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白羽肉鸡行业发展历程及销量状况分析

         2016 年白羽肉鸡的盈利是结构性调整的结果,利润在产业链内部转移,并未实现全产业链的盈利,因此不可持续,只是反弹,而非反转。 
         
         2013~2014 年的亏损使产业对 2015 年的行情抱有预期,在 2013~2014 年逆势扩产以求在 2015 年翻身。然而,2013 年 154 万套的天量祖代引种在 2015 年集中爆发,行业在 2015年再次陷入深度亏损,此次亏损使行业彻底失去信心,对 2016 年行情不抱任何希望,甚至绝望到把刚刚育成的种鸡卖掉或杀掉。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白羽肉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在 2015 年异常惨烈的去产能之后,迎来了反弹的曙光。2016 年 1~2 月的商品代鸡苗价格全面上扬,叠加 2015 年 1 月和 11 月美法两国相继爆发禽流感导致祖代引种封关,行业错误的把祖代引种受限和商品肉鸡供给短缺划上了等号,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从祖代到商品代的传导过程长达 18 个月之久(从祖代引种传导到父母代鸡苗需要 8-10 个月,从父母代引种传导到商品代鸡苗同样需要 8-10 个月,从商品代鸡苗到商品肉鸡需要42 天)。 
         
         在经历了 2012 年底到 2015 年三季度的持续深度亏损后,2016 年初的价格反弹燃起了产业链各环节扩产的热情,尤其是下游屠宰场、经销商补库存,进一步推动终端肉鸡产品价格上涨;父母代场未雨绸缪,提前透支了未来的补栏计划,向祖代场加大父母代鸡苗的采购量;2015 年提前淘汰种鸡的父母代场看到行情起来后,肠子都悔青了,只好亡羊补牢,通过强制换羽补充产能;甚至于业外资本如饲料、疫苗厂商等也开始加码养殖产能。受到下游父母代场疯狂补栏的刺激,祖代场大量增加父母代鸡苗的供给,导致 2016 年的父母代鸡苗销量不降反增,为 2017 年的灾难性后果埋下伏笔。
         
图表:2013 年至今父母代鸡苗销量呈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 2016 年 2 到 10 月大量补栏的父母代鸡苗在 8-10 个月后进入产蛋高峰期,也就是从2016 年 11 月开始,大量的商品代鸡苗涌入市场,导致价格急转直下,2017 年全行业再度陷入深度亏损,并一直延续到 2017 年 6 月,在 2016 年 10 月最后一波补栏高峰的父母代鸡苗进入产蛋高峰期,商品代鸡苗的供给终于见顶回落,苗鸡价格迎来了报复性反弹。
         
图表:2018 商品代鸡苗价格居高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6 年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状况,可以说是“羊毛出在了猪身上”!祖代场的暴利来源于父母代场的疯狂补栏导致父母代鸡苗价格暴涨,但赚的钱拿去补了前三年的亏空;父母代场受益于商品代鸡苗价格上涨带来盈利,但却把利润全部拿去补栏高价父母代鸡苗了,养肥了祖代场;在这个过程中,商品肉鸡的价格并未明显上涨,但饲料价格显著下降,商品代场赚了一把种植户的钱。因此 2016 年肉鸡行业的利润只是在各环节之间转移,是内部的流动,而非行业整体的趋势性向好。这是 2015 年产业结构性调整的结果,不具有持续性。由于祖代传导到父母代需要 8~10 个月,大家没有预料到在祖代引种受限的情况下,父母代鸡苗的供应会不降反增,而这种产能的过剩被快速上涨的父母代鸡苗价格所掩盖而并未引起足够的警觉。直到 2016 年底,过剩的供给导致商品代鸡苗和肉鸡价格断崖式下跌,父母代场补栏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压,使得父母代鸡苗价格再度跌入谷底。全行业的集体非理性最终换来了长达 8 个月的持续亏损(2016 年 11 月到 2017 年 6 月)。
         
          2018 年反转是上游向下游传导的实现 
         
         2018 年白羽肉鸡产业链各环节盈利向好,祖代引种向商品代的传导已经实现。其关键在于父母代存栏和父母代鸡苗销量从 2017 年开始双双掉头向下,并在 2018 年得以延续。
         
图表:2017 年后父母代存栏呈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2013 年至今父母代鸡苗销量呈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6 年的疯狂强制换羽在 2018 年难以为继。一方面,随着祖代和父母代存栏基数的下降,换羽的影响大打折扣;其次,受引种断档和父系换羽后性能下降的制约,母系换羽后面临无法配种的尴尬境地;最后,强制换羽后的祖代和父母代健康度下降、疾病增多并导致死淘率上升、产蛋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 2017 年下半年开始集中爆发,严重打击了产业换羽的积极性。种种迹象表明,2018 年白羽肉鸡行情反转的可能性极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我国奶牛养殖正向规模化发展 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 牧场利润承压 市场趋向集中

奶牛养殖业是指专门从事奶牛饲养、繁育、管理,以生产牛奶及其相关产品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其中饲料是奶牛养殖的最大支出,占总成本的60-70%。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奶牛单产量快速增长。2024年以来,随着原奶供给过剩问题突显,生鲜乳均价大幅下跌,同时,牧场牛奶全年平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牧

2025年04月14日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企业将继续盈利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 产能出现增加态势

回顾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原材料端价格下降,养殖场户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育母猪存栏量维持在合理区域,生猪价格持续环比下降,行业头部企业仍然将保持盈利。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盈利,快速提振养殖端的信心,生猪养殖产能已出现增加的态势。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我国棉花行业播种面积回升 低价进口棉冲击下国内价格整体震荡回落

2019-2023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持续缩减,但在2024年实现触底反弹,同比增长1.8%。同时其产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4年创自2015年以来历史新高,达到616万吨。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起,我国棉花种植逐渐向新疆集中,主产区从“三足鼎立”演变为新疆“一枝独秀”。从价格来看,受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叠加低价进口

2025年04月08日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目前林业商业模式较多,源于该行业公益属性更强,经济性并不明显,当前国内案例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5年03月22日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连年攀升,厕用卫生纸占比超过50%,消费量稳健,但大部分企业价格与利润却未跟上,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上的“卡脖子”导致纸企成本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活用纸厂商开始纷纷选择竹纤维和秸秆草,尤其是针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纸巾原料,大多数为二次回收原材料。此外,作为刚需品有价格优势,作为快消品,各大生活

2025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