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我国生猪市场价格下跌因素分析

   导读:2012年我国生猪市场价格下跌因素分析,对长期的供需 平衡是一个考验。而一般的养殖大户则面临着难以找到合适的养殖场地、价格天天见涨的饲料以及缺乏流动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养殖户认为2012年大猪存栏 很多,母猪也比2011年多;更担心当地很多大场母猪补上来会影响2013年的猪价,2013年很有可能比2012年更加低迷。

   2.1终端消费下降幅度较大

   2012年猪价波动还是属于正常范围,主要是供给充沛、需求下降所致。春节后猪价下跌是历史规律的回归,其主要原因不是供应大幅增加,而是节后需求大幅回落,但2012年跌幅明显较往年大。2012年需求的反常下降还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替代品禽肉、禽蛋价格上半年大幅下跌;宏观经济形势低迷,“衣食住行”大部分消费品价格上涨,导致购买力相对下降,带来终端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2.2人工成本及玉米等饲料成本上升

   2012年上半年生猪及猪肉价格连续下挫的同时,生猪养殖成本却日见趋长,玉米价格已涨破2011年9月的历史最高点,达2.52元/kg,比年初上涨6.78%。

   2012年8月饲料价格从2011年的3600元t涨到4600元t,这样算下来,养1头猪仅饲料就要比2011年多花100多元。据观研天下监测数据,原材料豆粕从开春到6月上涨44%左右,跟开春相比,仅豆粕一项,一头猪的成本就增加了200多元,麦麸也差不多上涨10%。可喜的是国庆前原料价格开始出现回落,11月初降到了2.38元/kg,这对于长达半年之久的上涨来讲,是一次转机,后期玉米市场基本稳定,截至2013年1月23日,玉米批发价格为2.44元/kg,同比上涨3.39%,基本已经回归正常水平,出现抬头趋势,豆粕价格也呈现易涨难跌之势。而自2011年开始人工、水电、仔猪及防疫等成本也明显增加,给生猪养殖企业带来一定困难。

   2.3进口猪肉对市场的冲击

   为平抑肉价上涨及减缓CPI上涨压力,国家从2011年起从国外大量进口猪肉。虽然2012年猪肉进口量相较国内猪肉生产总量仍是“九牛一毛”,但对本就产能过剩的生猪市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进口猪肉具有价格优势,且投放地比较集中,对局部地区生猪市场仍有一定的冲击力。此外,进口肉的增加也会给养殖户的心理造成一定压力。如2012年5月,英国、巴西、智利和波兰等国家的猪肉产品相继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在行业引起“骂声一片”,同时重挫市场信心,尤其是加剧育肥猪的抛售,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猪价下调的压力。有专家根据历史经验推算,肉类供应如果增加1%,价格就要下跌约7%,增加2%价格就要下跌14%,保守估计也有10%,影响不容小视,进口肉不仅对终端肉价影响较大,而且还大大影响到屠宰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从而影响屠宰企业的收购、屠宰积极性。

   2.4社会资本竞相进入

   随着生猪饲养方式的不断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步伐加快。大规模专业化养殖,无论是劳动力投入,还是饲料的购置,以及疾病的防控,都能极大地节约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自2008年以来,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与散户退出相反,大量外围资本竞相涌入养猪行业,新增出栏生猪九成来自规模养殖,主要是返乡农民及社会资本投资,生猪产业作为传统农业的“一块肥肉”,非养殖企业也开始纷纷加入,不仅有顺鑫农业、大康牧业和新希望等主营农畜牧业的公司先后进入养猪业,还有网易、联想、武钢集团和山西焦煤集团等一些原本主营业务与养殖业完全不相干的公司也纷纷涉足。在猪价变动和盈利缩水的同时,各路资本的“一窝蜂”涌入成为养猪业一大热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跨行进军养猪的企业或基金以及扩大养猪规模的上市企业已不下20家。与农村的散养户相比,资金实力雄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规模养殖把握市场信息的速度快,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有利于缓解散户养殖受到行情影响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殖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外来资本的进入也会面临一些行业内相似的困难,如土地、环保、人力资源和资金等4大瓶颈,养猪也不是短期投资项目,从投入到产出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了解,建一个5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固定投资要花几十万元,加上进猪种,总投资上百万元,从配种到怀孕产仔,约15个月后投入才能变现,对长期的供需平衡是一个考验。而一般的养殖大户则面临着难以找到合适的养殖场地、价格天天见涨的饲料以及缺乏流动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养殖户认为2012年大猪存栏很多,母猪也比2011年多;更担心当地很多大场母猪补上来会影响2013年的猪价,2013年很有可能比2012年更加低迷。

   2.5收储政策及调控预案影响

   农业部等部委发布的生猪预警信息、政府增加冻猪肉储备或者活体储备以及对能繁母猪和种公猪发放临时饲养补贴等政策让养殖户及时了解生猪的市场变化,引导养殖场(户)科学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市场心理预期,帮助养殖户规避风险,有力地保障了生猪市场的稳定,有效地缓解了生猪价格的暴涨暴跌。

   2012年春节后猪肉价格“跌跌不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于5月11日出台了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新预案是对2009年初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的完善,除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还要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8.5∶1的猪粮比是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预警点,其主要原因是近年疫病对生产的影响加剧了市场波动的偶然性和波动幅度。新预案大幅增强了政府储备吞吐调节的能力,包括明确了正常情况下的政府冻猪肉储备规模,增强了应对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能力,提高了政府冻猪肉收储规模上限,增强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能力。新预案的出台,进一步提高政府生猪市场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对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作为包装材料用的瓦楞纸,加工成纸箱后可代替其他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运输方便、节约木材、以纸代塑,减少白色污染,多次循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3145万吨,同比增长7.89%,2015-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

2025年06月27日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在政策鼓励下,各地区积极推进养殖智慧化。如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是由赤水市农业农村局、赤水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指导,贵州长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和腾讯云共同发起的乌骨鸡养殖项目。该项目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使养殖基地的乌骨鸡出栏率提升了 30%,增产

2025年06月24日
小龙虾价格大跳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养殖户承压 下游加工及出口迎来亮点

小龙虾价格大跳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养殖户承压 下游加工及出口迎来亮点

目前小龙虾价格正在逐渐“亲民化”。一是近年来,各地小龙虾养殖技术日益成熟,湖北、江苏、安徽等传统主产区持续扩产,四川、江西等新兴产区也加速发展。2023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2950万亩、产量316.10万吨,已经成为淡水养殖第四大品类。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农业用水压力增大 节水灌溉行业关注度提升 区域化竞争特点突出

我国农业用水压力增大 节水灌溉行业关注度提升 区域化竞争特点突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长,农业用水量庞大;但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小,传统漫灌仍占近半耕地,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低下,叠加国内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我国农业用水压力不断增大,农业节水迫在眉睫。

2025年06月03日
我国苏氨酸供给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贸易顺差扩大 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我国苏氨酸供给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行业贸易顺差扩大 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苏氨酸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需求深度绑定饲料工业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减豆粕不减效”技术路径为行业开辟新增量空间。目前,我国苏氨酸行业整体供给能力得到提升且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基本掌握了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并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2024年我国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但由于高粱口感粗糙、涩味明显的缺点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和小麦逐渐取代高粱成为主粮,使得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产量波动下降。高粱种植式微,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目前主要体现在机械化、规范化、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近年来我国甜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面积减产量增”的特殊现象。我国甜菜种植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特征,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共同构成核心产区,合计占全国播种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近年来其产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甜菜产业深陷“种子困局”,目前全国95%以上的甜菜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