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一般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或酶解等途径获得,是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也是优良的燃油改善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燃料乙醇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发酵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工业化生产乙醇的唯一方法,需要淀粉原料(如玉米、高粱、甘薯等)或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对于作物有一定的占用,但此法发展时间长、技术成熟。
纤维素酶解法有原料广泛易得、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优势,但纤维素酶和原料预处理环节的成本较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还有待提升。
按照技术和工艺的发展进程,目前业界一般将燃料乙醇分为以下几类: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第 1 代粮食乙醇、以木薯、甘蔗、甜高粱茎秆等经济作物为原料的第 1.5 代的非粮乙醇、以玉米芯、玉米秸秆等纤维素物质为原料的第 2 代纤维素乙醇以及以微藻中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的第 3 代微藻乙醇。
第 1 代和第 1.5 代燃料乙醇均属于淀粉基乙醇。第 2 代纤维素乙醇使用纤维素物质为原料,经预处理后通过高转化率的纤维素酶,将原料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物质,然后经特殊的发酵法制造燃料乙醇,在技术上同粮食乙醇和非粮乙醇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原料上也脱离了农作物的范畴,而利用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充分发掘生物质资源的价值,目前是燃料乙醇的新兴研究方向并且已有国内企业规模化量产。第 3 代燃料乙醇以微藻中含有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量碳水化合物为原料。微藻具有远高于陆生植物的光合效率,生长周期短,原料生产方面较传统作物有巨大优势;同时微藻生长过程中以大气中的 CO2 为主要碳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备极大地开发价值。微藻乙醇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各项瓶颈技术逐步攻克中,还未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