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10年世界天然气储量和供需情况及行业未来发展

   1、世界天然气储量情况

   (1 )世界天然气储量情况

   截至 2014 年底,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总量为 187.1 万亿立方米,储量分布呈现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中东、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具体如下:

2014年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情况
 

   (2 )世界天然气供需情况

   除 2009 年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天然气生产与消费量的下降外,近 10 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 年世界天然气生产量为 34,606亿立方米,消费量为 33,930 亿立方米。具体如下:

2004-2014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2 、中国天然气储量、供需情况

   (1 )中国天然气储量情况

   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 52 万亿立方米,最终可采资源量约 32 万亿立方米。截至 2010 年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 9.13 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为 17.5%。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南海海域是我国四大天然气产区,“十二五”期间,四大产区的计划产出情况如下: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为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我国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丰富,根据《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 年)》,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 万亿立方米,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当;预计到 2015 年,我国页岩气计划产量65 亿立方米。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还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截至 2010 年底,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 2,734 亿立方米;预计到 2015 年,煤层气地面开发生产约 160 亿立方米。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截至 2014 年底已探明煤炭储量 1,145 亿吨,约占全球总量的 12.83%。目前国内煤制天然气技术渐趋成熟,根据《煤化工“十二五”科技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扶持煤制天然气技术应用,并扩大试点范围。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到 2015 年,我国煤制天然气产量约 150-180 亿立方米。国家发改委初步规划到 2020 年,煤制气生产 500 亿立方米以上。

   (2 )中国天然气供需情况

   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高热的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尽管国内天然气生产量、消费量以及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增长较快,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仍较低。2014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占比为 5.62%,而同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比为 24.00% 。

   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到 2020 年,我国累计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 5.5 万亿立方米,年产常规天然气 1,850 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力争超过 300 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力争达到 3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 10%以上。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情况如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商机战略评估报告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 2015 年和 2020 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达到约 2,300 亿立方米和 4,000 亿立方米,同时供应缺口可能扩大至 700 亿立方米 。

   《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4]16号)提出,增加天然气供应,到 2020 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 4,000 亿立方米,力争达到 4,200 亿立方米;保障民生用气,基本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居民用气(包括居民生活用气、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气、养老福利机构用气等)、集中供热用气,以及公交车、出租车用气等民生用气需求,特别是要确保居民用气安全稳定供应。国家能源局《201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能规划[2014]38 号)提出,提高天然气供气保障能力。结合各省市天然气需求情况,制订天然气中长期供应计划。增加常规天然气生产供应,加快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推进煤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加快推进输气管道、储气设施和 LNG 接收站项目建设。

   完善天然气利用政策,加强需求侧管理,制订有序用气方案和应急预案。

   目前,我国天然气进口项目包括霍尔果斯口岸接收的中亚管道天然气和江苏福建等沿海码头接收的亚太 LNG,云南瑞丽口岸 2014 年开始接收缅甸管道气,东北地区 2018 年开始接收俄罗斯东线管道气。据测算,在建和达产项目全部输送能力将接近 2,400 亿立方米/年。

   3 、世界天然气管输行业发展概况

   世界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呈现不同的区域特点,天然气产区远离消费区是天然气管道发展的前提。输气动力技术和管道材料研发技术是影响天然气管输行业发展最主要的两个技术因素。早期天然气的输气动力全靠井口压力,输送距离非常有限。随着世界对天然气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天然气长输管线朝着大口径、高压力方向发展。

   2013 年全球天然气输气管道总长为 2,863,207 公里,北美洲是天然气管网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天然气输气管道 2,102,395 公里 。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世界天然气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将达 1.7%,2025 年和 2030 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 4.23 万亿立方米和 4.47 万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气管道建设仍将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加。

  4 、中国天然气管输行业发展概况

   2004 年 10 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开始运营,该工程起于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途径甘肃、安徽及浙江等 10 省(区、市),全长约 4,000 公里,年输气能力约 170 亿立方米。

   2011 年 6 月 30 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始运营,该工程外接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总长超过 9,102 公里,年输气能力约 300 亿立方米。

   2010 年 8 月 31 日,川气东送工程开始运营,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途径重庆、安徽及上海等 8 省(区、市),全长约 2,170 公里,年输气能力约 120亿立方米。

   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 万公里,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 1,500 亿立方米/年。我国“十二五”天然气管网重点建设项目情况如下:

  

   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和沿海主干道为大动脉,连接四大进口战略通道、主要生产区、消费区和储气库的全国主干管网,形成多气源供应,多方式调峰,平稳安全的供气格局。

   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我国将加快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按照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的供气格局,加快天然气管道及储气设施建设,形成进口通道、主要生产区和消费区相连接的全国天然气主干管网。到 2020 年,天然气主干管道里程达到 12 万公里以上。

   5 、世界 G CNG/LNG 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CNG/LNG 主要应用于车船燃料领域或作为管道补充。进入 21 世纪,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CNG 汽车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 2012 年底,全球 CNG 汽车保有量超过 1,700 万辆,CNG 加气站超过 20,000 座。其中,巴基斯坦 CNG 汽车保有量最多,约为 310 万辆,CNG 加气站 3,330 座 。未来几年全球 CNG 汽车保有量将继续增加,预计 2020 年 CNG 汽车保有量将增加到 6,500万辆。

   6 、中国 G CNG/LNG 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 CNG 汽车和加气站主要集中新疆、山东、四川等地。随着西气东输、陕气进京、川气东送等天然气主干道工程的竣工,我国迎来了 CNG 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 2012 年底,我国 CNG 汽车保有量约为 208.5 万辆,加气站总数为 3,014座。预计到 2015 年末,我国 CNG 汽车保有量约为 350-400 万辆,加气站总数为4,500-5,000 座。有些地区也相应制定了 CNG/LNG 利用规划或政策。

   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结合国家天然气发展规划布局,制定天然气交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天然气加气站设施建设,以城市出租车、公交车为重点,积极有序发展 LNG 汽车和 CNG 汽车,稳妥发展天然气家庭轿车、城际客车、重型卡车和轮船。

   7 、世界城市燃 气行业发展概况

   世界各国的城市燃气行业经历了由煤制气、油制气到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发展过程。从经营机制的角度来看,经历了由垄断经营发展到政府监管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的市场经济模式。

   由于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各个国家和地区城市燃气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发达国家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者,城市燃气的普及率较高。

   8、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我国城市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2000 年-2012 年,城市天然气消费量由 82 亿立方米增至 795 亿立方米,年均增长 20.8%。根据《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末,全国城镇燃气用气总人口约 6.25 亿,较 2010 年增长 38%;城镇燃气年供应量约 1,782 亿立方米,较 2010 年增加 113%,其中天然气供应量约 1,200 亿立方米,较 2010 年增长 12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分析:固态电池领域需求大 2030年总体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我国复合集流体行业分析:固态电池领域需求大 2030年总体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随着主流车企和电池厂商相继公布固态电池装车/量产时间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2.5GWh,预计2028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0GWh。而复合集流体作为一种新型集流体材料,正在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未来需求前景广阔。

2025年08月02日
全球锂电结构件行业:中国龙头稳中有升 市场降价压力有望减弱

全球锂电结构件行业:中国龙头稳中有升 市场降价压力有望减弱

全球锂电结构件“强者恒强”格局有望强化。国外电池结构件领域,欧洲市场虽然潜力大但本土供应链不完善,为电池结构件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同时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加速释放海外产能,也带动着上游的精密结构件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头部结构件企业凭借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优势,通过海外设厂既能更贴近客户,提升服务效率,又能利用当地

2025年08月01日
美国多措并举!全球浓缩铀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供应格局或将重构

美国多措并举!全球浓缩铀行业产能高度集中 供应格局或将重构

浓缩铀是“技术壁垒+安全监管+资金周期+客户信任”于一体行业,进入门槛高,产能集中于少数拥有先进离心技术和核安全许可的国家,如俄罗斯、美国等。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个因素导致美国浓缩铀产能在冷战后加速衰退。不过,近几年,美国多措并举重塑本土铀浓缩产业链,推动HALEU与LEU产能建设,全球浓缩铀供应格局或将重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分析:光伏装机量增长+技术迭代下市场消耗量持续上升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分析:光伏装机量增长+技术迭代下市场消耗量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促进了光伏银粉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由2019年的30.1GW增长至2024年的277.17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90%;2025年1-5月其新增装机容量迎来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南移趋势明显 工商业需求强烈 隆基绿能等企业领衔发展

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南移趋势明显 工商业需求强烈 隆基绿能等企业领衔发展

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累计装机达到375.00 GW;市场南移趋势明显,2024年江苏、浙江、广东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排名前三,取代传统的山东、河南、河北,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新的主力军。

2025年07月30日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应用向民用领域延伸 市场将持续高增 国产企业正不断突破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应用向民用领域延伸 市场将持续高增 国产企业正不断突破

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国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不断突破。2004年之前,国内只能生产单张面积12m2以下的钛-钢复合板,电站用15m2以上大面积钛-钢复合板全部依赖进口,其市场基本被美国DMC和日本旭化成两家公司所垄断。此外,PTA、湿法冶金、氯碱工业、环保等行业用高端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也存在类似问题:高端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具

2025年07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