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我国地大物博,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灌溉水源充足,适宜棉花的生长,丰富的光热资源条件,为棉花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2)自身优势明显:棉花相对于其他纤维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棉花是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的优良天然纤维,具有吸湿、保暖、不带静电等优良特性,化学纤维无法模仿成功,也不像羊毛、羊绒、丝绸等“贵族纤维”因价格昂贵而消费有限,使得人们对于棉纺织品的消耗偏好越来越强烈。
我国棉花产业优势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 劣势分析
(1)优势主产区集中布局,棉花产业安全难以保障:我国棉花产业呈现新疆“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利于分散种植风险,尤其新疆地区常常面临倒春寒和成熟期突然降温的现象,对棉花造成很大危害,阻碍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2540.5千公顷,较上年同比增长2%;2020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2501.93千公顷,较上年同比下降1.5%。
2016-2020年我国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棉花产量为500.2万吨,较上年同比下降2.1%;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为516.1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3.2%。
2016-2020年我国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劳动力成本高:棉花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高,导致人们植棉积极性和信心大减,棉花种植面积呈下降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由2013年的416.2万公顷下降至2020年的316.99万公顷。
2013-2019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棉花品质有待提高: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棉纺企业强调以较强、较细和纤维更整齐的棉纤维作为纺织原料。近两年,国产棉花因转基因抗虫棉全面推广,品种考核指标只重视名义单产,不重视纤维品质。包括新疆在内的纤维基本品质严重恶化,纤维细度变粗、纤维长度变短、纤维强度下降、纤维马克隆值增大,使现在纺织原料无法用于生产纤细、精美的棉纱和棉纺织品。
三、 机遇分析
(1)采取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棉花从播种保苗、控害除草、整枝化控到采收,生产程序繁多,种植管理复杂,棉花生产人工成本高。近年来,我国鼓励通过培育机采棉新品种、推广轻简化和机械化新技术、加强棉花统一管理等方式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培育机采棉新品种:以纺织行业对马克隆值、衣分、断裂比、强度等品质上的需求确定供给侧种业改革,选育突破早熟、高产、优质、抗性、农艺与农机配套的机采棉新品种;鼓励国际合作,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加强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的结合,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广泛开展分子育种,培育出高适纺性棉花新品种。
推广轻简化和机械化新技术:研究开发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种植、智能化管理技术,解决高产和省工节本问题,满足小规模的植棉农户和地方植棉大户技术需求。按照“早熟品种+直播覆膜+机械采收”技术思路,因地制宜加以推广应用,并研究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内在调控机制,对行株距和种植密度进行合理调整,促进叶枝成长发育。
加强棉花统一管理:改善盐碱地棉田灌溉条件,开展田间工程建设,建造库房和晒场,配备棉种精选处理设备,鼓励用于秸秆还田、机械施肥、智能灌溉等农业机械投入生产,加强棉花统一管理。只有让棉花供给无缝对接纺织行业需求,才能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使棉花产业提质增效,降低中国棉花进口依存度,提升棉花产业竞争力。
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措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棉花产业补贴力度加大:《2017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进补贴方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中国将完善和推广棉花目标价格制度,逐步实现目标价格与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相挂钩;打造棉花品牌规模效益,提高棉花产业补贴力度。
四、 威胁分析
(1)价格波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棉花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中国棉花产业链的发展,进口棉价上扬和并行消化库存给纺织行业带来了不利的信号和局面,加大了纺织行业生产和经营风险。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棉花指数价格从11410元/吨涨至15045元/吨,涨幅31.8%,除去后期行情回落,仅前7个月棉花期货价格从10560元/吨涨到了16910元/吨,涨幅达60%。
(2)产供销不对接,产学研不耦合:中国棉花产业产、供、销不对接现象较为普遍,主要是因为地方棉农、轧花厂、纺织企业、棉麻企业等各自为政,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致使产业链条松散,无形中增加了棉企外部性成本。棉花流通仍以经营垄断为主,市场主体比较分散,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规模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不高。
(3)自给形式不容乐观:由于棉花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国内生产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当前的国内自给形式不容乐观。如2020/2021年度我国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
2020/2021年度我国棉花产量及需求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棉花的自给率水平呈现出波动性趋势,从2006年起,平均自给率水平为74.12%,说明中国至少仍有四分之一的棉花需要依靠国外进口。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棉花对外依存度为23.9%;2020年,我国棉花对外依存度为26.9%。
2013-2020年我国棉花对外依存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棉花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2021年中国棉花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ial:sales@chinabaogao.com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