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报告:
2012-2016年中国苹果及深加工市场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国猕猴桃种植深加工市场全景调查与盈利战略分析报告(2013-2017)
导读:市场供求基本稳定, 销售价格平均上涨8%~10% 2011 年梨果价格较去年平均上涨8%~10%,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和农资价格上涨推动的梨价刚性上涨。其次,梨农组织化程度提高成为带动梨价上涨的新亮点。
梨产业发展中的特点
2011年我国梨栽培面积基本稳定, 总产量增长3%~5%。除了新疆等部分产区因灾总产量明显下降之外, 多数梨主产区产量略有增长。增产在30%以上的产区有山西省晋中市、运城市,辽宁省辽阳市,福建省福州市;增产11%~20%的产区有云南省安宁、江川地 区,北京,辽宁黑山苹果梨产区;增产5%~10%的产区有陕西省、浙江省、湖北省、四川省、江西省、云南省石林地区;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的产区有河北省辛 集、赵县,山东省烟台、泰安,辽宁省锦州、重庆市等地。新疆和贵州是2011年受灾比较突出的两个地区, 其中新疆库尔勒香梨产区因受冻害与上年相比减产70%左右,贵州梨产区因遭受特大干旱产量较去年减产80%左右。
另外,河南省、安徽省部分县市也因灾较去年减产5%~10%。
部分梨产区单产明显提高。除部分地方因冻害、干旱原因造成梨单产下降以外, 大部分梨产区单产较去年均有小幅增加。单产较去年增幅超过20%的产区有辽宁省辽阳, 山西省晋中、运城,吉林省延边,黑龙江省哈尔滨, 福建省福州等; 单产较去年增加16%~20%的产区有甘肃省兰州,湖北省利川等; 单产较去年增加11%~15%的产区有辽宁省海城、黑山,云南安宁、江川,北京等;单产较去年增加5%~10%的产区有浙江省, 重庆市,湖北省武汉、利川、宣恩、钟祥等。
果品质量普遍提高。大部分梨产区的梨果质量较去年有所提升,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除新彊、贵州等地以外,大部分地区2011 年气候条件好于上年,如花芽未受冻害,花期气候适宜,没有遇到极端天气,梨树生长健壮,着果率高,果面光洁,锈斑少,无冻伤发生。第二, 梨农优质优价意识提高,对梨园管理重视程度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往年, 部分梨产区以梨木虱为主的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果实商品率及优质果率显著提高;第三,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在梨主产区开展培训、 实地指导,许多先进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市场供求基本稳定, 销售价格平均上涨8%~10% 2011 年梨果价格较去年平均上涨8%~10%,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和农资价格上涨推动的梨价刚性上涨。其次,梨农组织化程度提高成为带动梨价上涨的新亮点。山 西、陕西、湖北等地梨农组织化程度提高,增强了梨果销售方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带动当地梨价格的提升。此外,梨体系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站长在各地区关于梨 果销售的技术培训,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梨农的营销能力, 成为带动梨价上升的又一原因。
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和农资价格上涨明显,梨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 影响生产者的收益。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拐点出现, 农业生产中的用工荒现象日趋明显, 导致农村劳动力价格迅速上升。梨种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人工成本迅速上升成为梨生产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以甘肃景泰示范县为例,2010 年女工30~35元/8 小时涨至2011 年50~60 元/8 小时,梨果生产成本增加了15%~20%。
受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同时,受到全国性物价上涨的共同推动,2011 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呈现上涨趋势,截至2011 年8 月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0.6%。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减少和成本上升, 再加上农资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使得梨果的生产与运销成本逐步提高。
气候因素是导致增(减)产的主要原因。首先,2011 年大部分梨产区(除新彊等地外) 气候条件优于2010 年,气候适宜是大部分梨产区增产的主要原因。由于上年气候异常导致梨果大幅度减产,所以2011 年梨果产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恢复性增长。其次,部分地区异常气候是梨果减产的主要原因。以新彊库尔勒香梨为例,2011年其产量较往年减产70%左 右,减产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2011 年1月4 日至22 日期间梨树遇到-20~-30 ℃的低温冻害;二是在2011 年4月13 日至28 日花期遇到30 ℃以上的高温, 严重影响了梨树授粉受精及着果。除新疆库尔勒香梨以外,河北省昌黎、湖北省潜江、河南省郑州、云南省泸西以及安徽省砀山等地也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冻害。另 外,2011 年4—5月西南等地区干旱天气对重庆、贵州、湖北等梨产区产量也有较大影响。
病虫为害依然较为严重, 标准化栽培管理有待加强。我国梨区常年发生的病害有20 多种, 但除对梨黑星病、梨轮纹病等少数几种主要病害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的研究有较大进展外,对多数梨树病虫害的研究甚少,一些病虫害在梨产区的流行发生规律和有 效控制技术研究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由于果园生态条件变化又出现新的病虫害。多数梨产区还没有合理有效的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轻防重治”的现象仍然普遍,药效良好的新型化学农药及 生物农药相对缺乏,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尚待进一步改善。目前多数梨主产区果园仍然沿用传统的栽培模式和技术, 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存在树形不规范、树体结构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严重 影响梨果品质。梨园施用的肥料种类失衡, 常因施肥不当影响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简化实用技术匮乏,机械化程度低, 新技术推广面积和程度有限,梨整体产量较低、品质较差。
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不高, 优质优价难以实现。我国梨果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的比例较小,产业的整体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为梨果分级技术不完善, 商品化处理程度不高;贮藏保鲜技术不完善,贮藏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梨果总贮藏能力严重不足,不及总产量的30%,且主要以土窑洞、半地下窖、冷凉库等土法贮藏为主。与质量密切相关的品牌发展跟不上市场需求,名牌果品 少,规模不大,市场知名度不高,早采、提前上市导致优果不能优价, 梨果质量安全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极大地制约了梨果附加值的提高。
销售模式单一, 梨农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通过考察我国17 个梨主产区的梨果销售模式发现: 目前我国梨农销售梨果主要是通过收购商或经纪人进行销售, 但与收购商或经纪人的关系非常松散, 梨农往往没有固定的收购商,销售价格随行就市,缺乏购销协议等紧密联系梨农和收购商的合约安排。此外,梨农对于及时的市场信息了解不足, 梨农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合作,共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欠缺。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