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政策名称 |
政策内容 |
1月10日 |
《2020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 |
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控,以“强化制度执行力为抓手”严厉打非法研究、实验和制种行为 |
2月5日 |
《一号文件》 |
指出要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大力实施种业创新工程,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 |
2月11日 |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
进一步明确种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 |
2月21日 |
《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 |
加快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规范品种管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
3月6日 |
《2020年种业市场监督工作方案》 |
切实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查非法转基因种子 |
2021年2月 |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 |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打好种业翻身仗,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粮食库存过剩,国家提出了以“调面积、减价格和减库存”为主的供给侧改革,种子市场开始承压,近年来,市场空间停滞在1200亿左右,2018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2019年预计将达到1192亿元。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提高投入要素价格和降低产品质量的方式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投入要素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种子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有种子研发机构、制种设备公司、试验田提供者等三方面,其议价能力强弱如下: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我国种子行业的购买者主要是经销商和散户,科技机构由于其量少、可能性小,故忽略不计。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存在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根据实践测算,大田作物种子利润一般可达15%-30%,蔬菜、瓜果、经济作物等种子利润可超过50%。在高利润诱惑下,我国种子行业潜在进入者主要有以下三个:
潜在进入者 |
构成的威胁 |
威胁程度 |
产业链的相关者 |
以种子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相关者分为直接相关者和间接相关者。直接相关者有种子研发机构、种子销售商、种子种植户等;间接相关者有育种设备公司农药化肥公司、农机公司等。这些相关组织对于种子公司的经营模式、盈利水平、管理方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掌控或了解,一旦洞悉经营奥妙,待公司现金流充裕、运转稳定、资源整合能力强时即可能采取收购、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进军种业领域。其中,又以研发机构为最大可能,因为它掌握核心技术。但2010年新修订的法律规定新种子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3000万元,资金壁垒使得一些原有意向兼并下游种子公司或自立门户的科研机构不得不放弃 |
中等偏上 |
营运模式类似者 |
与种子公司经营模式相似的有食品厂、烟草公司、医药公司、饲料厂和一些农资贸易公司。由于这些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一环或多环与农业有一定的关联性,运作模式也十分类似,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当时机成熟时,这些企业稍作调整即可改行进入种业领域 |
相对较弱 |
掌握转基因技术的高科公司 |
转基因不等同杂交,前者是将人工合成的DNA片段植入特定的生物中,让植入片段与受体的基因进行重组,后者类似于雌雄配对。由于转基因技术具有提高抗病能力和产量等绝对优势,故是未来种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
威胁较大 |

四、替代品的威胁
由于种子是农业的源头且受土壤的酸碱性、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种子在根本上几乎无替代品。但在品种的型号、栽培技术上存在替代,即一个公司的种子可以替代另一个公司的种子,一种栽培方式可以替代另一种栽培方式,但终究没有改变种子的实质。因此,我国种子行业替代品没有。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目前,我国种业市场集中度低,CR10市占率仅为18%,而全球CR10市占率已经高达60%,孟山都+拜耳市占率达到22%。在国内市场,若按作物分,水稻集中度较高,其中杂交稻37.46%,常规稻33.92%。


但是,近年在国家政策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种子行业迎来较快的市场发展,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长,2020年新增超14万家种子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达到历史最高。

综上所述,通过五力模型分析可知,我国种子行业竞争力主要受到科研机构加入、成果高价出让,经销商议价能力强”等方面的威胁。因此,我国种业应实施产业链联盟战略,打造相关利益共同体。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种子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2021年中国种子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