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报告:
中国丝绸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2-2016)
中国竹炭纺织品市场竞争现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3-2017)
导读: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加快了我国“东桑西移”的速度,使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蚕桑生产基地的地位快速巩固; 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国蚕桑生产短期内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近几年蚕桑生产的不稳定。
1 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
蚕桑主产区尤其是广西等新兴蚕桑主产区,由于蚕桑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蚕桑品种更新、桑园培育、蚕室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推广十分困难; 由于缺乏防治技术和防控手段,蚕种带毒合格率逐年上升,家蚕微粒子病的潜在威胁依然严重。而传统的蚕桑生产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蚕桑生产环境恶 化,各地蚕桑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2011 年春季,工业废气、农药污染桑叶,造成江苏、山东等省的家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蚕农损失惨重。另外,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使自然灾害对蚕业生产的影响加 剧,2011 年夏秋以后,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持续干旱,影响桑叶的产量与质量,进而影响蚕茧的产量与质量。
2 蚕茧供求市场风险加剧
2011 年春季随着丝价的大幅上涨,茧价也上涨至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方面使养蚕收入增加,农民受益; 另一方面也导致蚕农扩大桑园面积,增加发种量。但随着夏季丝价的急速下跌,夏茧收购价格也随之下降,国家适时启动了厂丝储备,才使茧丝市场趋于基本稳定。 秋季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主要蚕桑生产省( 市、区) 的蚕茧产量回落,又使秋茧价格回升。
3 蚕桑生产区域转移过快
“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加快了我国“东桑西移”的速度,使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蚕桑生产基地的地位快速巩固; 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国蚕桑生产短期内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近几年蚕桑生产的不稳定。与此同时,西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快速扩张,但生产的茧丝质量却档 次较低; 而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过早地急剧萎缩,生产的却是优质茧丝。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生产高品质的丝绸产品,更难以提升我国整个茧丝绸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西部地 区的新兴蚕区随着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还出现了蚕的病害加重、生产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4 蚕种生产经营依然落后
蚕种是蚕桑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蚕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蚕种业的稳定与发展是实现我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 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科研与生产脱节、经营规模小、民营化程度低、体制机制落后等一系列问题[1]。由于改革、改制、改造进展缓慢,蚕种生产经营缺乏 活力,生产效益差,一些蚕种生产单位难以为继。据我们2011 年7—9 月份对全国18 个蚕桑生产省( 市、区) 的136 家蚕种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问卷调查,2010 年只有广西和广东蚕区蚕种场的蚕种生产经营微盈利,其他省( 市、区) 蚕种场的蚕种生产经营都是亏损的。
5 丝绸出口商品定价权缺失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和出口国,蚕茧、生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2%,茧丝产量的80%以各种茧丝绸商品形式出口。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在国际 市场上依然只有数量的绝对优势而没有产品的定价权。一是我国众多分散的自营丝绸出口企业竞销压价,削弱了产业整体在国际市场的讨价还价能力。二是由于品 牌、工艺设计、印染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茧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依然很低。我国丝绸出口量的绝对优势还不能转化为价格控制力。
6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有待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领域的拓展,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在桑果饮料、蚕沙叶绿素、丝棉丝绒被服、桑枝食用菌、桑枝地板、蚕蛹蚕蛾功能食品、沙地桑和饲 料桑业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实现产业化开发,年产值达数十亿元。但是,总体而言,蚕—茧—丝—绸—最终消费品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改 变。除了科技创新有待加强外,蚕桑多元化生产与经营具体到各个领域还存在着市场需求狭窄、区域特征显著、生产规模小、经营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