尽管有角逐高档车市场的实力,但是其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崔东树对中国经济网汽车表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轮胎模具行业处于轮胎产业链的上游,终端需求来自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飞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轮胎模具行业带来新增量。2024年我国轮胎模具行业发展良好,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从竞争来看,全球轮胎模具市场呈现以豪迈科技为领头羊的单寡头格局。2023年豪迈科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近年来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和渗透率不断上升,但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仍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蓝海”。当前,我国电动重卡市场由传统重卡及工程机械企业主导,同时涵盖跨界与新势力等多类竞争者。2021年以来,其头部企业格局历经多轮洗牌,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不过近3年来其集中度正逐渐提升,CR4由20

2025年04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