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8月我国玉米进口创新高情况分析

        内容提示:海关总署刚刚公布的8月份进口数据显示,中国的玉米进口在8月达到24.45万吨,创10个月来单月最高水平。这批到货玉米大部分来自中国储备粮总公司早前订购的100万吨美国玉米。

        国家粮食局决定,在11月底新粮全面上市之前,将安排370万吨中央储备玉米投放市场。

        海关总署刚刚公布的8月份进口数据显示,中国的玉米进口在8月达到24.45万吨,创10个月来单月最高水平。这批到货玉米大部分来自中国储备粮总公司早前订购的100万吨美国玉米。

        数位受访人士分析,政府的两项举措都为在新粮全面上市之前,弥补青黄不接时期的市场空白,亦能适度打压玉米价格,疏解通胀压力。

        一位深圳的玉米贸易商透露,当前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经接近无粮可用,相伴随的,产区的玉米价格也已经从年初的2060元/吨上涨至目前2500元/吨,涨幅超过21%。

        国储即将开仓

        上述贸易商称,目前听闻这370万吨的中央储备玉米主要投放在北方深加工企业聚集区,不过370万吨的玉米仅仅是中国一周的玉米消耗量,整体来看对市场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

        “一定程度上,370万吨的中央储备玉米投放验证了市场玉米供应不足这一现状,也再次证明国家的玉米临时储备或已消耗殆尽,而不得不再度动用中央储备玉米投放市场。”他说。

        搜猪网分析师郭会勇提醒,可以料见,今年的新玉米上市后的价格不会低。除了农资、劳动力等种植成本的增加,一路走高的玉米价格也抬高了农民对玉米价格的心理预期。

        新年度的玉米最低保护限价还未公布,按照惯例,这一价格在10月左右将出台。决策层划定保护价后,凡低于此价中储粮将敞开收购。不过,今年的保护价划定将处于两难局面,郭会勇说,一方面要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保护价若定得过高,又担心继续推涨玉米的市场价格,加大通胀压力。

        事实上,国储还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境况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目前良好的盈利状况将使得其在随后的玉米收购季当中,出价会更为慷慨。

        “今年国储的收购量估计至多也就是和上年度持平。”郭会勇说,上年度,国储收购了2000多万吨玉米,数量明显低于2008-2009玉米年度的3600多万吨。他认为,政府想要调控通胀,手中的临时储备玉米数量应该在4000万吨左右,政策余地才会比较大。

        供求的不平衡使得玉米价格今年以来一路疯涨。中华粮网分析师张智先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初,玉米销售区深圳蛇口港的玉米价格为2160元/吨,玉米产区大连港[3.11 -2.81% 股吧 研报]的玉米价格为2060万吨,而9月20日,两港玉米价格已经分别上行至2590元/吨和2500元/吨。

        尤其在近两周,玉米价格每吨已上涨了100元左右。上述深圳贸易商说,目前看来,2600元/吨是国家调控政策是否出手的一个临界点,近期玉米价格过快过急的上涨是370万吨中央储备玉米投放市场的首要原因。

        肉蛋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了作为饲料的玉米价格的上扬。张智先说,猪肉和玉米出厂价格比在6:1时,养殖的利润达到盈亏临界点,而当前这一比重已经到了8.2:1,养殖盈利水平的向好以及生猪存栏量连续5个月的上升都会拉升对上游玉米的需求。

        增加玉米进口

        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膨胀,被认为是近两年玉米供求关系恶化的主要因素。

        张智先说,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起步于2000年前后,2003年迎来发展的小高潮,2006年-2008年因为政策的打压以及金融危机,行业表现较为平淡,不过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至今,行业再度进入膨胀期,淀粉、酒精等产品的价格也处于持续上涨中。

        目前中国玉米1.7亿吨的年度消费量中,65%来自饲料养殖业贡献,35%用于玉米深加工产业。而在两年,玉米深加工产业消耗玉米的比重为30%。

        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玉米研究员邱烈金分析,中国未来玉米的增产能力有限,但消费量尤其是工业消费量的增长会远超过玉米产量的增长,当前中国玉米的供求格局已经从过去的宽松过渡到紧平衡,更长时间后,供求将进一步过渡到紧张状态,这种背景下,玉米进口的增加成为必然。

        事实上,中国去年进口了157万吨玉米,创历史新高,首次成为玉米净进口国。国际上关于中国玉米进口的猜测颇多,认为中国对玉米的需求可能重塑美国农业。

        不过,中国农业部9月21日发布的《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却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自给率都必须达到100%。

        张智先预计,由于美国玉米的到港完税价格一直高于国产玉米价,今年中国玉米进口主要由中储粮和中粮等国字号企业完成,私营企业并无进口动力。

        上述深圳贸易商说,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美盘的玉米报价也出现大幅下降,当前进口玉米与国产玉米到港的价格差已经缩小至70-80元人民币,而在今年4月份,两者价格差最高达到700多元。

        “如果价格差持续缩小,甚至逆转为进口玉米价格更低,私营贸易商们也将启动玉米进口。”上述深圳贸易商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目前林业商业模式较多,源于该行业公益属性更强,经济性并不明显,当前国内案例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5年03月22日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连年攀升,厕用卫生纸占比超过50%,消费量稳健,但大部分企业价格与利润却未跟上,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上的“卡脖子”导致纸企成本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活用纸厂商开始纷纷选择竹纤维和秸秆草,尤其是针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纸巾原料,大多数为二次回收原材料。此外,作为刚需品有价格优势,作为快消品,各大生活

2025年03月21日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从产量变化来看,全球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度间可能存在波动。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15960万吨,同比下降4.65%,USDA预计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大增,总供应量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显著。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肉鸡行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平均养殖成本和出栏价格均下跌

我国肉鸡行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平均养殖成本和出栏价格均下跌

近年来,我国肉鸡出栏量整体上升,同时其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养殖的肉鸡主要包括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与小型白羽肉鸡。其中,白羽肉鸡是我国肉鸡养殖第一大品种,近年来其出栏量和出栏量在肉鸡市场中的占比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而黄羽肉鸡出栏量和出栏量占比持续下滑。值得一提的是,受玉米和豆粕平均价格下跌影响,我国肉鸡饲料平均价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目前,玉米已发展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种业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和农作物,且已形成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等6个主产区。近年来,受政策和国内玉米种植意愿提升等因素推动,其播种面积整体上升。同时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其产量持续增加。受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种植成本下降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