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航空生物燃料商业前景分析

        内容提示:10月28日上午9点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一家现役波音747-400飞机,加载源自麻风树的生物燃料与传统航空煤油50∶50比例,测试飞行近一个小时后,平稳地降落在首都机场。这标志着,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飞行获得成功。

       麻风树果实有毒!不小心食用可能会使人丧命,而用这种果实炼油加工得到的航空生物燃料,可以把飞机送上蓝天。

       这在10月28日得到验证,当天上午9点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一家现役波音747-400飞机,加载源自麻风树的生物燃料与传统航空煤油50∶50比例,测试飞行近一个小时后,平稳地降落在首都机场。这标志着,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飞行获得成功。

       这种航空生物燃料由中石油与霍尼韦尔合作生产,采用霍尼韦尔UOP工艺技术,该技术已于2011年7月,获得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认证用于商业飞行。不过,在中国还未获得商业飞行认证。

       事实上,航空生物燃料商业前景最大的拦路虎不是相关认证,而是解决成本过高和原料收集难的问题。

       “航空生物燃料成本是传统航油的2~3倍,成本主要来自于原料。”霍尼韦尔UOP可再生能源和化学部业务总监Jim Anderson说。

       Jim Anderson指出,发展航空生物燃料必备的条件是,政府出台足够强大的政策,使人们获得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的激励因素。

       成本高、原料收集难

       航空生物燃料成本是传统航油的2~3倍,按11月份7277元/吨的中国航油出厂价来计算的话,航空生物燃料的出厂价大约为15454元~21831元/吨。

       “原料成本占航空生物燃料成本的85%,极大地降低原料成本,是目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挑战。从现在来看,最关键是原料的收集和运输问题。”霍尼韦尔特殊材料集团副总裁张宇峰说。

       为解决原料问题,中石油已经在3年之前,在西南地区种植面积超过10万公顷的麻风树,这次试飞使用的生物原料,正是来自于该种植基地。

       张宇峰指出,目前中石油生物原料基地提供的原料,生物燃料年产量可达到16万~17万吨。相对于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一年1000万吨左右的航油用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缺乏规模效应,原料成本也难以下降,目前,国航、东航、南航的航油成本都已超过总成本的40%,航油支出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出高价购买生物燃料的可能性极小。

       “我们不可能付高价去购买燃油,否则即使我们有盈利,利润也会非常微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负责战略燃料采购的常务董事斯图兹说。

       “发展航空生物燃料必备的条件是,政府出台足够强大的政策,使人们获得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的激励因素。”Jim Anderson说。

       不过,霍尼韦尔方面对于在中国推广生物燃料颇具信心,“生物燃料与传统的化石燃料不一样,化石燃料的生产和开发,需要大资金、大公司参与。而生物燃料,关于原料的生产和收集,实际上不一定需要大公司,可以与地方政府、农民甚至小的私营企业来合作,我们合作的大门是敞开的。”张宇峰说。

       航空生物燃料仍存争议

       关于生物燃料的争议由来已久,集中的焦点在于生物燃料“与民争粮,与粮争地”。

       至于基于霍尼韦尔UOP工艺技术生产的绿色航空燃料,其号称该燃料是新一代生物燃料,以天然油料作物和废料作为生物原料,譬如麻风树、荠蓝、海藻等,并且利用新的生物燃料转换技术,与第一代生物燃料来源于使用传统技术的农产品[14.62 -0.61% 股吧 研报]的糖、淀粉、油或脂肪不同。

       霍尼韦尔方面还称,绿色航空燃料可满足所有飞行指标,在与产自石油的传统航空燃料以50∶50比例混合后,无需对飞机或发动机进行任何改造。

       然而,航空生物燃料的争议落在性价比上,到底这样的性价比值不值得推广航空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的未来,取决于反映环境成本的政策决定,比如通过开征碳税或者扩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德国汉莎航空生物燃料部门的副总裁Joachim Buse说。

       欧盟的航空法案或会激励航空公司使用生物燃料,明年1月1日起,抵达或离开欧盟成员国境内机场的所有航班将被纳入EU 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航空公司如果超过了欧盟分配的排放限额,就要参与排放配额拍卖或者到市场上进行购买,否则,就会收到欧盟的“碳罚单”,罚款为100欧元/吨。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如果3%航油被生物燃料替代,会减少超过1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需要100亿到150亿美元的生产和运输成本。粗略计算,3%航油被生物燃料替代的话,用100欧元/吨乘以1000万吨二氧化碳,航空公司可以节省10亿欧元的罚款,但是,却需要付出100亿到150亿美元的生产和运输成本,看上去并不算经济。

       EU ETS最近碳价为10欧元/吨,航空公司到市场上购买排放配额应该更为经济。

       当然,不能只看眼前,化石燃料枯竭不可避免,生物燃料是必须探索的方向。随着规模化以及技术的进步,生物燃料的成本也有望在未来得到下降。

       中石油成为先行者,“我们在与中石油谈下一个合作,预计在2013年建成首个年产6万吨的航空生物燃油装置,目前双方正在进行非常友好的谈判,很快会有结果。”张宇峰透露。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