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史及市场规模走势情况分析


          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领域涵盖广泛,下面主要通过介绍光伏行业半导体的应用来说明新能源领域半导体的发展。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等人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时,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20世纪80年代,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站。美国是最早制订光伏发电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于1992年就启动了新阳光计划,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十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德国新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发电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订光伏发电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光伏发电发展更加迅速,1990~2005年世界光伏组件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mw。商品化太阳能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mw/a发展到5~25mw/a,并正在向50mw/a甚至100mw/a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每瓦2.5美元以下。
         2010年之后,我国光伏技术也快速发展。国际上目前很难确定选择哪一种太阳能电池最佳,虽然晶体硅太阳电池的销量最大,但公认今后薄膜电池最具有潜力。另外,不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各不相同,在光伏市场中各有其不同的应用领域。例如,非晶硅电池主要应用于商用电子方面,多晶硅电池主要用于光伏屋顶,单晶硅电池主要在大功率应用上。最近几年,国际上对多晶硅薄膜电池的研究较活跃,但采用哪种工艺方案较佳尚难断定。近几年,有机纳米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有较大提高,受到一定的关注。
         目前,中国已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生产基地,并逐步形成了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产生了一批领先国际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虽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有的产业供大于求,有的产业供不应求。加之产业整体技术薄弱,在整个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方法,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接或间接引进的俄罗斯多晶硅提纯技术,其生产成本高、耗能高,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据统计: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市场规模为3649亿元,2015年国内市场规模在4590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长25.8%。
2012-2015年我国光伏产业市场规模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未来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呈现区域化、集群化,临近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互补和经济合作,产业竞争力实现了整体提高。由于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降,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光伏发电在全球推广应用力度的逐步增强,光伏产品的价格呈现快速下滑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光伏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直高速发展。目前,虽然正在经历产能相对过剩阶段。但是,随着业内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突破技术壁垒,合理发展;加之政府宏观调控,积极引导。我国光伏行业是环保、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未来前景无限光明,发展空间极其广阔,长期发展,潜力无限,必将造福全人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与长时储能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商业化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近两年来,受行业广阔前景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积极布局赛道并加快产能建设。

2025年10月13日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产业趋势,其软包封装形式依赖铝塑膜性能大幅升级,因此对铝塑膜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 2030 年固态电池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的渗透率约为 10%,出货量超600GWh,市场规模超过 2500 亿元,相关固态电池需求将持续攀升,将为铝塑膜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

2025年10月10日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氢能产业的进步。随着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质子交换膜的需求和技术水平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2025年10月10日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中国深海可燃冰资源集中在南海,根据国土资源部 2016 年数据及 2017 年有关报道,初步预测我国海域(集中在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约 800 亿吨石油当量,分布面积覆盖25 个有利区块、约 42 万平方公里。当前中国试验式开采位于南海神狐海域128平方公里范围内,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凭借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高纯石英砂作为半导体与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纯度直接影响芯片及太阳能电池等终端产品的性能与良率。近年来,在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与光伏装机量快速攀升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显著放量,推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容。尽管当前国内产能不足,仍高度依赖进口,但在资源勘探突破、提纯技术攻克与企业产能积极布局的共同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带动光伏组件需求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为光伏边框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