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中国竹林碳汇开发现状分析,截止2013年3月2日,在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成功的造林和再造林CDM项目共计44个,其中我国成功注册3个。包括“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和“中国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
林业碳汇包括竹林碳汇意义重大,也得到了国内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但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并没有取得大的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缺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没有給予应有的支持;其次,缺乏对这个行业全面了解的人才,往往是林业专家不了解碳汇项目开发的程序,碳汇方面的专家懂林业知识的又很少;再次,我国的森林情况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按照CDM的方法学去寻找、开发项目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截至目前,我国林业碳汇开发并不理想,成功的项目也相对较少。
1造林和再造林CDM项目
截止2013年3月2日,在CDM执行理事会(EB)注册成功的造林和再造林CDM项目共计44个,其中我国成功注册3个。包括“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和“中国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项目”。
2006年11月成功注册的“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是全球第一个获得注册的林业碳汇CDM项目。该项目位于珠江流域中上游的环江县和苍捂县,规划在宜林荒山荒地上营造4000hm2多功能森林,造林树种包括杉木、马尾松、枫香、荷木、大叶栎等乡土树种和良种桉等,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项目从2006年4月1日起实施?。该项目采用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AR-AM0001:退化土地再造林方法学。在2006年4月1日至2036年3月31日的计入其间内,项目活动的人为净温室气体碳汇清除预期值超过77万吨C02当量。据2012年对该项目碳储量进行的第一次监测和核查,项目人为净温室气体碳汇清除量为13.2万吨(:02当量,获得碳汇收入51.9万美元。同时,项目的实施为周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迁徙走廊和栖息地,控制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陆续为当地农民提供数万个临时就业机会,产生40个长期性就业岗位,有5000个农户可以从出售碳汇以及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获得收益。
2自愿减排项目
2007年3月,中国云南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再造林项目顺利通过CCB标准(Climate,CommunityandBiodiversityStandards,即气候、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设计标准)核查,并成为全球第一个获得认证的CCB金牌项目。该项目是保护国际、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以及云南省林並厅共同倡导的“森林多重效益项目”,最大特点将森林的部分生态价值,即碳汇、价值计算出来,通过交易,使部分森林生态效益得到相应补偿,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增加当地社区收益,促进社区.群众更好地恢复森林、保护森林。该项目2005年4月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腾冲县启动,计划营造467.6公顷高质量森林,所选的造林树种都是原生乡土树种,造林地块有37.6公顷直接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相连,78.2公顷与保护区毗邻。预计在30年内将产生近17万吨的减排量用于国际碳市场的交易。其效益将致力于缓解该区域400多户村民的贫困等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2007年1月底,该项目正式被确认为全球首例获得CCB标准金牌认证的项目,其在社区的成功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林业碳汇多重效益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我国第一个竹林碳汇项目
云南西双版纳竹林碳汇项目是我国第一个从项目设计阶段起便考虑碳汇交易的造林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完成交易的竹林碳汇项目。该项目业主为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造林地点位干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造林规模为3490.39公顷的龙竹林,分两年种植,已于2011年完成造林工作。该项目采用熊猫标准PS-AFOLU的“退化土地上的竹子造林方法学”进行开发,预计在30年的计入期内产生54.65万吨CO厂e的减排量,年均1.82万吨C02-e。该项目的实施除了能够增加森林植被面积,缓解气候变化对当地带来的负面影响外,还能提高澜沧江及其支流的水土保持能力,增强保护区周边森林生态系统景观的连通性,为当地生物多样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项目的产业发展减缓和消除当地的贫困现象,有利于社区增收。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木炭市场格局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