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产量结构及销量分析(图)

        一、国内纯电动乘用车结构升级潜力巨大
        目前国内小微型(A00/A0)纯电动占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比例超过 55%,主要原因在于该类车型补贴后经济性较强,在三四线市场、租赁市场有所突破,但难以代表未来消费市场真实需求。参照成熟的燃油乘用车市场, 16 年及 17 年前十月国内小微型乘用车销量合计占比分别仅 6.4%和 5.7%,我们判断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进步及消费市场崛起,车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图表:16 年(左)及 17 年 3Q 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结构(单位:辆)

图表:16 年(左)及 17 年前十月燃油乘用车销量结构(单位:辆)
 
        二、积分制考核在即,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高增长趋势明确
        2017 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高增长,1-11 月产量高达 45.4 万辆,同比增长 62%;且成长空间依旧巨大,以全年产量 54 万辆预计,目前乘用车电动化率仅 2%;新能源车积分从 2019 年开始考核,油耗积分现在已经开始追溯考核;为了应对双积分考核压力,预计 2018 年合资及自主品牌车企将加速布局新能源乘用车,当年产量有望超过 70 万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图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高增长,产量占比持续提升(单位:万辆)
 
图表:2017 年 11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达 8.1 万辆(单位:辆)
 
        三、特斯拉 Model 3 规划宏大,2018 年规模量产支撑海外市场高速增长
        2017 年前三季度海外新能源车产量达 45 万辆,同比增长 63%,其中 A 级及以上乘用车占比超 95% 以上,预计全年产量约 70 万辆,对应海外市场渗透率约 1.1%。2018 年是特斯拉 Model3 大规模量产的年份,按公司一季度末月产能 2 万辆规划,全年产量预计可达 20 万辆。

图表:特斯拉 Model3 量产推动海外新能源车高增长(单位:万辆)
 
图表:2017 年 9 月海外新能源车销量高达 6.2 万辆(单位: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