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势(S)
1.自然气候条件优势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统一。中国自然地域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跨越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等气候带,土壤类型多样,地区间生态条件各异,且具有地形、降雨、光照等优势,使得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此外,我国南北气候温差大,东西南北跨度大的地理条件也是一个巨大的气候优势,相互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为各种各样的品种培育提供优越的制种环境。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可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
2.育种科研优势
粮食安全的关键在品种,品种安全的关键在于科研。围绕确保品种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等重大需求,我国不断加大品种科研投入,科研人员不断加快品种创新和推广应用,育种技术得到不断发展,新品种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我国在育种技术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广泛地开展了杂交优势利用与研究,先后培育推广了一批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等新品种,使我国在杂交水稻等领域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科研人员紧跟国际育种技术发展趋势,广泛使用分子生物学、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培育了优质、高产、多抗的超级稻、杂交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等突破性优良新品种,使我国优良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为实现我国粮食产量“十连增”提供了科技支撑。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和新品种研发源头创新的基础,而我国作物育种与栽培历史悠久,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形成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品种资源。现今全国栽培的主要作物种类约600种,其中粮食作物30多种,经济作物约90种,果树约150种,蔬菜120多种,牧草约50种,绿肥约20种。目前国家种质库已保存195种作物共33.3万份种质资源,分属35个科192属712个种(含亚种);国家种质圃已保存50多种(类)作物3.8万份种质资源,约分属1050个种(含亚种)。丰富的种质资源为研究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创新、培育农作物新材料和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人力资源优势
相对于田问作物生产来说,种子繁育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加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农业种业科研人员的比较优势在近期内还不会消失,为我国种业的低成本发展保留了时间和空间。此外,我国具有实力雄厚的农作物种业科研、育种机构,以乡土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为特征,来自农民、服务农民、植根于农民的农村科技协调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作物育种。在广大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和育种科研工作者中,将产生优秀的种业研发推广人员和生产者。
二、劣势(W)
1.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拳头品种
世界种业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我国商业化育种不过1O多年时间,与世界种业相比,我国种子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据统计,我国有科研能力的企业不到总数的1.5%,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自身科技创新体系,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1%,低于国际公认的“死亡线”(国际公认标准:企业科研投入低于销售收入1%是死亡线,2%是维持线,5%为正常线,目前发达国家一般为8%~12%)。目前发达国家种业的科研投入一般为销售收入的8%~12%,如美国孟山都公司每年在转基因育种方面的科研投入高达10亿美元。国内种业领头羊的上市公司隆平高科比较重视科研投入,每年投入约0.5亿元用于科研,占销售收入超过4%,但与跨国公司相比差异也极为明显,很多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购买的方式取得品种经营权,研发投入非常薄弱。由于科研投入不足,种业公司本身无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品种权等)的品种,尤其是缺乏突破性拳头产品,导致行业内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少,这直接影响到种业公司的品种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2.产业集中度低,缺少商业化育种体系
我国种子产业的创新能力弱,经营规模小,种业集中度低,缺乏竞争力。2011 年 8 月我国颁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提高了种业企业门槛,不少种子企业破产退出。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种企数量迅速下降,从 2010年的 8000 多家减少到 2015 年的 4000 多家。我国前50强种业企业经营额只占全国种子市场的近30%,前10强大约占市场总额的13%。从不同农作物来看,水稻种子产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行业上市公司前三名的隆平高科、亚华种业和丰乐种业加起来只占水稻种子总市场份额的24.5%;玉米种子市场集中度略高,玉米种子行业前6强市场占有率为24%;小麦种子行业集中度极低,业内龙头企业也仅占2.41%左右份额,行业集中度低于水稻、玉米种子产业;蔬菜种子行业集中度极低,业内前10名企业也仅占1%左右份额,同时由于蔬菜种子进入门槛较低,近几年行业集中度还呈下降趋势,中高端蔬菜种子市场已经被国外跨国公司所控制。我国种子经营机构数量多,种子经营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但尚未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种子的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是相互分离的,种子企业很少搞科研,种业的科研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科研、教学单位,严重限制了我国育种科研技术的创新水平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形成了品种科研与推广应用、产学研与育繁推分离的“两张皮”现象,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尚未形成商业化科研育种机制。
我国前l0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而美国前10家种子企业垄断了其80%的市场。一些西方跨国种业公司借雄厚的科技、资金和人才优势,纷纷走上了产业联合、兼并重组之路,朝着大型化和国际化的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垄断方向发展。与之相比,我国注册资本小于500万元的企业占种子企业的59.8%,大多数企业尤其是成立不久的民营种子企业还没有力量和精力建立自己稳定的销售网络”。因此我国种子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竞争力都明显处于劣势。
4.种子保障力不强,缺少种业基地
种业基地是种子生产的源头。我国种业生产基地存在很多缺陷,包括基础设施薄弱,种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低,抗击自然风险能力弱,种子生产水平不高;基地布局分散,存在“遍地开花”、“处处打游击”现象,基地规模不大,人工成本上涨过快影响育种积极性,种业基地不稳定;种业配套加工、贮藏、运输、检测等综合配套设备和服务能力薄弱,种子保障能力不强。我国在农作物种子生产布局上规划建设3个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分别是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除三大国家级基地外,还将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特点,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区域级种子生产基地,在种子生产面积666.7hm以上的制种大县建设县(场)级种子生产基地。
5.市场监管力薄弱,缺少发展支撑体系
我国种业品种保护力度不够。一方面,科研育种单位与育种专家转让自己培育出的品种时,种子公司不愿意或不按要求支付转让费,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技创新的后劲;另一方面,品种权的私下转让、假冒侵权、盗取亲本现象严重,使得品种权人不能取得培育或转让新品种而应得的报酬,这不仅使科研机构研究经费补充不足,育种者积极性受挫,新品种开发缓慢,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又使种子企业缺乏新品种来源,后续品种跟不上,从而使种子科研和经营两大系统都处于低水平、低效率运转状态,不利于培育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突破性拳头品种,严重制约了我国种业的健康发展。
三、机遇(O)
1.国家对种子产业的扶持和重视
面对跨国“大鳄”的严峻挑战,国务院2011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发布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首次把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种业发展的“种业新政”:种业战略地位提升,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国家将加大投入,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鼓励种子企业大力开展商业化育种;育种企业门槛提高,大力扶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企业兼并重组带来新商机;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种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加大种业投入,实施农作物种业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给种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实施良种补贴制度,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种业市场秩序建设,淘汰假冒伪劣品种,有利于优质品种得到一个良好发展的市场环境等。
2.种业发展的科技进步潜力巨大
为满足粮食供给刚性增长需求,国家发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增粮食1000亿斤,总产达到1.1万亿斤。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依靠增加土地面积等方式已不现实,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种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目前,我国良种的科技贡献率大约在40%左右,与美国发达国家60%的良种贡献率相比还有50%的增长空间;我国的良种商品化率为60%多,比世界平均水平70%低将近10%,与发达国家90%多的商品化率相比差距更大。但中国种子市场具有较大的容量,种子的商品率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问,种业发展的科技进步潜力巨大。
3.农业对优良品种的需求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土地资源是粮食增产的最重要资源。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0.09hm,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05hm以下。除人均资源稀少之外,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的影响,我国耕地总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生产将面临日益严峻的耕地资源约束。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从现在的13亿人口增加到14.5亿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人增地减”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这意味着在不断恶化的农业生产环境与消费人口不断膨胀的双重胁迫下,依靠土地增加粮食产量的空间非常困难,依靠良种增加单产成为主要的突破口。
四、威胁(T)
1.跨国种业纷纷抢占中国市场,严重威胁民族种业的生存和发展
近年来,国际种业巨头纷纷登陆中国,抢占市场,严重挤压了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直接威胁到我国种业安全与粮食安全,引发高度关注。如美国孟山都、法国利马格兰等迅速在中国注册公司,成立研发中心,建设示范基地。据统计,在中国注册的外资(含合资)种子企业已超过70家,主要从事蔬菜和花卉业务,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已控制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和花卉种子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主要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和花卉基地,特别是出口型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面临全线失守、全军覆没的困境。国外大公司在基本控制和稳定中国蔬菜和花卉市场之后,近几年又开始谋求向我国大田作物玉米、水稻等种业市场扩张。跨国公司正投入巨资进行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培育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实施技术本土化、人才本土化、基地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市场本土化等策略抢滩中国种业大市场,严重威胁我国民族种业的生存和发展。
2.种业经营环境仍然较差
我国虽初步建立了种业法律法规框架,但在经营方式上,我国多数种业企业还停留在简单的买进卖出的初级经营阶段,种业宏观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地方保护主义、管理和经营的政企不分、执法环境较差等突出问题,改革政策还没有完全配套,与农业“育繁推一体化”的要求差距甚远,这就直接导致种业市场的环境混乱。目前我国种子市场上套牌侵权、未审先推、制售假劣种子、恶性竞争及虚假广告等现象极其普遍,严重威胁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3.育繁推一体化面临严峻挑战
农业管理、农业科研和农机部门客观上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关系,但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仍然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目前,中国种业科研院校掌握90%的育种专家、90%的种质资源和90%的科研经费,研发出90%的审定品种,而众多从事商业育种的企业仅掌握不足10%的资源开发出10%不足的审定品种,且这些审定品种由于大量重复研究,真正能够商业化推广的品种仅占10%,而主推品种仅占3%。造成当前种业市场品种“小、杂、散、乱、仿”乱象比较突出,其根本原因是种业科研体制、评价体制和监管体制不完善。我国种业研发主要是政府投资,科研院校掌握了绝大部分科研经费,品种审定部门与科研院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新品种审定门槛较低。因此,研发机制、品种审定机制和监管体制的落后与不健全导致创新不足、品种重复低水平研发、同质化品种销售现象非常普遍,致使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