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小龙虾行业核心竞争力:口味+品质+供应链+营销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龙虾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消费升级背景下,新一代年轻人的餐饮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愿意在吃上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注重品质和体验,消费更多的呈现出享乐型的特征,而小龙虾因其丰富的口味、独特的社交性和娱乐性,符合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实现爆发式增长。 
         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创新维系差异化经营 
         品质是小龙虾发展的基础。小龙虾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是否健康、美味,以及是否可以树立商家的口碑。健康:小龙虾一旦死亡,其蛋白质会迅速变质,消费者误食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因而使用活虾尤为重要;美味:小龙虾的口感是吸引消费者重复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新鲜的小龙虾肉质紧实有嚼劲,并富有汁水,而变质的小龙虾肉质较松无汁水,同时还可能有异味;稳定:同一品牌拥有稳定的品质,不会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而随意改变口味,可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树立良好的口碑效应并易于扩张。持续性创新维系差异化经营。小龙虾行业门槛较低,易于被模仿,因而持续创新是企业发展扩张的必要选择。 

         (1)口味创新: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偏爱的口味有所不同,同时消费者对于新出的口味会有猎奇心理,通过积极研发新口味,采用新手法,持续吸引消费者进店消费,如:推出冰镇小龙虾和火焰小龙虾,视觉效果炫酷;模仿小鱼锅贴推出龙虾锅贴,味道异常鲜美;蒜泥猪手龙虾,巧妙融合了蒜泥猪手和蒜泥龙虾等等。 

         (2)渠道创新:目前小龙虾已逐渐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的熟冻龙虾,饿了么、美团等平台的龙虾外卖,麻辣诱惑、虾公馆等线下品牌连锁店,以及各式各样的半成品品牌,渠道的创新将更多更好的小龙虾送入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嘴中。 

         (3)技术创新:小龙虾具有季节限制使其难以冬天出现在消费者餐桌上,数字冷冻技术的创新,可以延长龙虾的保存时间,目前口感略逊于新鲜龙虾,随着冷藏技术和反季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也许可以实现一年四季吃到美味新鲜的小龙虾。 
         发力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小龙虾供应链水平 
         小龙虾餐饮的进入壁垒很低,从街边大牌档到高档餐厅均有贩卖,庞大的需求量吸引众多商户进入小龙虾行业竞争主要取决于小龙虾的品质,由于国内生产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而龙虾冷链物流体系在保障龙虾鲜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体系,提高龙虾运输效率。为降低小龙虾运输途中的死亡率,保证产品的新鲜,各地积极发展小龙虾冷链物流系统。湖北省潜江市通过整合生态龙虾产业园、垂直电商平台、龙虾交易中心、质量检测室、龙虾物流配送中心、养殖基地等相关资源,构建一条龙冷链物流服务机构,开通货运物流、客运专线干线及航空物流,实现 12 至 18 小时送达全国各地,保障了小龙虾运输成活率和品质。 
 
湖北潜江生态龙虾园远景图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此外,进一步加强池边塘头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依托国内大型物流集团构建全程冷链配送体系,利用大数据等电子商务系统,完善产销数据的匹配,实现产地和销地市场有效对接,提高配送效率。 
         小龙虾节、小龙虾生态旅游等手段,以营销带动发展 
         利用节庆、旅游等手段提升品牌形象、拉动消费,全国各地围绕小龙虾为主题,积极举办各类小龙虾节、小龙虾生态旅游、虾王争霸赛等休闲旅游活动,不断扩大小龙虾的品牌影响力。根据《2017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目前全国每年直接参与小龙虾节庆活动的人次超过 8200 万,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转发的相关信息约 1.6 亿条。 

         江苏盱眙的“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将盱眙十三香龙虾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美味龙虾, 2017 年 6 月 12 日第十七届龙虾节正式开幕,从开捕仪式到“金城之夜”到“万人龙虾宴”等活动,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的食客,仅 6 月 13 日当日 3 万多名食客消费约 35 吨小龙虾,并带动加多宝、特种兵等饮品交易额的大幅提升。 

2017 年第十七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万人龙虾宴活动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湖北潜江连续 8 年成功举办“中国潜江龙虾节”,打造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经贸盛会”于一提的文化品牌。2017 年第八届潜江龙虾节,以精心设计的美食区和舞台区,独具特色的创意集市、泳池潮 Party 和极限运动区域,配合音乐、马戏表演、舞蹈、杂技、魔术和主题竞技游戏等,使得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体验各种新颖的活动,欣赏丰富多彩的表演。  

2017 年第八届中国潜江龙虾节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智能+农业,即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及消费量也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3625万吨,较2023年增长5.09%;消费量13634万吨,较2023年增长 3.56%,人均年消费量为96.83千克(14.08亿人)。2015—2024年,纸及纸板生产量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工厂化金针菇日产能从2010年的988.9吨增长至2023年的5109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6%。产量则自2020年起逐渐下滑,2023年降至200万吨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金针菇市场面临供需失衡局面,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整体下行。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雪榕生物和众兴菌业均遭遇了明显的

2025年08月12日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作为包装材料用的瓦楞纸,加工成纸箱后可代替其他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运输方便、节约木材、以纸代塑,减少白色污染,多次循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3145万吨,同比增长7.89%,2015-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

2025年06月27日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在政策鼓励下,各地区积极推进养殖智慧化。如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是由赤水市农业农村局、赤水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指导,贵州长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和腾讯云共同发起的乌骨鸡养殖项目。该项目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使养殖基地的乌骨鸡出栏率提升了 30%,增产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