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是新材料行业细分领域之一,具有保护、胶粘、导电、绝缘、屏蔽等多种功能。从产业链来看,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位于产业链中上游位置,上游主要为BOPP、PET、PI、亚克力胶、硅胶等原材料,下游则是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件、家用电器、医药、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游方面: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是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之一。目前我国已是全球主要的BOPP薄膜生产国,由于终端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局面出现,但产能仍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到2019年,中国BOPP薄膜产能上升至639万吨,较上年增长27万吨。

2014-2019年中国BOPP薄膜产能及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上游相关企业有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招远汇源硅胶股份有限公司等。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上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包装膜、锂电池隔膜、光学膜、锂电池、网络游戏等

产业链优势:公司产品覆盖传统包装薄膜、锂电池隔膜、锂电池,在锂电池隔膜及锂电池制造方面已有充分技术积累,锂电池隔膜可以实现自给。

研发优势:依托锂电池隔膜研究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进行交流合作,建立了浙江大东南-中科院化学所高性能高分子膜联合实验室、浙江大东南-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品牌和质量优势:公司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所使用的大东南西施绿海等品牌,在客户中拥有广泛的认知度。公司一直采用并执行ISO9001:2008质量控制体系,产品技术指标控制严格、检测监控手段完善,产品品质长期以来受到客户好评和市场认可。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性薄膜、母料的新材料研发与生产

生产优势:拥有5条德国、日本进口的国际先进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2条功能涂布生产线;9条双螺杆高性能功能母料生产线;7个功能薄膜和材料研发实验室。

技术创新优势: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轻工业功能性薄膜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机构。“德冠”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包装优秀品牌”。

招远汇源硅胶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加工硅胶及二氧化硅系列产品及蒸汽,并销售公司上述所列自产产品等

科技创新优势:公司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烟台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认定的A级质检中心,烟台市企业技术中心和烟台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质量管理优势:公司建立了从供应商管理、产品研发、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出厂检验等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

品牌知名度:公司生产的“匯源”牌硅胶系列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匯源”商标先后获“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知名品牌产品等称号。并且公司在硅胶行业率先通过了欧盟的“REACH24H”认证,取得产品销往欧盟的通行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方面: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至今,国内部分具有研发优势的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已掌握功能保护材料、光学功能薄膜等核心技术,具备了与国际一流企业竞争的科技实力,但高端市场仍被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多个流程,具体为涂层材料制备、涂布、干燥或固化、贴合、卷取、分切、包装等,其中涂布是关键工序,直接决定了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有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性薄膜材料、电子级胶粘材料、热管理复合材料及薄膜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自2009年起连续多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拥有省级高性能胶粘材料研发中心,中心配备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研发队伍,专门从事光学膜、胶粘剂等新产品的研发。

“一站式”综合方案解决能力: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在胶粘材料配制、涂层聚合、精密涂布工艺和技术产业化应用方案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商业包装等领域,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涂层复合材料产品服务。

领先的精密涂布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掌握了先进的精密涂布技术,拥有多条日本及德国进口的先进生产线,公司对引进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生产的部分产品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建立了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严把质量关,从生产设备管理、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出厂检验、售后质量跟踪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实现对产品品质的控制。

营销网络与服务优势:公司围绕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等几个主要的制造及配套产业链厂商聚集地,在全国多个城市和海外主要终端所在地建立了销售服务网点,为下游客户就近提供产品和服务。

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预涂膜、光学膜、光电新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印刷器材和包装器材的研发,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全产业链优势:公司在预涂材料、光学材料及碳材料领域均采用全产业链经营战略,不断通过多技术交互,积极推动新产品落地,横向、纵向整合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技术研发:公司建立了一支由国内、国际精英组成的健康高效、创新进取的超过1500人的大型研发队伍。公司目前在全球设有9大研发中心。公司控股的主要生产型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多项新产品新技术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销售渠道完善:在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占位式的销售策略执行情况良好,已初步形成覆盖北美,欧洲,南亚以及南美,中东等的国际销售网络。在国内公司已建成由200多家直销客户和10多家区域经销商构成的销售网络。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薄膜、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研发、制造及批发、零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技术及工艺优势:公司以立足于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材料科学,成为全球最大、盈利能力最强和最受尊敬的光学膜公司作为发展目标,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升级和创新,自主进行光学扩散膜、增亮膜和反射膜等光学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质量优势:公司将质量、技术和工艺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并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2004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公司部分产品的亮度、透光率、雾度等指标已达到国外优势公司光学膜产品的性能水平。

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功能材料、锂电池高性能封装材料、功能性光学薄膜材料、超净产品与清洗、净化工程、精密模具等

研发与技术储备优势:公司先后设立了4个国内研发中心、1个先进材料科学研究院和1个海外研发机构,自主研发专利及研究成果300多项,与近20家科研院所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国内外数十家企业建立了技术交流渠道。

销售与服务网络优势:公司在电子行业内积累了大量高端客户资源,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围绕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区,布局深圳、苏州、常州、天津、成都五大生产、储运基地,分支机构遍布国内主要市场区域的城市、港台地区及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方面: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下游主要是消费电子、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其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带动了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进一步发展,前景可期。

       从智能手机行业看,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的推动,智能手机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未来将向轻薄化、便携化、多功能化发展,由此对石墨散热材料、高硬度薄膜材料、涂布型偏光片等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需求也显著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72亿台,同比下降4.7%。截至2020年1-10月,国内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2.43亿部,同比下降21.5%。

2015-2020年1-10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
 
数据来源:IDC

       现阶段,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下游相关企业有深圳市智动力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等。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下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深圳市智动力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电子功能性及结构性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创新研发与技术储备: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研发并已形成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陆续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同时通过工艺改进,提升产品效能等,增强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巩固消费电子领域的行业地位。

优质高端客户资源:在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排名前列的三星、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制造商均为公司的长期合作客户。

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封装、测试和销售

研发优势: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人员中超过45%拥有硕士以上学历,超过60%的人员具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市场优势:公司在消费性产品电源管理类、LED控制及驱动类、MOSFET类的产品拥有较高知名度。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科技、通信科技、网络科技、计算机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

前瞻的技术规划和产品定义能力:公司研发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把握住了智能语音市场爆发的机遇。公司始终保持产品定义的领先,从而满足品牌客户对产品持续升级的诉求,与品牌客户的深入合作又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产品定义的前瞻性。

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BRT技术,公司是业内较早实现主动降噪蓝牙单芯片量产出货的厂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主动降噪技术。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专注于以通讯为主的连接器及其组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客户资源优势:公司已与包括华为、中兴、富士康、和硕、Duratel等在内的众多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也拥有包括正崴、伟创力、莫仕、FullRiseFCI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知名客户。

先发优势:公司积极开展高速通讯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工作,经过长期的筹备和发展,目前在该领域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高速通讯连接器产品的先发优势。

先进的行业技术和高效的研发体系:公司一直坚持新产品开发创新和生产制造技术创新并进的技术发展策略,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力度,把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T)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本文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而成。我们保持中立立场,与文中提及的公司之间不存在业务往来,不涉及利益。文章仅作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