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十年我国铜加工行业整体上保持了快速、持续的发展态势

   一、国际铜材市场竞争格局
  国际铜材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地,其中,中国产量和消费量占比最高,但高精度铜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德国。

  在美、日、德等铜加工业发达国家,铜加工企业多在上世纪末已基本完成了行业兼并重组的整合进程,建立了跨国集团,实行全球化经营,如KME、Wieland、Olan和日本三菱等公司(《新材料产业》2009年2期)。这些公司具有生产技术世界领先、铜材产品品种齐全、研发实力强大、资金规模雄厚等特点,其走向代表和引导着世界铜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铜材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二、国内铜材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铜板带箔材生产企业的特点是小企业数量众多,骨干企业少。截至2015年末,我国铜板带箔材生产企业近百家,主要骨干生产企业有十余家。
  近年来,随着行业内竞争加剧,一些规模小、资金实力差、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质量和营销管理无突出优势的企业已逐步被市场淘汰,注重研发投入、具备核心创新能力、生产和管理经营优势突出的企业将逐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铜加工业呈现行业整合的发展趋势。
  三、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我国铜材产品的供求状况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2015年度,我国铜材产量达到1,913.70万吨,同比增长7.29%。近十年,我国铜加工行业整体上保持了快速、持续的发展态势。
2006-2015年我国铜材年产量及消费量(单位:万吨)

年份

出口量

进口量

净进口量

产量

表观消费量

2006

55.91

109.26

53.34

564.25

617.59

2007

49.97

105.38

55.41

662.60

718.01

2008

51.75

93.50

41.74

784.91

826.65

2009

45.51

82.39

36.87

980.01

1,016.88

2010

50.86

91.05

40.20

1,067.10

1,107.30

2011

50.03

78.16

28.13

1,110.60

1,138.73

2012

49.30

66.86

17.55

1,168.00

1,185.55

2013

48.90

65.00

16.10

1,498.70

1,514.81

2014

50.78

60.40

9.61

1,783.70

1,793.31

2015

46.61

56.33

9.72

1,913.70

1,923.42

我国铜材产品产量与表观消费量
 
  我国铜加工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等,其中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和广东地区年度铜材产量占全国年度铜材产量的比例较高,五个省份合计占全国铜材产量的比重超过70%。“十二五”期间,上述铜加工材主要生产省份中,铜材产量平均增长最快的省份为安徽省,达到了21.65%。
“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铜加工材生产省份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省份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2014年度

2015年度

年均增长率

浙江

189.07

214.75

249.71

296.38

332.20

15.13%

江西

156.47

208.89

264.10

312.87

308.20

18.47%

江苏

172.47

174.53

221.40

278.51

306.50

15.46%

安徽

132.81

142.81

172.95

244.12

290.90

21.65%

广东

137.98

102.53

155.00

186.06

182.00

7.17%

五省合计

788.80

843.51

1,063.16

1,317.94

1,419.80

15.8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全球钾矿行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总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进口依存度高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钾矿资源总量有限,国内钾储量仅占全球的 4%。我国钾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的卤水型矿床,湖钾资源开发难度大,运输成本高,同时随着青海盐湖品位持续下降,西藏受环保限制开发进展缓慢,我国钾肥产能难有较大增产空间。

2025年07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