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蚕桑产业市场发展瓶颈浅析

热销报告:

中国丝绸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2-2016)

中国竹炭纺织品市场竞争现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3-2017)

        导读: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加快了我国“东桑西移”的速度,使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蚕桑生产基地的地位快速巩固; 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国蚕桑生产短期内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近几年蚕桑生产的不稳定。

        1 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

        蚕桑主产区尤其是广西等新兴蚕桑主产区,由于蚕桑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蚕桑品种更新、桑园培育、蚕室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推广十分困难; 由于缺乏防治技术和防控手段,蚕种带毒合格率逐年上升,家蚕微粒子病的潜在威胁依然严重。而传统的蚕桑生产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蚕桑生产环境恶 化,各地蚕桑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2011 年春季,工业废气、农药污染桑叶,造成江苏、山东等省的家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蚕农损失惨重。另外,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使自然灾害对蚕业生产的影响加 剧,2011 年夏秋以后,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持续干旱,影响桑叶的产量与质量,进而影响蚕茧的产量与质量。

        2 蚕茧供求市场风险加剧

        2011 年春季随着丝价的大幅上涨,茧价也上涨至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方面使养蚕收入增加,农民受益; 另一方面也导致蚕农扩大桑园面积,增加发种量。但随着夏季丝价的急速下跌,夏茧收购价格也随之下降,国家适时启动了厂丝储备,才使茧丝市场趋于基本稳定。 秋季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主要蚕桑生产省( 市、区) 的蚕茧产量回落,又使秋茧价格回升。

        3 蚕桑生产区域转移过快

        “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加快了我国“东桑西移”的速度,使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蚕桑生产基地的地位快速巩固; 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国蚕桑生产短期内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近几年蚕桑生产的不稳定。与此同时,西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快速扩张,但生产的茧丝质量却档 次较低; 而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过早地急剧萎缩,生产的却是优质茧丝。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生产高品质的丝绸产品,更难以提升我国整个茧丝绸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西部地 区的新兴蚕区随着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还出现了蚕的病害加重、生产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4 蚕种生产经营依然落后

        蚕种是蚕桑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蚕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蚕种业的稳定与发展是实现我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 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科研与生产脱节、经营规模小、民营化程度低、体制机制落后等一系列问题[1]。由于改革、改制、改造进展缓慢,蚕种生产经营缺乏 活力,生产效益差,一些蚕种生产单位难以为继。据我们2011 年7—9 月份对全国18 个蚕桑生产省( 市、区) 的136 家蚕种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问卷调查,2010 年只有广西和广东蚕区蚕种场的蚕种生产经营微盈利,其他省( 市、区) 蚕种场的蚕种生产经营都是亏损的。

        5 丝绸出口商品定价权缺失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和出口国,蚕茧、生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2%,茧丝产量的80%以各种茧丝绸商品形式出口。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在国际 市场上依然只有数量的绝对优势而没有产品的定价权。一是我国众多分散的自营丝绸出口企业竞销压价,削弱了产业整体在国际市场的讨价还价能力。二是由于品 牌、工艺设计、印染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茧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依然很低。我国丝绸出口量的绝对优势还不能转化为价格控制力。

        6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有待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领域的拓展,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在桑果饮料、蚕沙叶绿素、丝棉丝绒被服、桑枝食用菌、桑枝地板、蚕蛹蚕蛾功能食品、沙地桑和饲 料桑业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实现产业化开发,年产值达数十亿元。但是,总体而言,蚕—茧—丝—绸—最终消费品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改 变。除了科技创新有待加强外,蚕桑多元化生产与经营具体到各个领域还存在着市场需求狭窄、区域特征显著、生产规模小、经营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目前林业商业模式较多,源于该行业公益属性更强,经济性并不明显,当前国内案例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5年03月22日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连年攀升,厕用卫生纸占比超过50%,消费量稳健,但大部分企业价格与利润却未跟上,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上的“卡脖子”导致纸企成本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活用纸厂商开始纷纷选择竹纤维和秸秆草,尤其是针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纸巾原料,大多数为二次回收原材料。此外,作为刚需品有价格优势,作为快消品,各大生活

2025年03月21日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从产量变化来看,全球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度间可能存在波动。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15960万吨,同比下降4.65%,USDA预计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大增,总供应量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显著。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肉鸡行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平均养殖成本和出栏价格均下跌

我国肉鸡行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平均养殖成本和出栏价格均下跌

近年来,我国肉鸡出栏量整体上升,同时其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养殖的肉鸡主要包括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与小型白羽肉鸡。其中,白羽肉鸡是我国肉鸡养殖第一大品种,近年来其出栏量和出栏量在肉鸡市场中的占比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而黄羽肉鸡出栏量和出栏量占比持续下滑。值得一提的是,受玉米和豆粕平均价格下跌影响,我国肉鸡饲料平均价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目前,玉米已发展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种业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和农作物,且已形成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等6个主产区。近年来,受政策和国内玉米种植意愿提升等因素推动,其播种面积整体上升。同时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其产量持续增加。受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种植成本下降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