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管理系统根据提供的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冷却方式,其中被动式冷却是指利用汽车行驶环境的方式进行电池组冷却;主动式冷却则可根据电池工作需要,利用组装在系统内部的空调元件包括蒸发器、冷凝器、PTC 加热器等,在低温时提供热源进行加热或在温度较高时提供冷源进行散热。而如果根据传热介质的不同,电池热管理系统可分为风冷、直冷与液冷。
1)风冷模式:以低温空气为介质,利用热的对流,降低电池温度的一种散热方式,分为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利用风机等)。该技术利用自然风或风机,配合汽车自带的蒸发器为电池降温,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在电动乘用车应用广泛,应用车型如日产聆风(Nissan Leaf)、北汽 EC180 等,在目前的电动巴士、电动物流车中也被广泛采纳。
2)直冷模式:采用空调系统制冷剂(R134a 等)对电池系统“直接冷却”。制冷剂经冷凝器后形成两个分支,一路进入汽车的蒸发器用于乘员舱的冷气供应,另一路经过膨胀阀形成低温低压的液体与电池组内部的冷却板进行热交换,将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带出,最后从两路分支出来的制冷剂又汇合到电动压缩机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该方案管路较长,制冷剂用量大,成本高,目前使用相对较少,最典型的如宝马 i3(i3 有直冷、液冷两种冷却方案)。
3)液冷模式:以冷却液(乙二醇与水等混合物)作为介质形成独立冷却回路对电池组进行冷却,冷却回路由电子水泵、电子膨胀阀(或电磁阀与热力膨胀阀)、冷却板(也称水冷板)及冷却器等部件组成,其中电子水泵为冷却液循环提供动力源,是驱动部件;电子膨胀阀可以根据回路的压强与温度主动调节回路流量,是控制部件;冷却板与冷却器是换热部件,分别用于电池组与冷却回路、冷却回路与空调制冷剂回路热交换。液冷相对直冷成本更低,冷却效果也优于风冷,是目前最常见的动力电池主动冷却方式。
新能源乘用车因车型高低端配置差异,电池及电机冷却方式差异较大。我们认为影响新能源车热管理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车型高低端、电池类型及使用工况,具体表现为:
1)纯电动车型越高端,基于续航及动力要求,车辆带电量及驱动电机功率越大,自然风冷方式较难满足冷却要求,液冷或水冷成为热管理方式主流。
2)不同动力锂电池热稳定性有所差别,当前铁锂及锰酸锂热稳定性一般优于三元电池,多采用风冷。三元电池尤其是高镍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电池内部活性强),电池的冷却方式多采用液冷。
3)动力锂电池按倍率性能可以分为容量型和功率型,功率型锂电池允许的最大充放电电流比容量型更高,电池因内部通过电流大产生的热量更高;插电混动乘用车因电池带电量较少但电驱动系统所需要的功率较大,故动力电池一般采用功率型锂电池,电池冷却方式也基本采用液冷。
1)国内纯电动乘用车结构升级潜力巨大。2017 年国内小微型(A00/A0)纯电动占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比例超过 50%,主要原因在于该类车型补贴后经济性较强,在三四线市场、租赁市场有所突破,但难以代表未来消费市场真实需求。参照成熟的燃油乘用车市场,2016 年及 2017 年前十月国内小微型乘用车销量合计占比分别仅 6.4%和 5.7%,我们判断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进步及消费市场崛起,车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