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蔬菜种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一、优势
1. 种业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随着“种子工程”的实施和推进,种子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种业基础设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农业部与地方政府联合先后投资建设了国家作物育种改良中心10个,国家级原种场27个,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43个,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35个,农作物品种区试站66个。利用国家财政贴息等投资建设了215个大中型种子加工中心、种子包装材料厂、种子加工机械厂等,强化了产业设施基础,提高了我国种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 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速度逐渐加快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育种者的权力,提高了育种者的积极性,申报和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数量明显增多,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速度也加快。另外,由于政府开放了对非 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审定管理,也促进了新品种的推广和更新。据统计,2005—2016年,农业部共受理新品种权申请2 783件,授权689件,平均每年通过国 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40多个。据农业部对 500个农作物授权品种和申报品种统计,累计推广面积15.43亿hm2,增产粮食1563亿kg,实施单位获得效益20亿元,社会新增效益1224亿元。
3. 生产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2014年农垦种业共生产种子11.80亿kg,销售种子9.89亿kg,销售额60.6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6%,利润总额11.34亿元,销售区域覆盖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甘肃、广东、新疆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农垦粮食作物种子商品量占全国商品种子比重达到33.94%。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两杂制种面积达到7万hm2,成为我国两杂种子不可或缺的重要制种基地和生产商。与此同时,农垦种业现已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种业市场竞争,争做中国种业国际市场的“领头羊”。、
二、劣势
1.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依然存在
种子法的贯彻实施,使中央及省级种子管理与经营已经分开。但一些地方政府的种子管理与经营机构,形式上已经分设,但未彻底脱钩,并没有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种子公司进行彻底的改制,特别是县、市级种子管理站和种子经营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体制。在这种情况下,种子管理站和种子公司之间依然存在人员、业务、经济利益方面的密切联系,对种子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是种子市场的地区分割,以及市场信息的失真,导致以信息为导向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很难生效;种子市场出现不公平竞争,淘汰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种子市场调节供求关系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相关种子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工作困难。二是在这种体制下,种子公司在政府这把“保护伞”下对改革产生逃避心理,缺乏对日益深化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和响应,导致种子行业的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形势,也落后于农业许多其它领域的发展。三是政企之间藕断丝连的状况,使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对种子产业的宏观凋控政策及发展规划难以落实。
2. 种子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偏低
我国现有的种子公司大都属于国有企业,种子经营机构数量多,但规模偏小,行业过于分散,经营范围较窄、市场化程度不高。一是一些县(市)级种子 公司为了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自我封闭式繁种,这种 小、全、散的种子生产活动一方面与杂交种生产要求严格隔离、单品种(组合)成片种植的质量要求不相符,所生产的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为了抢占制种基地,种子公司随意给村社和农户许愿,哄抬价格,加大了制种单位的投入。在销售过程中,种子公司之间又相互杀价,自相残杀,使整个种子市场处在无序竞争的状态,表现为“短期行为”,不利于种子产业长期生存。二是种子公司的垄断专营把整个本应完整的种子市场体系分解得支离破碎,各级种子经营单位之间相互干扰,无序竞争,盲目生产,供销失衡,配送手段落后,售后服务跟不上,整个种子市场处在混乱状态,规范的市场营销体系难以形成,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受到限制。三是在行政保护下成长起来的中小型种子企业在资金、品种、科研等方面缺乏竞争力,而且企业内部人员素质不一,积极性不高,极不利于龙头企业发育,也不利于企业抗风险机制的形成,更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知识丰富、精通管理的种业企业家。
3. 种子科研与经营相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作物品种选育工作主要集中在科研育种单位和高等院校,而种子的生产、推广和销售主要由种子公司负责。育种和生产经营相互分离的状况产生了以下弊端:①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主要由国家投入,因而他们对新品种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关心较少,结果导致科研单位的育种者不是根据市场要求确定育种目标,而是以完成课题为主,育种目标的市场针对性不强,而且由于缺乏基地和经费不足,育种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速度慢。②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机构,自主研发能力低,没有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和主导产品,发展后劲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 ⑧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长期相互分离,致使科研机构与种子公司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事种业的科技人员与经营公司均难以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既挫伤了科技开发的热情,又制约了大型种业公司的形成。
4. 种子市场缺乏规范的监管
我国种子市场的监管一直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种子市场监管方面,政府是市场的管理者,在治理种子市场和打击劣质种子生产及经销活动中,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担任主要角色。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习惯于事后管理,且只注重管理而忽视服务,种子管理工作的效率难以提高,制造假冒伪劣种子,违法经营,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②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县、乡 脱节的问题,导致基层种子市场监管存在盲区,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在基层市场制假、造假坑害农民。例如,有相当一部分种子经营零售户在农村赶集、走村串户非法倒卖种子,还通过亲戚邻里关系向其他农民卖种子,假冒伪劣种子大量流入民间,对农业生产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也给种子市场监管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③一些企业为了抢占种子销售市场,追求实现利润最大化,往往通过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方式来牟取暴利,坑害消费者,种子质量纠纷案频频发生。
三、机会
1. 种子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益突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使得种子的市场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之农业部与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投入方面的支持,一批有实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正在形成,合肥丰乐、隆平高科、湖南亚华、陕西秦丰、甘肃敦煌等种业公司已成功上市,尤其是北京奥瑞金种业公司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种业公司。这些企业将成为中国种业的主力军。由于种业实力的增强,种子企业对科研育种的投入加大,以及与科研单位的联合进程、加快,种子科技含量有所提高,种子商品化程度也随之提高。
2.我国种业转型升级
从2011年起,已连续发布多个指导文件指导中国种业发展。国家种业法制化建设进程加速。《种子法》修订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加大了对侵犯品种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修订完善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开通了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开展了种业科技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工作,调动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发布了第九批《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加大了对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启动了国家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对育种研发进行全产业链系统布局。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有效地净化了种子市场环境,激发了种子市场活力,为我国其他领域种业企业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和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威胁
国内外竞争压力。随着现代种业的发展,种业成为跨国公司竞相抢占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世界种业排名前10名的跨国种业公司的销售收入,1996年仅占世界种子市场16%,仅用10年时间提高到了67%。我国是种子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用种量保持在120亿kg左右,根据国际种子联盟(International Seed Federation,ISF)最新统计,中国种子市场价值为90.3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20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我国巨大的农业产业规模和农产品市场潜力,正成为主要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种业公司,有8家在中国建立了分支机构,实施本土化战略抢占我国育种资源和种子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国外品种现已经占了我国70%大豆市场,60%向日葵市场,95%的甜菜市场,许多高端蔬菜品种现已基本从国外引进。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