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导读: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分析。钴酸锂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受限于较低的工作电压,主要由于其在更高电压下结构的不稳定性引起的,过去众多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元素的掺杂对钴酸锂的此方面性能没有多少有利影响,因此,导致钴酸锂主要运用在小电池,如手机、电脑电池等。 

相关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竞争调研及十三五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 

  ①钴酸锂 

  钴酸锂自从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一直作为正极材料的主流被应用,其主要技术发展发生在2000年前后的高密度化合成工艺,通过提高烧结温度和增加烧结次数,合成出十几微米以上的单晶一次晶粒,将钴酸锂电极的压实密度提高到 4.0g/m 3 以上。 

  钴酸锂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受限于较低的工作电压,主要由于其在更高电压下结构的不稳定性引起的,过去众多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元素的掺杂对钴酸锂的此方面性能没有多少有利影响,因此,导致钴酸锂主要运用在小电池,如手机、电脑电池等。 

  ②锰酸锂 

  锰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集中研发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索尼公司推出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后,但其在高温下较不稳定,且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向尖晶石结构转变,导致容量衰减过快,高温循环差的缺点一直限制着该材料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的使用。90 年代中后期,众多学者发现采用元素掺杂可有效地改善锰酸锂的高温循环,尤其铝(Al)的掺杂对锰酸锂高温电化学性能的改善最为有效,由此也推动了锰酸锂产业化的进程。 

  但目前锰酸锂的技术专利主要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如索尼、东芝、AESC、日立等,国内很少可以制备出可供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的具有良好高温循环与储存性能的锰酸锂材料,因此,国内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很少使用该材料。 

  ③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在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被认为是电子绝缘体以及脱嵌锂过程中的两相反应导致锂离子扩散速度等原因而没有受到重视,但从 21 世纪初,部分学者利用碳包覆技术改善了它的电化学性能后,该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的热点和重点。 

  磷酸铁锂具有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常温循环性能优异等特点,并且存在铁(Fe)和磷(P)的资源丰富、对环境友好等优势,是最近几年国内普遍选择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④三元材料 

  (1)凭借过去的高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正极材料的主要市场 

  2014 年中国正极材料同比增长 20.24%,占全球市场的43.77%,虽然相对于 2013 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为全球正极材料的第一大供应国。


  2014年中国正极材料供应量占比的下滑,主要是因为在消费类电池方面,全球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商三星SDILG化学一直通过采购中国企业的正极材料产品来降低成本,在经历的持续几年不断的压价之后,中国企业已经难以承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自己生产正极材料,以求进一步降低电池制造成本,由此导致中国正极材料供应量占比的下滑。 

  2015年中国正极材料产量为10.65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7.67%,中国正极材料占比大幅提升,主要源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带来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出货量的快速增加。 

  2)国内外正极材料产品结构有所不同 

  在国外正极材料市场,国外主要正极材料企业以生产三元材料为主,2015 年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等三元材料合计产量为 5.83 万吨,占比49.87%,其次为钴酸锂,2015 年产量为 3.05 万吨,占比 26.09%,而磷酸铁锂产量虽然是各正极材料中增长较快的,同比增长 86.14%,但占比仍较小,为 11.72%


  在中国正极材料市场,国内主要正极材料企业以生产磷酸铁锂为主,2015 年产量为 3.58 万吨,占比 33.62%,且其产量增速也是最快的,为165.19%;其次为钴酸锂,2015 年产量为 3.32 万吨,占比 31.17%;三元材料中,以镍钴锰酸锂为主,国内在镍钴铝酸锂领域基本上处于空白的状态。


  3)在国内正极材料市场,下游应用领域不同,产品结构亦有差别 

  ①纯电动商用车:以磷酸铁锂为主 

  纯电动客车是纯电动商用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分析纯电动客车的正极材料使用情况。201511月国内纯电动客车总产量为21,804辆,其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数量为 14,143 辆,占64.86%的份额,位居第一。 

  整体而言,出于安全性考虑,目前中国纯电动客车以磷酸铁锂为主。

 

  ②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以磷酸铁锂为主 

  2015 年,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产量超过 24,000 辆,其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占比约为 68%,锰酸锂占比 24%,多元材料占比 4.8%,三元材料占比 1.8%,钛酸锂占比 0.9%,镍氢动力电池份额较小,约为 0.5% 

  ③纯电动乘用车:以三元材料为主,但安全性仍需重点关注 

  在纯电动乘用车方面,其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较高,且未来政策补贴上也与续航里程有关,三元材料的使用量快速增长,由下表可以看到,2015年推出的大部分纯电动乘用车均使用三元材料。 

  ④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磷酸铁锂为主 

  2015年我国共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约64,000辆,其中,采用磷酸铁锂的车辆所占份额超过 95%;采用三元材料的车辆不足5% 

  4)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大规模普及还依赖于正极材料性能的提升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产量持续增长 国内需求不足 但出口需求旺盛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产量持续增长 国内需求不足 但出口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出口需求则持续旺盛,出口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由2018年的31.4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95万吨;净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由82.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69.88万吨。

2024年06月26日
高端领域应用增加 全球氦气需求增多 中国供给不足 进口依赖度极高

高端领域应用增加 全球氦气需求增多 中国供给不足 进口依赖度极高

近年来全球氦气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7-2023年全球氦气需求量由1.33亿平方米增长至1.79亿平方米,预计2026年全球氦气需求量达2.06亿立方米。

2024年06月24日
全球功能性硅烷消费量呈增长态势 产业链已向中国转移 供应格局相对集中

全球功能性硅烷消费量呈增长态势 产业链已向中国转移 供应格局相对集中

由于下游应用分散,功能性硅烷的消费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消费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带动和新兴工业应用领域的开发。2018-2023年全球功能性硅烷消费量由41.6万吨增长至53.8万吨,CAGR为5.3%。

2024年06月20日
价格表现低迷 我国碳纤维行业迎来扩产爆发期 未来市场该如何推演?

价格表现低迷 我国碳纤维行业迎来扩产爆发期 未来市场该如何推演?

尤其是,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碳纤维供应量达4.5万吨,同比增长55.17%;截至2023年6月,国内碳纤维生产商总产能达到11.7万吨,较2021年末大幅增加。

2024年06月14日
“价格战”开打? 我国碳化硅衬底行业产能或将过剩 市场将迈入8英寸时代

“价格战”开打? 我国碳化硅衬底行业产能或将过剩 市场将迈入8英寸时代

2023年,我国碳化硅衬底的折合6英寸销量已超过100万片,许多厂商的产能爬坡速度超过预期,产能占全球产能的42%,预计2026年我国6英寸碳化硅衬底产能将占全球产能的50%左右。

2024年06月07日
电池安全管理系统进入全面管理阶段 国内市场随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而扩大

电池安全管理系统进入全面管理阶段 国内市场随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而扩大

电池安全管理系统市场空间广阔。2021年全球电池安全管理系统市场规模达65.12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电池安全管理系统市场规模达131亿美元,2021-2026年CAGR达15%。

2024年06月03日
我国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AI终端驱动需求增长

我国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AI终端驱动需求增长

电磁屏蔽材料是指能实现对电磁波屏蔽的功能性材料,作用原理是通过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来达到对电磁波的阻隔或使其衰减的目的。电磁屏蔽材料主要包括导电布、导电布胶带、导电泡棉、导电海绵、导电橡胶、导电涂料、吸波材料等。

2024年06月01日
我国三元前驱体行业:马太效应逐渐凸显 市场份额正向头部企业集中

我国三元前驱体行业:马太效应逐渐凸显 市场份额正向头部企业集中

近年来,随着头部企业积极扩能扩产,三元前驱体行业马太效应逐渐凸显,市场份额正向头部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小的中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三元前驱体行业集中度呈现持续上升态势,CR5由2018年的44.52%增长至2023年的75%,头部集中趋势愈发明显。

2024年05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