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的特点,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器上大量应用,并开始向电动汽车等领域快速扩张。在产业链方面,锂离子电池行业上游主要为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离膜等行业;下游包括电动汽车、电子数码产品、其他电动交通工具、储能等行业。

锂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游市场:锂离子电池行业上游主要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以及其他材料,其价格以及供应情况是锂离子电池行业成本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2017-2019年,在动力电池市场增长拉动下,我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出货量持续上升,锂离子电池供给稳定。根据GGll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40.4万吨,同比增长32.5%,负极材料出货量26.5万吨,同比增长38%,电解液出货量18.3万吨,同比增长30%。

2017-2019年我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出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GGll

       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上游企业有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金能源、贝特瑞等优秀企业。

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上游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竞争优势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子粉体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其他新材料;研究开发、销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子粉体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其他新材料

客户优势:与宝马、大众等全球前六大锂电巨头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国内锂电正极材料的领先企业之一

技术装备优势:生产线关键设备均由韩国和日本进口,工艺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容器化学品、锂电池化学品(含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机氟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四大系列

专利优势:目前申请且已受理的发明专利共有145(其中12项在国外申请,25PCT国际专利申请),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9项,申请国内外注册商标45

质量管理优势: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OHSAS180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体系认证

凯金能源

是一家专业从事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专业供应商

产业布局优势:已在广东、浙江、内蒙古、青海建有生产基地,涉及负极材料的前端、石墨化、后端及炭化加工环节,覆盖负极材料生产的全工艺流程

质量管理优势:拥有先进的质量控制室、XRD测试室、SEM测试室、ICP测试室、理化测试室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室等

客户资源优势:CATL、力神电池、鹏辉能源、孚能科技等

贝特瑞

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及纳米材料应用的专业化生产制造;负极材料产能30000/

品牌优势:先后获得“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实施企业”、“深港创新圈能源材料龙头企业”

客户资源优势:涵盖三星、LG、日本松下、索尼、ATL、力神、比克、比亚迪、国轩等企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市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3C等应用市场快速发展,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得到快速提升。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锂电池产业规模达1727亿元,2019年预计超过2000亿元。

2014-2019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

       目前,我国从事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企业有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

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竞争优势

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中国磷酸铁锂启动电池产销量、出口量最大的制造企业

专利优势:共获得专利68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2项,澳大利亚 发明专利1项,英国发明专利1项,拥有24项核心技术,涵盖了锂离子电池生产的 专用设备、工艺配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等各个领域

技术研发优势:拥有自行研发的超高倍率放电、超低温放电和大功率过度充放电保护等多项启动电池核心技术

客户资源优势:与KTM、杜卡迪(Ducati)、川崎、哈雷(Harley)、宝马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宁德时代

从事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超大容量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电池管理系统及可充电电池包、风光电储能系统、相关设备仪器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

技术研发优势:建立涵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完善的研发体系,设立了“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锂离子电池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测试验证中心

规模优势:拥有业内最广泛的客户基础,截至2017年底工信部公布的12批新能源车型目录共3200余款车型,其中由公司配套动力电池的有500余款车型,占比约16%,是配套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厂商;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

人才优势:拥有研发技术人员3425名,其中博士学历的119名、硕士学历的850名,并包括6名福建省百人计划及创新人才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经营包括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以及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其中,二次充电电池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镍电池产品

综合技术优势:凭借于汽车、IT、新能源三大领域积累的综合技术优势,研发出全新设计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产品,建立起能量回收系统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专利优势:拥有专利2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98项,国际专利42项,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产品质量优势:产品已通过信息产业化学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十八所)、北京201所(863计划实验室)、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家权威检验机构的各项检测及认证。公司产品符合CEULUN38.3CB等安全及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及检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市场: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下游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储能等行业,下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将给锂离子电池行业带来有利影响。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等行业发展迅速,从而促进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提高行业收入和利润空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1.4万辆和9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7.1%,降幅环比收窄9.5和10.6个百分点。虽然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有所下滑,但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环保政策严控下,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可期。

2012-2020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下游企业有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

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下游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经营范围

竞争优势

吉利

一家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全球创新型科技企业集团,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进入全国前三

营销与生产规模优势:在中国、美国、英国、瑞典、比利时、白罗斯、马来西亚建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工厂,拥有各类销售网点超过4000家,产品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技术研发优势:在中国上海、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德国法兰克福、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建有造型设计和工程研发中心,研发、设计人员超过2万人 

蔚来汽车

主要从事设计、联合制造并销售智能联网高级电动汽车,是中国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先驱

技术研发优势:拥有智能电动汽车的六大核心技术—包括“三电”系统的电机、电控、电池包,“三智”系统的智能网关、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品牌优势:获2019中国汽车科技创新大奖-年度创新品牌奖;荣登“2020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成功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电动汽车行驶的最高海拔”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电动自行车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营销渠道优势:共有经销商1,359家,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专利优势:拥有专利技术247,其中发明专利7,实用新型专利124,外观设计专利116

技术研发优势:拥有“省级智能电动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企业设计中心”等技术平台

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的主要业务为自行车业务以及锂电池材料业务,自行车业务包括生产、装配、采购、销售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等

营销渠道优势:企业合营和代理点已遍及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西德、法国、瑞典、瑞士等国家,同时国内拥有近百家专卖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