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汽车零部件、配件发展现状与汽车装饰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建立始于1953年,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为起点,并随着我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该时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均为卡车进行配套。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汽车涡轮增压器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建立始于1953年,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为起点,并随着我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该时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均为卡车进行配套。
改革开放后,随着乘用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国内企业开始通过与跨国汽车制造商合资方式,引进国外技术进行汽车生产。同时,大型跨国汽车制造商的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迅速跟进,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在我国设立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本土化的乘用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进入成长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进一步开放,汽车产业配套政策及法规先后颁布,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其在我国合资或独资设厂的进程,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推动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直接带动汽车零部件产品需求,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200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收入规模为12,101亿元,到2014年该收入规模增长至29,074亿元,保持飞快发展势头,2015年1-10月该行业收入规模为25,620亿元,以此预计全年行业收入规模为30,744亿元。
2009-201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收入规模
单位:亿元
2、我国汽车饰件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初期,自主生产的汽车类型均为卡车,仪表板、保险杠等饰件产品均采用金属材质,表面通过汽车涂料进行处理,因此汽车产品外观及舒适等性能体验不佳。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乘用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普遍的代步产品,消费者对汽车产品也呈现多样化需求,促使汽车饰件企业以美观、安全、轻量、环保为设计标准,大量应用非金属材料,并广泛推广至商用车领域。
目前,我国各类汽车饰件产品已基本实现非金属化。
随着我国汽车饰件行业的持续发展,未来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产品开发总成化
汽车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其中总成零部件又包含众多单元件,如仪表板总成产品由仪表罩、风道、出风口、手套箱、安全气囊托架及盖板等单元件构成一个总成系统。以往汽车制造商通常通过购置分散的零部件自行组装设计,一方面增加其工作量,另一方面容易出现零部件的不匹配问题,因此汽车制造商将汽车饰件的总成工作交由专业的企业进行生产,同时对汽车饰件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部分汽车饰件企业已经具备多种汽车饰件产品的总成开发能力,能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各类汽车饰件总成产品,从而有效提高汽车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产品系列多元化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制造商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均采用大量的汽车饰件产品,对各类型饰件产品形成较大需求。目前,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具备部分饰件产品的造型设计、同步开发、模具管控、产品总成制造、准时交付等能力;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现有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企业必须不断完善自身产品系列,满足汽车制造商大部分甚至全部饰件需求。可见,产品系列多元化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