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杂交水稻亩产突破九百公斤

        内容提示:19日下午从湖南省农科院获悉,承担着冲击亩产900公斤难关的百亩试验田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18块试验田共107.9亩。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到场进行现场监督验收,该专家组通过对所有田块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了三块示范田收割,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含水量13.5%折算,加权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杂交水稻亩产突破九百公斤 袁隆平称需“三良配套”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从而为其提出的未来亩产突破1000公斤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日下午从湖南省农科院获悉,承担着冲击亩产900公斤难关的百亩试验田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18块试验田共107.9亩。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到场进行现场监督验收,该专家组通过对所有田块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了三块示范田收割,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含水量13.5%折算,加权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袁隆平表示,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遥遥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例如日本研究超级稻的目标是突破800公斤,但至今仍未实现,国际水稻所提出的800公斤目标也未能实现。

        900公斤亩产超出中国目前水稻平均亩产一倍以上。今年9月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世界农作物产量报告显示,2011/12市场年度,中国水稻平均产量为每公顷6.64吨,折合每亩442.7公斤,超级稻亩产是其2.03倍。

        袁隆平在研究中提出了杂种优势利用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在形态改良方面,主要是培育“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为特点的理想株型,在提高杂种优势水平方面,主要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和远缘有利基因。

        在该技术路线的指导下,选育的两优培九于2000年实现了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选育的准两优527、Y两优1号于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二期800公斤的目标。

        但在第二期800公斤的目标实现之后,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到900公斤,难度越来越大。能够提前4年实现这一目标,在袁隆平看来,得益于“三良配套”,即良种、良法和良田。在超级杂交水稻组合的培育上仍坚持株型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今年包括了栽培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今年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使用了超级稻专用肥,这个专用肥起了很大的作用。”袁隆平说,良田是基础,“有了良种、良法,但是田不好、基础不好也不行,隆回县羊古坳那个地方田比较好,土壤、水利条件都很好。”

        虽然突破了900斤,但这远不是终点。对今年81岁的袁隆平来说,其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到90岁的时候,攻克实现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据媒体报道,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介绍,当前国家下大力气来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我国现有耕地增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水稻单产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只要有好的品种、好的种植栽培方法以及优质耕地,我国水稻仍有较大增产空间和提升潜力。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告诉本报,从长期的趋势来看,耕地总量的减少和耕地质量替换的不对等,加上我们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食物结构的改变,工业原料的消耗,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仍是存在的。因此,袁隆平这个超级杂交稻亩产突破900公斤是个极大的利好。

        不过,邹进泰指出,亩产超过900公斤是一个理论上的、从试验田出来的产量,并不代表在大型的生产规模里可能达到这个程度。高产超级稻培育需要较高的技术规范,对土壤也有一定要求,因此要推广到普通农户尚待时日。邹进泰表示,目前很多超级稻属于“高水高肥”,要消耗大量的水和肥所带来的高产量,至少在现阶段,从纯粹经济的角度来看,还不一定很合算,不具有很明显的经济优势,但这个生产能力对保障粮食安全非常有意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智能+农业,即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及消费量也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3625万吨,较2023年增长5.09%;消费量13634万吨,较2023年增长 3.56%,人均年消费量为96.83千克(14.08亿人)。2015—2024年,纸及纸板生产量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工厂化金针菇日产能从2010年的988.9吨增长至2023年的5109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6%。产量则自2020年起逐渐下滑,2023年降至200万吨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金针菇市场面临供需失衡局面,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整体下行。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雪榕生物和众兴菌业均遭遇了明显的

2025年08月12日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